從文化工業到文化產業閱讀答案

  “文化工業”即用生產工業品的方式生產文化產品,“文化產業”說明了當前各個文化行業與市場經濟日益緊密的聯絡。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從文化工業到文化產業》閱讀材料

  ①“文化工業”即用生產工業品的方式生產文化產品,以標準化抹殺個性化;“文化產業”則是中性的,說明了當前各個文化行業與市場經濟日益緊密的聯絡。

  ②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都使用的文化政策關鍵詞。由於不同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發展目標,作為一個政策性用語的文化產業又衍生出各種不同的概念表述,如“創意產業”“內容產業”“娛樂產業”,甚至“文化經濟”“創意經濟”等。但是,如果把本輪全球化大潮中文化產業的發展看做一個歷史性的現象,所有這些概念與上世紀中期法蘭克福學派所批判的文化產業有一個本質的不同:前者應該被稱為“文化產業”,後者可以稱為“文化工業”。

  ③二者的區別首先可從英文的單複數上看出來:前者是複數——cultural industries,後者是單數——cultural industry。單數的文化產業起源於法蘭克福學派對美國大眾文化的批判,更確切地說應該被翻譯為“文化工業”。很顯然,單數的文化產業,即“文化工業”充分表現出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傾向——用生產工業品的方式生產文化產品,以標準化抹殺個性化。而複數的“文化產業”則是中性的,與“文化行業”同義,揚棄了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意味,僅僅是個經濟學描述,說明了當前各個文化行業與市場經濟日益緊密的聯絡。

  ④最根本的區別是技術基礎,即從模擬技術走向數字技術。文化產業的發展歷史可以根據如何對符號和文字進行“工業化複製”的技術變化進行分期。從法蘭克福學派對文化工業的批判到上世紀80年代歐洲人對文化產業概念的重新使用,觀念嬗變的基本原因是數字化資訊科技革命。文化工業依賴的是19世紀末出現的現代電信和廣播技術,或者說“模擬訊號技術”,而文化產業依賴的是網路技術,或者說“數字化資訊科技”。資訊模擬技術對文化內容的生產在一定程度上以犧牲文化創作的個性化原則為條件,數字技術則可以實現個性化基礎上的生產。前一種叫做“大規模複製”,後一種可以叫“大規模定製”。數字技術革命克服了法蘭克福學派所批判的文化工業的弊病,將文化產業推進到新的階段。

  ⑤因數字化資訊科技革命而產生的變革仍然在持續地發酵,其影響既深且廣。比如,在企業微觀層面,發生了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從文化工業時期“福特式”大規模生產模式,變為網路化的知識型企業,並從大規模工廠化生產模式轉變為地域性創意企業和創意人才的集聚發展。又比如,在產業鏈層面出現了“上游化”和“下游化”的變化:傳統文化資源和文化遺產大規模的數字化成為世界各國文化產業競爭的基礎性工程,而生產性文化服務業的發展則成為推動文化產業與國民經濟融合發展最重要的力量,“文化經濟”“創意經濟”等概念皆因此而生。作為一種“數字文化”,文化產業正在引領人類文明走向明天。

  ⑥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目前還處在以數字和網路技術為主要特徵的人類新文明的***處,文化產業可能是我們所不理解的“明天”的產業,我們只是竭盡全力轉變觀念、跟上變革。新時代“移民”的一代,我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將會是數字時代的“原住民”,他們對今天的文化產業會如何看,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殷切期待著。

  ***選自2013-08-01光明網《光明日報》***

  《從文化工業到文化產業》閱讀題目

  1. 下列關於“文化工業”和“文化產業”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文化工業”是用生產工業品的方式生產文化產品,源於上世紀中期法蘭克福學派所 批判的文化產業,強調標準化。

  B.“文化產業”是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都使用的文化政策關鍵詞,用來說明文化行業與市場經濟的聯絡,強調個性化。

  C.“文化工業”是一種“大規模複製”,其技術基礎是資訊模擬技術,以現今電信和廣播技術對文化內容進行生產。

  D.“文化產業”是一種“大規模定製”,其技術基礎是網路技術,以數字化資訊科技充分實現個性化基礎上的生產。

  2. 下列對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①②段從生產方式和性質上對“文化工業”和“文化產業”概念作了界定,並批判了上世紀中期法蘭克福學派所言的文化產業。

  B.第③段論述了在英文概念上的單複數區別,第④段從模擬技術和數字技術角度指出了兩者根本性的區別,這兩段構成遞進關係。

  C.第⑤⑥段論述了因數字化資訊科技革命而產生的變革帶來的既深且廣影響,並且舉例論證,最後表達了對當今文化產業的期待。

  D.文章的標題是“從‘文化工業’到‘文化產業’”,文字從“文化工業”到“文化產業”層層展開,但論述的結構是總-分-總。

  3.下列對原文觀點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化產業的發展是一個歷史性的現象,文化產業衍生出各種不同的概念表述,如“創意產業”“內容產業”“娛樂產業”等。

  B.人們觀念的嬗變促使其技術基礎從模擬技術走向數字技術,數字技術革命克服了法蘭克福學派所批判的文化工業的弊病。

  C.企業微觀層面的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產業鏈層面的“上游化”和“下游化”的變化,反映了這變革仍然在持續地發酵。

  D.我們目前還處在以數字和網路技術為主要特徵的人類新文明的***處,文化產業可能是我們所不理解的“明天”的產業。

  《從文化工業到文化產業》閱讀答案

  1.【原創題】A ***B項,“強調個性化”無中生有,原文說“‘文化產業’則是中性的”;C項,“現今”應為“現代”,偷換時間概念;D項,“充分”應為“可以”,以絕對說可能***

  2. 【原創題】A ***“批判了上世紀中期法蘭克福學派所言的文化產業”表述有誤,原文是“所有這些概念與上世紀中期法蘭克福學派所批判的文化產業有一個本質的不同”***

  3.【原創題】C ***A項,缺少假設條件“如果”;B項,“觀念嬗變的基本原因是數字化資訊科技革命”,因果倒置;D項,表述不嚴密,加上“從某種意義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