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小學科學教育是培養人科學素養的基石,對兒童啟蒙教育和身心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小編給你分享,歡迎閱讀。

  ***一***第一課 播種發芽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鳳仙花種子以及其它植物種子的外形特徵及內部結構。鼓勵學生對種子的生長變化進行有根據的預測,激勵學生在課外獨立觀察“種子生長過程”的觀察活動。引導他們科學地進行觀察和實驗,培養和發展他們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愛好。

  2、組織學生在課堂上或課外經歷一些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能力。

  3、組織、指導學生在精心設計的探究活動中,獲得對種子內部結構、播種以及發芽實驗的初步認識。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各種種子、自帶種植容器、透明塑料杯和適量的土壤。教師準備:

  1、提前一週播種。

  2、為每組準備一盆初出芽的苗。

  3、浸泡過的鳳仙花、黃豆、玉米和小麥種子。

  4、放大鏡、鑷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許多植物的種子落到泥土裡,到了第二年春天醒來:發芽、生長、開花、結果。今天,老師也拿了一粒種子,我把它種進土裡,同學們想一想,它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麼? ***學生回答、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總結***

  我們認識植物的一生,最後要用事實、資料來說明植物的一生。最好自己親自種植一株植物,堅持觀察、記錄,最後通過分析研究觀察記錄,用事實資料科學、準確地說明這株植物的一生。同學們有信心嗎?好,我們看看哪些同學堅持的最好,記錄的最完整。誰堅持到最後,誰就是勝利者,也就可能成為未來的科學家。

  二、觀察種子

  看書24頁或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鳳仙花、黃豆、花生、玉米、大豆、小麥等植物的種子。

  1、觀察與描述鳳仙花種子的外形特徵。

  2、觀察與描述其它種子的外形特徵。

  3、外形不同的種子都會發芽並形成新的植物嗎?

  ***學生分組討論並彙報***

  4、分組解剖植物的種子,瞭解種子的內部結構。討論和交流種子在結構上的共同點,並說說鳳仙花種子和哪些種子相似。

  ***教師提供浸泡過的種子並進行指導,學生彙報時可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它的種皮、兩瓣子葉和芽。***

  三、播種活動

  1、討論和交流“如何播種”:播在那裡、怎樣播種、種多深、怎樣澆水等等。

  2、教師可根據學生交流情況,進行結構化的板書:

  播種地點 播種方法 播種深度 種子方向 澆水方式 „„

  ***每個學生選一種種植方法並做上標記。***

  3、教師提供教材中的播種方法,並做好標記。

  4、教師要求:對兩種不同播種方法的種子發芽情況進行課外觀察。***以小組為單位在花盆裡播種,在盆上做上本組的標記,放在學校由各組同學輪流管理。每個學生帶種子回家根據自己情況地栽或盆栽***

  5、預測種子在一週內所發生的變化。

  6、記錄播種的日期。

  ***二***第二課 莖葉的生長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植物莖在不同生長階段外部形態不同,不同時期的莖生長速度不同;植物的莖具有支撐植物及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研究植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鳳仙花植物莖的生長變化和植物莖的作用。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生長四周的鳳仙花、植物光合作用的課件。***學生準備***三週前鳳仙花生長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整理有關莖的觀察記錄

  1.***活動引入***我們已經知道:植物的根能從土壤裡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綠色植物的葉可以製造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料。那麼,植物的莖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有什麼作用呢?我們先來看一看,在鳳仙花植物生長的過程中,莖發生了哪些變化。

  2.***活動指導***①帶領學生整理幼芽出土以來,有關莖生長變化的觀察記錄。重點整理幼芽出土以後一週,鳳仙花莖的顏色、硬度和高度。②利用鳳仙花植株的高度變化的資料,畫出鳳仙花植株高度變化統計圖***學生在教P12頁上畫***。學生畫好後,教師講述柱狀統計圖。柱狀統計圖是科學研究中處理資料常用的方法。③指導學生分析柱狀統計圖,引領學生根據柱狀統計圖預測未來幾周的時間裡鳳仙花植株高度將如何變化?

  二、植物莖的作用

  1.師:植物的莖總是把根和葉連在一起,那麼,植物的莖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到底起什麼作用呢?莖內是什麼樣的,能承擔這樣一些功能呢?將你的想法記錄下來。

  2.①引導學生根據前面學習的根和葉的作用,思考莖的作用的問題。②引領學生想辦法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③引領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提出問題***莖有什麼作用?***;對問題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設***運輸水分和養料***;設計實驗***運輸水分的實驗***;實驗驗證***通過實驗驗證收集資訊***;

  得出結論***莖有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

  3.學生觀看植物光合作用的課件。

  4.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三、提醒學生注意

  1.提醒學生繼續觀察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做好觀察記錄。

  2.引導學生關注鳳仙花開花前的徵兆。

  【作業佈置】:

  家庭作業:繼續觀察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做好觀察記

  ***三***第三課 開花了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在植物生長過程中,花要經過花開花謝的過程,花凋謝後結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幾部分。

  過程與方法:根據觀察到的現象進行預測;用適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資訊;通過分析觀察到的現象獲得結論;使用工具按照從外到裡的順序解剖花。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生命現象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鳳仙花花開花落的過程。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教師為每組準備一朵鳳仙花,一株鳳仙花,鑷子、一張白紙。***學生準備***用於交流觀察的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提出任務

  1.師:我們種下的鳳仙花開花了。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在植物生長過程中,花要經過花開花謝的過程,花凋謝後結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幾部分。

  過程與方法:根據觀察到的現象進行預測;用適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資訊;通過分析觀察到的現象獲得結論;使用工具按照從外到裡的順序解剖花。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生命現象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鳳仙花花開花落的過程。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教師為每組準備一朵鳳仙花,一株鳳仙花,鑷子、一張白紙。***學生準備***用於交流觀察的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提出任務

  1.師:我們種下的鳳仙花開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