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飲食

  良好合理的健康飲食習慣是保健的一個重要方面,可使身體健康地生長、發育;不良的飲食習慣則會導致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而感染疾病。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健康生活中醫飲食原則

  1、辨證選擇食物

  病證有寒、熱、虛、實之分,食物亦有四性五味之別,在飲食調護在應按病證的性質不同,選擇相宜之食品。

  所謂“四性”,即寒、熱、溫、涼四種不同性質的食性。《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同樣適用於食性選擇的原則。由於寒涼性食物,具有清熱、瀉火或解毒的作用,因此可選用於熱證。如糧食中的陳倉米、小米、高梁米、大麥、苡仁、赤小豆、綠豆等;凡屬熱性溫性的食物,同樣具有溫中、祛寒之功效。如:糯米、黃米、小麥等甘溫食物,可選用於寒症病人。如脾胃虛寒、腹痛、洩瀉等症,可用蔥、韭、姜、蒜、辣椒等辛熱之品,以達健脾通陽溫中之效。而各種水果及一些瓜類,性味多偏寒涼,多有清熱解渴之效,可選用於溫病熱盛傷津者。

  所謂“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鹹五種食味。食物的五味不同,具有的作用也不相同。如《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說:“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鹹味湧洩為陰,淡味滲洩為陽。”《素問.髒氣法時論》中又指出:“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別,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四時五臟,病隨五味所宜也。”如辛味,有能宣散、行氣血、能潤之功效,對於表寒證及氣血阻滯病證應注意選用之。甘味,有補益和中緩急的作用,在人體五臟氣血陰陽任何一方虛證時可用甘味緩和拘急疼痛等。如糯米紅棗粥可治脾胃氣虛或胃陽不足;糯米酒加雞蛋,煮熟後食用以供產婦補益等,均取糯米、紅棗之甘味,再合其溫性,而求其補氣、溫陽、散寒之功效。又如酸味,有收斂固澀之效,適用於氣虛、陽虛不攝而致的多汗症,以及洩瀉不止,尿頻,遺精,滑精等病證。再如苦味,有能洩、能燥、能堅的作用,多用於解除熱證、溼證、氣逆等病症。例如:苦瓜味苦性寒,用苦瓜炒菜,即取其苦能清洩之功,而達到清熱、明目、解毒的目的。常吃苦瓜,對熱病煩渴,中暑,目赤,瘡瘍腫毒等證極為有利。同樣,鹹味有軟堅散結,亦能瀉下的作用。用治熱結,痰核,瘰癧等病症。

  此外,食物性味之偏,它們對五臟的作用也不一樣。如《素問.宣明五氣篇》中記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說明酸、辛、苦、鹹、甘五味分別對五臟產生特定的聯絡和親和作用,它們進入哪一髒,就會對該髒髮揮有益的生養作用。

  總之,在選擇食物時,必須根據病證的性質,結合食物的性味歸經,選用相宜的食物配膳,做到寒熱協調,五味不偏,有益於健康。

  2、飲食禁忌

  飲食禁忌,在飲食護理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臨床上許多疾病難愈,或愈而復發,不少是與不注意飲食禁忌有關。《千金方》曾說:“大凡水腫病難治,瘥後持須慎於口味,又復病水入多嗜食康,所以些病難愈也。”《醫學六要》對血證飲食禁忌強調“血證不斷酒色厚味,縱止必發,終成痼疾”。其它如黃疸忌食油膩;溫病高熱忌食辛辣葷腥;脾虛洩瀉,忌食生冷瓜果;肺癆、痔瘡、癰癤忌食燥性食物;產後、經期忌食寒涼食品等經驗,均應在飲食護理中加以運用。

  此外,飲食禁忌除以上內容外,還應注意食物與藥物,食物與食物之間的關係。如服用中藥一般忌嗜茶,服參類補品,忌食蘿蔔。還有習慣服蜂蜜忌蔥,白朮忌桃、李,鱉甲忌莧菜,荊芥忌鯽魚,天門冬忌鯉魚,膳魚忌犬肉,雀肉忌白木耳等,也可供參考。

  3、飲食適量,軟硬相宜

  食量要因人因證而宜,勿太過或不足。食量太過,運化不及,反損傷脾胃,對健康不利;食量不足,機體得不到水谷精微之品,導致正氣不足,無以驅邪,久之氣血虧損而病生。

  食物的軟硬應根據病人脾胃功能酌定。大多數病人,脾胃功能低下,應給以軟、精、細的食物為原則,即使與病證相宜的,也應適當控制,以免加重脾胃的負擔,而使餘邪難清或愈而復發。

  健康生活的科學飲食

  ◎ 食物多樣化,穀類為主 各種各樣的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盡相同,沒有一種食物能供給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素,每日飲食必須由多種食物適當搭配,才能滿足人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穀類食物是我國傳統飲食的主體,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它提供人體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等。在各類食物中應以穀類為主,並需注意粗細糧搭配。

  ◎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蔬菜、水果和薯類都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其他活性物質。紅、黃、綠等深色蔬菜中維生素含量超過淺色蔬菜和水果,而水果中的糖、有機酸及果膠等又比蔬菜豐富。豐富的蔬菜、水果和薯類的飲食,對保護心血管健康、增強抗病能力、預防某些癌症等均有重要作用。

  ◎ 常吃奶類、豆類及其製品 奶類除了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以外,含鈣量較高,利用率也高。我國居民飲食中鈣含量普遍偏低,我國嬰幼兒佝僂病患者也較多,這和飲食中鈣含量不足有一定關係。豆類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以及B族維生素,加工成豆製品後更易消化。因此,應提倡常吃豆類及豆製品。

  ◎ 經常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 少吃肥肉和葷油魚、禽、蛋、瘦肉等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肥肉和葷油為高熱能和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往往會引起肥胖,並且是導致某些慢性病的危險因素,應當少吃。

  健康生活早上飲食習慣

  1、晨起喝水

  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涼開水,有利於肝、腎代謝和降低血壓,防止心肌梗塞,有的人稱之為“復活水”。有關專家認為,人經過幾個小時睡眠後,消化道已排空,晨起飲一杯涼開水,能很快被吸收進入血液迴圈,稀釋血液,等於對體內各器官進行了一次“內洗滌”。

  2、早餐喝枸杞黑芝麻粥

  早餐喝一碗枸杞黑芝麻粥,明目強身。你可以每天早晨起床後,用枸杞子5克、黑芝麻30克、紅棗5個、大米50克,一起共煮成粥即可。枸杞又被稱為明目子,和黑芝麻一樣可治療精血不足引起的頭昏目花、視力減退,紅棗補血養目,長時間喝這種粥既能消除眼疲勞症狀,又能增強體質。

  3、喝杯蜂蜜水

  每天上午喝一杯蜂蜜水,促進新陳代謝。蜂蜜是潤女人的食物,它可以促使胃酸正常分泌,還有增強腸蠕動的作用,有助於將體內積聚下的廢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