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北京卷政治知識點

  在北京的高考政治考試中,會考到哪些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我們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①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②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③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④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⑤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2、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科學發展觀就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主旨是更好地發展。

  全面發展——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協調。

  協調發展——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中央和地方關係;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區域性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

  可持續發展——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與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的原因:

  ***1***片面追求經濟快速增長,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甚至出現“沒有發展的增長”,導致資源短缺,環境汙染,生態破壞。

  ***2***科學的發展觀是我們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能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能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進。

  3、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主要措施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

  既要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又要加強和改善巨集觀調控。要把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當前巨集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

  通過科技創新,降低單位產值能耗,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汙染物排放量,實現經濟增長的速度與質量、效益相協調。

  擴大國內消費需求,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務的國際競爭力,實現消費與投資、出口相協調。

  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倡導綠色消費,加大環保力度,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促進社會和諧,實現改革、發展、穩定相協調。

  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城鄉發展要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的方針;推進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減輕農民負擔,保護農民利益。

  統籌區域發展。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形成東中西部互動、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市場通過價格、供求及競爭等市場訊號來配置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等資源。

  2、市場調節的作用

  市場價格漲落能及時、靈活反映供求變化,傳遞供求資訊,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市場競爭促進生產者、經營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3、市場調節的侷限性

  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市場解決不了國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給問題。槍支彈藥及危險品、麻醉品等涉及公共安全的物品不能讓市場來調節。

  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等固有的弱點和弊端。市場調節的自發性是指生產經營者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損害他人利益,不顧長遠利益。市場調節的盲目性是指生產經營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場各方面的資訊,也無法控制經濟變化的趨勢,而盲目作出經濟決策。市場調節的滯後性是指從價格形成、價格訊號傳遞到商品生產的調整有一定的時間差。

  後果:如果僅有市場調節,會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社會經濟不穩定,發生經濟波動和混亂;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導致嚴重的兩極分化。

  4、規範市場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規範市場秩序的必要性:只有具備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市場才能合理配置資源。

  規範市場秩序的措施:①良好的市場秩序依賴市場規則來維護。通過制訂和完善市場準入規則、市場競爭規則和市場交易規則等,對市場執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體的規定。②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範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大力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③運用經濟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嚴厲打擊擾亂市場健康執行的行為,加強對市場秩序的規範和管理。④經濟活動參與者必須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風尚。

  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含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是市場在國家巨集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要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又要發揮國家巨集觀調控輔助性手段的作用,把“無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結合起來。

  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誌。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實行強有力的巨集觀調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

  國家巨集觀調控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國家巨集觀調控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共同特徵,但社會主義國家的巨集觀調控更加強有力。

  7、國家巨集觀調控的重要性

  ***1***市場調節的不足,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等固有的弊端。

  ***2***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

  ***3***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標要求。

  ***4***能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保持經濟發展活力。

  8、國家巨集觀調控的目標與手段

  國家巨集觀調控的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穩定物價、平衡國際收支、增加就業。

  國家巨集觀調控的手段:經濟手段***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國家在巨集觀調控中最常用的經濟政策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價格政策、產業政策、區域政策、貿易政策等等。***法律手段***國家通過制定和應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行政手段***國家通過行政機構,採取帶強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規定,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

  國家巨集觀調控應該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發揮巨集觀調控的總體功能。

  市場調節與巨集觀調控

  ***1***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和加強巨集觀調控,都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絕不能把它們割裂開來,更不能對立起來。它們都是現代市場經濟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2***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實際上就是發揮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價值規律的作用可歸結為一點,即優化資源配置。市場經濟是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以市場為基礎進行資源配置,會給整個國民經濟帶來高效率。

  ***3***市場有其自身的侷限性和固有的弊端,市場的自發性會帶來盲目性;市場雖有及時靈敏的特點,但不能反映出供需的長期變化趨勢,具有滯後性,必須加強和改善國家的巨集觀調控。加強巨集觀調控,不只是為了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更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要求國家必須發揮巨集觀調控職能。

  :徵稅與納稅

  1、稅收的含義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職能,憑藉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稅收的基本特徵

  稅收的強制性是指國家憑藉政治權力強制徵稅。

  稅收的無償性是指國家取得稅收收入後,既不需要返還給納稅人,也不需要對納稅人直接付出任何代價。

  稅收的固定性是指國家在徵稅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預先規定了徵稅的物件和稅率,不經有關部門批准不能隨意變更。

  稅收的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關係:稅收的無償性要求它具有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決定了它必須具有固定性。如果國家可以隨意徵稅,沒有標準,就會造成經濟秩序的混亂,最終危及國家利益。

  3、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的徵稅物件——個人所得額。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一我國居民來源於境內外的所得和非我國居民來源於我國境內的所得。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個人所得稅分別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的計稅辦法。

  個人所得稅的作用——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4、稅收的作用

  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

  稅收是實施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

  稅收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槓桿。

  5、納稅人和負稅人的含義

  納稅人是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負稅人是實際或最終承擔稅款的的單位和個人。

  當納稅人所繳稅款由自己負擔時,納稅人就是負稅人。當納稅人通過一定途徑將稅款轉嫁給他人負擔時,納稅人就不是負稅人。

  6、為什麼要依法納稅?怎樣做到?

  ***1***原因:

        ①稅收的性質: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②國家:在我國,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致的。國家的興旺發達,繁榮富強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而國家職能的實現,必須以社會各界繳納的稅收為物質基礎。

  ③個人:根據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理,公民在享有國家提供服務的同時,必須承擔義務,自覺誠信納稅。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稅收的徵管和使用關係到國家的發展和納稅人的利益。

  因此,在我國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2***要求:①個人:增強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意識,自覺依法誠信納稅,積極行使納稅人權利。公民要增強對國家公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徵管和使用,對貪汙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增強納稅人的義務意識: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必須承擔義務,自覺誠信納稅。②國家:完善稅收和財政制度;加大稽查處罰力度,嚴懲違反稅法的行為;規範稅收徵收管理,堵塞漏洞;加強稅收宣傳,教育人們要自覺依法納稅。

  7、違反稅法的行為有哪些?***偷稅、欠稅、騙稅、抗稅***38、為什麼要建立社會信用制度?怎麼樣建立?

  ***1***原因:重要性: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正常執行必不可少的條件。

  必要性:誠信缺失會導致市場秩序混亂、坑蒙拐騙盛行,進而導致投資不足、交易萎縮、經濟衰退。

  ***2***要求:①國家: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範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大力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②經濟活動者:對生產者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職業道德水平,自覺規範自己的經營行為;對消費者的要求,增強維權意識,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遵守社會公德。③社會: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④公民:規範行為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