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如何學習及考試技巧

  剛上高一,感覺好忙啊,九門科目都要考試,每天都有好多作業。高一如何學習?高一學習的技巧是什麼?下面小編分享高一怎麼學習及高一考試技巧。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如何學習

  入學初期,同學們往往對新的學校和新的學習生活抱有很高的期望三年後能考上理想的大學。大家在學習上信心十足,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隨著教育教學的逐步深入,部分同學開始對老師的講課不適應了,對學校的管理也不適應了,發現自己好像處處不如別人,學習成績一次不如一次,初中時那種優越感沒了,甚至產生了自卑感。由於沒有及時地調整,學習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下面就上述的一些情況,談談高中階段學生應注意哪些問題,應如何調整自己的學習生活。

  一、儘快適應緊張的高中學習生活

  ①樹立高考意識。高考意識就是競爭意識,就是在平時的考試和競賽中,自覺地有意識地鍛鍊和培養自己的意志、能力和信心,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轉變學習的觀念,把家長讓我學習轉變為我要學習。也就是說,來高中要學會學習,進而掌握知識、考上理想的大學。

  ②確立高中三年各階段的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要認真地對待每一次考試和測驗,認真分析成績,總結經驗教訓,找出差距,克服困難,不斷努力。絕不能因一次考出好成績而沾沾自喜,也絕不能因考試成績差而灰心喪氣。要調整心態,抓住關鍵,朝著確立的目標,一步一步地努力。

  ③樹立苦樂觀。苦與樂是人生的一種感受,但這決不意味著它是虛幻的東西;相反,它與我們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與困難作鬥爭,雖然要歷盡艱辛,但苦盡甘來。學習需要同學們吃苦耐勞,在苦中尋找學習的樂趣。古人說的好:“沒有一番寒徹骨,哪有梅花撲鼻香。”

  ④樹立高中學生意識。進入高中的學習和生活,就應該擺脫初中的影子,提高自控能力,丟掉初中帶來的不良習慣,重新樹立自己良好的形象,能用《中學生守則》和《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來要求自己,規範自己,不做有損於自己形象的事、不做有損於班級形象的事、不做有損於學校形象的事,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不給老師和家長添亂,這樣做才能使自己的學習生活心情舒暢,快樂健康,有利於學習成績的提高。

  ⑤儘快適應學校的管理,適應老師和同學

  高中階段是人生的關鍵一步,要想走好這一步,就需要師長的指點,需要同學的幫助,需要學校規範性管理,使自己能儘快地融於集體的生活之中。要適應學校的各項管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要適應課堂,適應老師的教學,熟悉老師的授課特點,徹底脫離初中“填壓式”的學習方法,要獨立思考、勤於動腦、動手提高學習的綜合能力。高一階段,誰最快適應老師,誰就提高的最快。

  二、高中與初中在學習和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差異

  同學們從初中進入高中,將面臨著學習方法、生活環境等方面的改變,要做到心中有數,注意及時調整。

  1.高中各科有以下三大特點:①知識量大,分析性強。高中教材知識含量是初中的數倍,知識面加寬加深。要想獲得優異的成績就必須獲得大量的知識資訊。②綜合性強,各學科互相影響,聯絡性大。也就是說,各科知識不是孤立的,是相互依存的,所以,要多加思考,發展思維,力求在各學科得到領悟,學會質疑,發展自己。③學習能力要求高。這一點貴在自我培養,努力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閱讀能力、動手能力。這幾種能力是影響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不論是課堂上還是各種實踐活動,都要注意培養這幾種能力。注意積累經驗,發揚自己優點,有意識地鍛鍊自己。

  2.高中的管理與初中相比差異很大。一般情況下,高中階段的管理是在高標準、嚴要求的框架內分三步走:第一步,高一階段是強化訓練教育階段;第二步,高二階段是鞏固提高教育階段;第三步,高三階段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階段。高一新生將面臨強化訓練,進行良好習慣的定型訓練。希望同學們有心理準備。

