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食療食譜做法

  脂肪肝是現代人的多發病之一,尤其在肥胖人群中更加常見。脂肪肝作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需要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下面小編準備了,希望對您有幫助!

  

  1、香菇蒸帶魚

  【配料】香菇20克,帶魚100克,薑片、蔥段、精鹽、味精各適量。

  【用法】將帶魚洗淨,切塊裝入蒸碗中,香菇泡發洗淨,切條,放人帶魚碗中,加薑片、蔥段、精鹽、味精,上籠蒸透。佐餐食之。

  【功效】降壓,調脂。

  【主治】脂肪肝兼高血壓者。

  【特點】帶魚脂肪由多種不飽和脂肪酸組成,有降壓及降膽固醇

  的作用,與香菇合用,對治療和預防脂肪肝均有效。帶魚又叫刀魚,能補益五臟,潤面板。具有降有害血脂和美容功效。

  2、竹筍燉雞條

  【配料】鮮竹筍500克,雞肉250克,大蔥兩根,薑片、料酒、白糖、精鹽、味精、植物油、雞湯各適量。

  【製作】將鮮竹筍剝去外殼,洗淨,入開水中汆煮10分鐘,漂入清水中1小時,粗的對剖,切成4釐米長的條,雞肉切成4釐米長、2釐米寬的條。姜蔥洗淨,姜拍破,蔥切段。將鍋置中火上,炒鍋放油,油熱後放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雞肉炸熟。放入筍條煸炒,加雞湯兌成鮮湯,放人雞肉條燒開,烹入料酒,放入精鹽及姜、蔥,燒至竹筍熟時揀出,下白糖、味精調味即成。佐餐食之。

  【功效】消脂減肥。

  【主治】肥胖型脂肪肝。

  【特點】雞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竹筍能清熱化痰,消食和中,具有減肥作用。

  3、首烏黑豆燉甲魚

  【配料】 何首烏30克,黑豆60克,甲魚1只,大棗3枚,姜、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甲魚宰殺,去內臟,洗淨切塊,略炒備用。將甲魚塊、黑豆、何首烏人棗及姜一起隔水燉熟,調味後即可食用。吃甲魚肉、

  飲湯、佐餐食之。

  【功效】降有害血脂。

  【特點】研究認為何首烏能通過降低膽固醇的吸收等多方面,防治血脂異常症及動脈硬化症,並能降低血液的高凝狀態,與補腎滋陰之黑大豆、甲魚合用,對肝腎陰虛之脂肪肝效果較好。

  4、蔥爆兔肉片

  【配料】兔肉200克,雞蛋清1只,大蔥100克,料酒、精鹽、味精、白糖、醬油、醋、溼澱粉、麻油、菜油各適量。

  【製作】將兔肉洗淨切片,盛入小碗,加精鹽、料酒、雞蛋清、澱粉攪勻上漿。大蔥切片。加料酒、醬油、白糖、醋、味精,溼澱粉調成芡汁。將鍋下菜油燒至四成熱,倒入漿好的兔肉,用筷子劃散,熟後倒入漏勺,鍋中留少量底油燒熱,將大蔥下鍋略煸,然後放入兔肉,加入調好的芡汁和水,顛動炒鍋,淋上麻油即成。佐餐或單食。

  【功效】降有害血脂。

  【特點】兔肉營養豐富,細膩,易於消化,常食可降有害血脂。

  現在,通過科學飲食防治脂肪肝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以上這些食譜具有很好的消脂、降脂功效,尤其適合脂肪肝患者食用,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症狀選擇食用。

  導致脂肪肝的原因

  1.酒精性脂肪肝

  臨床資料表明,脂肪肝發病率佔平均人口的10%,飲酒者約為58%。酒精性脂肪肝發生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速度比其他型別脂肪肝相對較快。研究表明,慢性酗酒是脂肪肝的常見原因,酒精性脂肪肝發生與飲酒量和飲酒持續時間關係直接,而與飲酒的種類關係不大。

  2.肥胖性脂肪肝

  肥胖是脂肪肝最主要原因,其發生率約10%左右,性別在發病率沒有差別,50-60歲發病較多。目前認為超過標準體重的20%,即為肥胖。多數脂肪肝病人臨床沒有症狀。

  3.妊娠急性脂肪肝

  多發病於妊娠後3個月,平均在妊娠36周,近半數病人見於初產婦,攣生妊娠婦女發生本病佔14%。妊娠急性脂肪肝病因目前不明瞭,多數認為可能與遺傳性疾病、凝血病理異常等因素有關。妊娠急性脂肪肝早期臨床表現有噁心嘔吐、腹痛、食慾減退,腹痛多位於中上腹、左上腹,伴有全身不適、乏力,重者陰道流血、血尿、消化道及顱內出血。病死率在80%以上,近年病死率降至20%--30%。

  4.藥物性脂肪肝

  引起藥物性脂肪肝的常見藥物有四氯化碳、氯仿、半乳糖胺、放線菌素等中毒可以引起脂肪肝,還有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四環素等。

  5.營養失調性脂肪肝

  營養失調在脂肪肝發病率佔有一定的位置,如營養不平衡,攝入超過身體的需要或營養成份含量比便不平衡,如高脂、高糖、吸收不良等。還有慢性消耗性疾病,長期厭食,攝入的不能滿足身體代謝的需要等均有營養失調性脂肪肝病因。

  還有一些疾病會導致脂肪肝:結核、細菌性肺炎及敗血症等感染時也可發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過分限制活動,加上攝入高糖、高熱量飲食,肝細胞脂肪易堆積;接受皮質激素治療後,脂肪肝更容易發生。

  脂肪肝的治療

  脂肪肝的治療原則:脂肪肝不僅是一個可逆性疾病而且也是全身性疾病在肝臟的一種病理表現如能早期發現針對病因及時綜合治療肝內病變在進一步演變為肝硬化以前仍可得到逆轉脂肪肝的治療原則可概括為:

  去除病因和誘發因素積極控制原發病。

  調整飲食方案糾正營養失衡。

  堅持必要的鍛鍊以維持理想的體重。

  維持相對正常的血脂血糖水平。

  自我保健意識的教育以糾正不良行為。

  必要時適當輔以保肝祛脂抗肝纖維化類藥物促進肝內脂質排洩防止肝細胞壞死炎症及纖維化去除病因。

  脂肪肝是一種多病因引起的疾病,尋找與去除病因和積極控制原發病對脂肪肝的防治至關重要,輕度或中度脂肪肝在去除病因和控制原發病後肝組織學改變即可獲得好轉甚至完全恢復,正常大多數藥物性脂肪肝在及時停藥後2~3個月內可完全恢復正常,因長期酗酒酒精中毒所致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應戒酒,戒酒對單純性酒精性脂肪肝絕對有效,肝內脂肪沉積一般在戒酒數週或數月內完全消退;營養不良性脂肪肝者應合理加強營養;慢性肝炎患者不論病情是否需要,長期過高熱量攝入和過分強調休息均可因體重增加而誘發脂肪肝,故應儘可能避免這些因素;妊娠嘔吐引起的脂肪肝補充營養後肝臟損傷消失,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在終止妊娠和控制併發症後肝內脂肪沉積可完全消退,且不留任何後遺症。

  祛脂藥物。藥物治療對於促進肝內脂肪及其伴隨炎症的消退以及阻止其向肝纖維化肝硬化發展有積極意義,然而至今尚無防治脂肪性肝炎的有效藥物,現有祛脂保肝藥物主要用於伴有肝功能損害和***或***症狀明顯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輔助治療,目前常用的祛脂藥物包括膽鹼蛋氨酸和部分B族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