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百合花種植的方法

  百合為多年生草本,株高70~150釐米。鱗莖球形,淡白色,先端常開放如蓮座狀,由多數肉質肥厚、卵匙形的鱗片聚合而成。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植株調整。包括打頂心、摘花蕾、抹珠芽等技術。其目的首先是調整植株內部養分的合理分配,它具有促控雙重意義。‘控’,是控制地上莖葉旺長,以免消耗大量的養料;‘促’,是促地下鱗莖迅速發育膨大,對提高百合的產量和改善品質都有直接的相關性。其次,植株調整的各項技術要求較高,時效性強,必須善始善終不失時機的環環扣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打頂摘心。植株有頂端生長優勢的習性,也就是說植物從根部吸收的無機養料和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養料首先向頂芽輸送。打頂摘心可控制地上莖葉生長對養料的消耗,從而轉向鱗莖輸送,加速鱗莖的生長髮育。打頂摘心的時間約5月中旬、苗高40釐米時為宜,使地上植株控制在45釐米左右,保證植株有一定的生長量和足夠的葉面積。摘心宜擇晴天中午前後進行,有利於傷口的癒合,減少病菌侵入。打頂時對苗勢旺的宜早打多打,對苗弱苗小的可推遲幾天,或只少量摘心葉,以達到生長平衡。

  2、摘除花蕾。百合開花結實,會消耗大量的養分,嚴重影響鱗莖的發育,不僅產量降低,而且品質變劣,直接影響到商品性和生產效益。這一措施應在花蕾初現或花序剛形成時進行,用手摘花蕾,也可用剪刀剪。切記摘花時間不宜遲,遲了不僅消耗養料,且因組織老化較難折斷。摘花蕾***或花序***要反覆進行多次,才能除淨。

  3、抹除珠芽。對生有珠芽的品種或不用珠芽繁殖的應及早除芽,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鱗莖肥大。抹珠芽時應細心,以防碰斷植株和傷及功能葉片。

  二、遮蔭降溫。百合生長最適宜的氣溫為15-25℃,高於28℃,生長受到抑制,氣溫持續高於33℃,植株發黃甚至枯死。遮蔭是防高溫的重要舉措。方法是在百合行間適當套種藤蔓類瓜菜,以蔓葉遮蔭。如套種絲瓜、豇豆等作物,5、6月份瓜豆藤蔓上架後,對降低田間氣溫、地溫都有良好效果,這樣能延長百合綠葉期,可增產10%左右。

  三、肥水管理。百合生長後期,要嚴格控制氮肥的施用,特別是在打頂以後,氮肥用量過多,則莖葉瘋長,影響鱗莖膨大。打頂後,一般畝施用複合肥30公斤,6月下旬鱗莖膨大轉緩時,可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加0.3%-0.5%尿素混合液,以延長功能葉的壽命,有利於增加產量。梅雨季節,注意疏通田內外溝系,確保排水暢通,防止因澇漬使植株早枯和鱗莖腐爛。

  四、防病治蟲。發現病毒病,應及時拔除病株帶出田外燒燬,並用石灰消毒病穴。對立枯病、葉斑病,可用波爾多液或80%代森錳鋅600-800倍液噴霧,7-10天一次,連噴3-4次。

  食用百合花的價值

  食療作用

  潤肺止咳:百合鮮品含黏液質,具有潤燥清熱作用,中醫用之治療肺燥或肺熱咳嗽等症常能奏效。

  寧心安神:百合入心經,性微寒,能清心除煩,寧心安神,用於熱病後餘熱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夢、心情抑鬱、喜悲傷欲哭等病症。

  美容養顏:百合潔白嬌豔,鮮品富含黏液質及維生素,對面板細胞新陳代謝有益,常食百合,有一定美容作用。

  防癌抗癌:百合含多種生物鹼,對白細胞減少症有預防作用,能升高血細胞,對化療及放射性治療後細胞減少症有治療作用。百合在體內還能促進和增強單核細胞系統和吞噬功能,提高機體的體液免疫能力,因此百合對多種癌症均有較好的防冶效果。

  該品甘涼清潤,主入肺心,長於清肺潤燥止咳,清心安神定驚,為肺燥咳嗽、虛煩不安所常用。

  食用禁忌

  風寒咳嗽、虛寒出血、脾胃不佳者忌食。

  百合因為有,並且從對鼠類、犬類的實驗中發現長時間/大劑量食用會導致肺、腎的損壞及對白細胞、血小板的影響,即使是食用百合也有一定毒性,建議使用前向醫師諮詢。直接接觸生的球莖可能會引起面板瘙癢,吞噬生的球莖可能會引起嘔吐、拉肚子等症狀。

  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百合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尤其是鮮百合更甘甜味美。百合特別適合養肺、養胃的人食用,比如慢性咳嗽、肺結核、口舌生瘡、口乾、口臭的患者,一些心悸患者也可以適量食用。但由於百合偏涼性***但並不寒***,胃寒的患者少用。冬季到來,需要潤肺、養胃的人越來越多。百合可清心潤肺、安神定志,很適合被失眠困擾的人食用。臨床研究顯示可取得較為顯著的療效。另外在服藥的同時配合一些行為療法,包括食療。平時清淡為主,不要吃辛辣食物。患者應該培養起較好的生活習慣,如晚飯後多散步,平常多運動等等,這些對於症狀的恢復均有很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