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新人教版上冊教案

  初二上學期的物理主要學習什麼內容?學生第一次接觸物理課程,教師應該如何設計教案才能輕鬆容易讓同學們明白物理這門課程?下面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第一課時

  一、 學情分析

  1.識與技能:***1***.學生對物質的形態及變化、物質的屬性及結構等內容沒有明確的認識,有待於使他們有初步的認識,有待於認識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關係。***2***.學生對機械運動、聲和光、物態變化等自然界常見的運動和相互作用有一定的瞭解,對這些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還不清楚。

  ***3***.學生對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科學發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不是很清楚,對物理學不僅指物理知識,而且還包含科學研究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含義沒有認識。***4***.具有實驗操作積極性,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的能力有待於培養,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的方法不夠規範。***5***.對記錄實驗資料,簡單的資料處理方法,簡單的實驗報告的寫法,以及用科學術語、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的能力有待於培養。

  2.過程與方法:***1***學生經歷過觀察自然現象的過程,有了初步的觀察能力。***2***能夠在觀察中發現一些問題,有初步的提出問題的能力。***3***學生對擬定探究計劃、制定實驗方案的能力還沒有經歷。

  ***4***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不好。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1***學生對自然界有好奇心,有對大自然的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願望。

  ***2***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樂於參與觀察、實驗、製作、調查等活動。***3***有將自己的見解公佈於眾的願望,敢於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4***有將科學服務於人類的識。

  二、 分層教育方案

  1.優生優教方案:根據調查分析,本屆學生中有一些上理科成績較好,學習興趣較高,動手動腦能力強。所以我們對這些學生重點進行創新能力培養,成立課外科技活動小組一個,讓他們發揮特長,發展智力,具體措如下:***1***分層教學,因才施教,發揮他們帶頭作用。***2***組成課外科技小組,按計劃活動。***3***充分調動積極性,重點進行小探究小製作活動。

  2.學困生提高方案:根據瞭解,有一些學生各科學習成績都不好,成了學習困難的學生,所以要起家一步認真分析出現的原因,針對原因制定幫扶方案,組成學習小組,採取優生帶動學困生的方法共同進步。具體措施如下:***1***課堂上要把他們做為重點物件照顧。***2***“一幫一”活動。***3***及時總結,改進方案,不斷提高。

  3.待努力生轉化方案:根據分層教學方案,做好待努力生的思想工作,耐心細幫助他們,讓他們明確學習目的。他們的優點,以優點促進步,使他們得到成功的喜悅,不進步。具體措施:***1***對他們分別談話,做好思想工作,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2***要不斷髮現他們進步的地方,及表揚。***3***發揮他們在教學中的調節作用。

  三、 教學計劃

  1.現狀分析:由於八年級學生剛開始學習物理,對許多物理現象理解區分不清,要有耐心的指導解釋。

  2.教材分析、知識結構: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二章 聲現象; 第三章 物態變化 ;第四章 光現象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3.教學目標:***1***認真研究新教材,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恰當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把“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學理念運用到教學法中。***2***認真分析學生狀況,確定出優生與待努力生的層次,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案。***3***充分發揮課堂效率,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養,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4***重點進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進行學生自主探究的訓練。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5***及時進行單元檢測,認真總結,認真反思,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6***積極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

  四、課時安排

  周 章節 內容 課時安排

  第1周 序言 科學之旅 1課時

  第2-3周 第1章 機械運動 7課時

  第4-5周 第2章 聲現象 6課時

  第6-7周 第3章 物態變化 6課時

  第8周 第1-3章 複習 3課時

  第9周 半期檢測

  第10-12周 第4章 光現象 8課時

  第13-14周 第5章 透鏡及其應用 8課時 第15-16周 第6章 質量與密度 5課時

  第17周 第1-6章 期末複習

  第18周 期末統考

  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實驗教科書

  第二課時

  板書:

  科學之旅***序***

  1、物理是研究光、電、熱、力等現象的科學。

  2、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3、怎樣學好物理?

  ***1***善於觀察,樂於動手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3***聯絡實際,聯絡社會

  注:注重觀察與實驗,勤于思考,注意理解

  單元整體說明

  第一章 機械運動

  知識結構:第一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第二節運動的描述

  第三節運動的快慢 第四節測量平均速度

  教學目標:

  1、知道機械運動和參照物的概念,會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會選擇參照物,理解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知道速度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知道速度的單位,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會求平均速度。

  3、知道長度單位並會換算,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知道時間單位,並會換算,會用停表測量時間,知道誤差的概念、產生原因和減小誤差的辦法。知道誤差不是錯誤。

  重點:運動和靜止的判斷、參照物的選取,速度概念、公式的理解和運用,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難點:參照物,速度計算,長度測量,誤差減小方法。

  課時安排:本章共4節,安排7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