  三、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對高中學習生活至關重要

  1.進入高中階段要學會學習、習慣學習、樂於學習,這樣才能進入學習的最佳境界,達到最佳效果。

  教育家魏書生提出12個學習習慣的養成內容,是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法寶。希望同學們圍繞12個學習習慣的具體內容來訓練自己,從一點一滴做起,持之以恆,來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如:⑴培養自己的記憶習慣;⑵培養自己的演講習慣;⑶培養自己的讀書習慣;⑷培養自己寫的習慣;⑸培養自己制訂學習計劃的習慣;⑹培養自己預習的習慣;⑺培養自己適應老師的習慣;⑻養成大事做不來,小事趕快做的習慣;⑼養成自己留作業的習慣;⑽培養自己整理錯題集的習慣;⑾養成出考試題的習慣;⑿養成篩選資料、總結學習的習慣。

  上述12個學習習慣的具體內容是培養自己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方法,很有指導意義。希望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加以培養和訓練。總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會使你終身受益。

  2.高中階段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思想品德教育是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內容。新生入學後,要進行軍訓和入學教育,強化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適應高中階段的管理要求。學校所採取的各種管理手段,就是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讓規章制度來約束自己,養成好習慣,推動學風建設。幾年來,咱們市高中之所以連續取得這麼好的高考成績和嚴明的組織紀律得力於學校的管理。

  咱們市高中的學生管理條例,所涉及的教育內容十分廣泛。學校將各種規章制度的觸角延伸到管理層次的各個角落,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理事。大家都知道,市高中管理很嚴,比如說,學校不準學生“早戀”,不準拿手機,上課和自習時不準轉筆,不準四處張望,課間時不準大聲喧譁,不準留長髮,住宿生要整理內務,把考試違紀者編入不講誠信考場,並進入誠信教育學習班,把做操不認真者編入體操培訓班等等。這些做法的最終目的,是營造人性化的學習環境,實現公平教育。希望同學們熟讀並認真領會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做一名遵規守紀的好學生,使自己能夠成為品學兼優的人。

  四、生活方面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飲食方面:儘可能在學校食堂就餐,食堂較為衛生,安全有保障,不要到校門口小攤上購買食物,這些小商販大多數是無證經營,衛生沒有保障,一旦出了問題,影響學習,影響健康。

  2.平時要注意節儉,學校反對消費過程中的攀比行為***為避免攀比行為,學校決定統一著裝,從週一至週末必須穿校服***。不允許同學組織生日宴等活動。要求同學們生活儉樸,注意節約用水、節約用電,提倡獻愛心,開展扶貧等活動。平時要帶少量的零花錢,不要將貴重物品和錢存放在教室或宿舍裡,一旦丟失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影響,最好的辦法是請老師代為管理。

  3.住宿方面:儘快適應集體生活,搞好清潔衛生,遵守舍規,搞好人際關係,同學之間相互照應,感受友誼。生活上追求健康快樂,注意休息,保證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學習。

  五、注意心理調整,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一個人的心態失衡是由一些壓力和不正常的思維所致,嚴重者會引發心理疾病,甚至影響自己的學業,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就顯得尤為重要。

  歸納起來有下列幾種情況,提醒大家要注意:

  第一,學習帶來的心理壓力增大,遭受挫折承受力差。每一次考試,都擔心失敗,怕父母責備,所以心裡緊張,以致焦慮不安,情緒低落。

  調整辦法:提高心理素質,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出了問題敢於面對,實事求是的評價自己,把父母的責備、老師的批評視為一種激勵或是一種幫助,要把自己當成一名知識的探索者、創造者。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及時調整心態,靜下心來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

  第二,同學關係、師生關係不協調所產生的不良心理

  心理素質和個人修養較高的人,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現同學關係、師生關係不和諧現象。同學關係和師生關係不好,要從自身查詢原因,找到自己的缺點加以改正。師生和同學關係不協調的因素,歸納起來有下列幾種,提醒大家要注意調整。

  ⑴、自我封閉所帶來的孤獨、寂寞。平時不願與同學在一起活動和交流,最愛做的事就是“關在屋裡聽音樂,獨自一人胡思亂想”,忽視了人際關係,久而久之同學會疏遠你,這種情況對個人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調整辦法:自己不情願,也要多參與活動,多注意與大家交流。克服以我為中心的思想,多關心班級、關心同學。由於你經常關心別人,參與集體活動,大家就會改變對你的看法,你也會得到大家的幫助,使自己在集體中感受快樂和溫暖,這種感受對你的學習是有幫助的。

  ⑵、存在嫉妒心理,影響人際關係。人家學習比你好,你嫉妒;人家形象比你好,你嫉妒;人家做事得到大家的認可,你嫉妒。由於嫉妒而對人家說三道四,甚至給人家制造事端,使同學關係出現僵化,人品降至低點,易得心理疾病。

  調整辦法:開闊心胸,把嫉妒轉變為佩服,找出自身的不足,好好向人家學習,善待同學,多接近優秀同學,從中影響自己,改變自己,加強自身修養。其實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鏡子也笑,何樂而不為呢?

  ⑶、沒有正確地對待老師的批評教育,沒有理解老師的用意而影響了師生關係,存在對抗心理。

  有的同學犯了錯誤又不能正確認識錯誤,對同學和老師的批評反感,認為老師在找麻煩,弄得很沒面子。所以,對老師的批評產生牴觸情緒,用對抗的心理來對待老師,影響了師生關係。

  調整辦法:提高自己的思考力,靜下心來反思自己,“嚴師出高徒”這是真理,“忠言逆耳”則是一付良藥。應該把老師的批評,視為一種動力,視為一種真誠,人的一生往往是通過一些批評而改變自己。孔子說:“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錯誤是明擺著的,改正了人們又會敬仰你。改正錯誤需要勇氣,需要不怕出醜。走出錯誤的陰影,面對的一定是一個全新的天地。不要因為虛榮和麵子而失去了良好的師生關係。

  ⑷、早戀問題的困擾。高中階段同學們的生理髮育日趨成熟,與異性的交往在不斷地增多,“早戀”現象表現的比較突出。有的同學自控能力差,過早的涉及情感,步入“早戀”誤區,使自己的心理衝突加劇,產生了種種不良心理反映,影響了正常的同學關係,影響了班級風氣。歸納起來主要有下列幾種不良的心態,提醒同學們要注意。

  A、把某個異性同學對你的關心,看做是要與自己搞物件,誤解了對方。結果用“早戀”方式對待對方,當被對方識破時,對方怕誤會而遠離於你。

  B、過早的確定物件關係,不允許所謂的“物件”跟別人接觸,甚至大打出手,行為上極端自私。

  C、為了所謂的“愛”而煩躁不安,吃不下,睡不香,大腦裡產生了種種幻想,學習成績嚴重下降。

  D、暗戀、單戀所引發的不良心理行為。

  事實證明,高中階段出現“早戀”對學習是十分不利的,有的同學因為步入“早戀”的誤區而不能自拔。影響身心健康,甚至荒廢了學業。

  調整辦法:①樹立遠大的理想,立志成才,把愛埋在心靈深處,學業為重,要對得起父母和老師的期待,要有責任感。

  ②高中階段仍屬中學生時代,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生理心理仍是發育期,過早的涉及情感對身心健康有損害。

  ③提高自控能力,對於一些異性的同學關照要注意正確對待,感覺對方在過分關照要注意迴避,不要隨意地吃人家的、拿人家的。

  ④學會正常的交往,不要單獨的跟一個異性同學過密的交往,防止被大家誤解,否則,也容易出現“早戀”。

  ⑤不要給對方寫信、託人傳條、傳送信物,不去約會。遇事應向老師和你最信任的同學說出實情,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注意尊重對方的人格,妥善處理好同學關係。

  總之,高中階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而高一是高中的起點,邁好高中的第一步,學會做人,學會學習,鍛鍊意志,可為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寄語高一新生

  面對新的環境,新的起點,很多人都會產生一些不適,有這樣或那樣的焦慮困惑。那麼,剛跨入高中大門的新生,應該如何應對高中的新生活?

  心理上:自覺擺平心態 開始新的征程

  順利升入高中的學生,初中時大都是佼佼者,有不少還擔任過班幹部,甚得老師的青睞和關愛,心理上不自然地會有一些優越感。進入高中尤其是示範高中後,眾星璀璨,高手雲集,有些同學以往的優勢難免不復存在,名次有所下降甚至下跌很多,一時難以承受,就可能產生一種心理落差。如果不能很好地看待、消除這種心理落差,勢必會影響學習的動機、興趣和態度。

  因此,進入高中首要的問題就是要擺平心態,不管自己過去身上曾有過多少光環、多少榮耀,都不要自高自大,而應踏踏實實與其他同學站到新的同一起跑線上,從頭開始新一輪的征程,這才是正確的心理和做法。

  學習上:培養自學能力 摸索合理方法

  初中時,學習的知識相對簡單,老師發揮的作用很大,學生自學空間相對較小。進入高中後,無論是學習的量還是課程難度都顯著加大,對學生自學能力的要求很高,老師講完課後,更多的是要學生自己去學習。學習任務重,在校時間長,很多新生可能會感覺比初三時還要累。

  因此,從一開始,高一新生就應努力培養自學能力,尋找科學適宜的學習方法,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並嚴格執行。另外,上課要專心聽講,作業要按時完成,課下要及時鞏固,多思好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這樣,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活上:慢慢調整適應 學會生活自理

  進入高中後,不少學生開始住校。很多學生,由於從未離開過父母,剛住校時難免想家。因此,要有意識地學會與人交往,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儘量不讓自己獨處或空閒著。當你慢慢熟悉了新的環境,與師生漸漸熟識後,情形自然就會好起來。

  一些家庭條件優越的同學,在家吃得好,住的是單人間,衣食住行,一切都是父母打理,自己除了讀書,生活幾乎不會自理。到了高中,住的是集體宿舍,吃的是學校食堂,各方面感覺都沒在家中舒適,難免很不習慣。但要清楚,這是每個人成長路上遲早必經的陣痛,既然已經離開了父母,只有自力更生,一切努力從頭學起,虛心向生活自理能力強的同學請教,以儘快適應自立的生活。

  處事上:合理處理人際關係 先學如何做人

  進入高中後,很多新生感到高中老師不像初中老師那樣關心自己,加上個性與家庭環境的不同,有些同學便把自己封閉起來,與同學的關係較冷淡、疏遠,甚至出現孤僻、抑鬱、意力不能集中等現象。也有一些學生過於張揚,有時說話太直接,以致有意無意地傷害了其他同學。本來,自信是一件好事,但是過於自信,乃至高傲自大,就很容易引起周圍同學的反感,影響同學之間的相處。

  高中不同於初中,人際關係上更應該注意,做人處事上都要謙虛、低調。如果自己以往的處事方式不合理,應該儘早改正。因為人際關係處理不好,反過來會影響學習。此外,還應有意識地培養集體觀念、團隊意識、協作能力等。

  高一該考試技巧

  1.總結利用自己的“學習高潮”黃金期。

  一天24小時,有意識尋覓規律,確保學習高潮時段用於學習。

  不同高潮時段配合不同學習內容。有時段宜背誦,有時段宜做練習,有時段聽課效率高,有時段宜開展討論。弄清什麼時段做什麼事,並持之以恆,極大提高學習的效率。

  2. 在課本上做筆記最大的優點是便於複習。

  只要有效,就是最好的。

  3.補課中多做練習是很重要的。

  學與習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學習時段,聽不懂不會做,聽懂了不一定會做,要經過大量練的過程,才能將聽懂的知識化為答題的能力

  新高一考試方法

  考試實際上是一種顯示能力的方式:記憶能力、表達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有學習水平無答題能力,屬於會學習不會考試一類。做一名成功的學生,要學會學習,也要學會考試。學會考試,要掌握兩種應試的基本技能。

  一是揣摩命題意圖。

  每道題目都有命題意圖,為什麼要出這道題?想考考生什麼?學生只要仔細分析題目,可看破出題者意圖,就知道要回答什麼,就看你能否“覺”“悟”出來。還可從題目中發現它屬於知識系統中的哪一個部分,這個範圍內答題,很容易抓住核心。

  二是熟悉題型。

  許多學校建立題庫,目的是規範題型。留意歷年考卷,特別是近三年考卷,會發現題型都有一定的連續性。內容年年翻新,題型相對穩定。

  目前題型一般有三種,第一類是再生式。包括填空題,問答題,名詞解釋,計算題,證明題等。其需要較強的記憶能力,第二類再認式,包括選擇題、改錯題、判 斷題、組合題、配列題等。要求發揮你通透的判斷能力。第三類混合式,主要有以上兩類題型合成,思考應變能力更強一些。需要進行由此及彼的知識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