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透鏡教案

  一份好的物理教學教案,需要老師們細心制定,讓我們看看其他教師是如何制定他們的教案的吧!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歡迎閱讀!

  設計: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區分凸透鏡和凹透鏡;

  2.能在圖中標出凸透鏡的主光軸、光心、焦點和焦距;

  3.能說出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

  4.能正確解釋會聚、發散。

  過程與方法

  1.學習用太陽光測凸透鏡的焦距的方法,體會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

  2.通過觀察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實物,得出兩種透鏡形狀的不同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愛護光學儀器的好習慣;

  2.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的主人翁意識;

  3.通過師生雙邊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的美好與和諧。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測量凸透鏡的焦距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會聚、發散。

  教學工具

  凸、凹透鏡、演示用光學器件組一套、老花眼鏡、近視眼鏡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展示透鏡,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與透鏡有關的內容,老師現在手裡拿的是透鏡,透鏡一般是玻璃或樹脂製成的、透明的鏡子,我們學習的透鏡至少有一面是球面,或者兩面都是球面。球面透鏡只是透鏡中的一種,例如散光眼眼鏡的鏡片就是柱面鏡。光透過透鏡發生了折射,折射光線有什麼規律沒有?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研究透鏡。

  二、新課講授

  一透鏡的種類

  [活動1]

  下面大家墊面巾紙用手摸一摸桌子上老師給的兩個透鏡,它們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呢?

  引導學生小結歸納剛才的交流,得出透鏡分兩種:一種是中間厚,邊緣薄,叫凸透鏡;一種是中間薄,邊緣厚,叫凹透鏡。

  指導學生把凸透鏡凹透鏡的定義在教材上畫出來。

  結合凸透鏡、凹透鏡實物,指出哪是透鏡的中間,哪是透鏡的邊緣,強調區分凸透鏡和凹透鏡的關鍵就是比較透鏡的中間和邊緣的薄厚。

  指導學生練習區分凸透鏡、凹透鏡:見導學案。

  二主光軸和光心

  [活動2 ]閱讀教材,理解主光軸、光心。

  什麼是光心?光心在哪?強調光心在透鏡上。兩個表面對稱的透鏡的光心就在透鏡的正中心。

  透鏡的光心有什麼重要的性質?通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呢?請畫出通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

  教師巡視指導。

  通過凹透鏡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呢?請畫出通過凹透鏡光心的光線。

  教師巡視指導。

  多媒體展示,強調通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方向。

  咱班有戴眼鏡的同學,是近視眼還是遠視眼?

  那麼近視眼鏡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

  近視眼鏡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你判斷的依據是什麼?分別找兩位持不同意見的同學回答。那我們如何判斷誰說得對呢?

  找戴眼鏡的同學摸自己的眼鏡並說出是哪種透鏡。

  許多器材上用的透鏡是不能用手摸的,那有沒有其它辦法來區分凸透鏡和凹透鏡呢?

  引導學生思考透鏡是能透光的,光經透鏡發生折射,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折射光線有什麼特點呢?

  三透鏡對光的作用

  我們先來研究凸透鏡對光的作用。

  1、凸透鏡對光的作用:

  觀察導學案圖中的入射光線在位置上有什麼特點。引導學生思考入射光線與主光軸的位置關係。

  猜想平行主光軸的光線透過凸透鏡的折射光線沿什麼方向傳播,你猜想的依據是什麼? 我們怎麼才知道我們的猜想對不對,用實驗驗證。

  演示實驗1:利用鐳射筆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條平行光線,根據演示實驗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線,再放凸透鏡。

  引導學生觀察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位置關係。我們把凸透鏡對光線的這種作用就叫會聚。

  板書: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指導學生用作圖法把上面實驗中的折射光線在導學案中畫出來。

  引導學生理解會聚: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比較,向中間偏折,中間的位置其實就是主光軸。因此,會聚就是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比較,靠近主光軸。

  2、凸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活動3 ] 結合上述實驗,閱讀教材:

  在學生在教材上找到焦點的基礎上,提問凸透鏡的焦點在哪?老師邊指著演示實驗中的焦點,邊強調透鏡的焦點在主光軸上,在透鏡外。

  由於這個焦點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所以我們叫它實焦點。

  指導學生在導學案上畫出焦點。

  凸透鏡有幾個焦點呢?同學們設想一下,如果讓一束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從凸透鏡的右面射向左面,它是否也能會聚於一點呢?讓我們一起來觀察實驗。

  演示實驗2:用鐳射筆和凸透鏡在磁性黑板上演示,鐳射從凸透鏡右邊射向左邊。

  PPT演示,凸透鏡的兩個焦點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看誰能最快說出誰到誰的距離是焦距,用什麼表示?

  強調焦距是從光心到焦點的距離,請在導學案對應的圖上標出焦距。

  小結:1凸透鏡有兩個實焦點

  2平行於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另側通過焦點

  討論:不平行於主光軸的光透過凸透鏡是否會聚?讓我們一起來驗證。

  演示實驗3:利用鐳射筆和凸透鏡在磁性黑板上演示,教師根據演示實驗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線。

  不平行於主光軸的光透過凸透鏡是否會聚?引導學生判斷是否會聚的標準: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比較,是否靠近主光軸。

  小結:凸透鏡對所有光線都起會聚作用

  3、凹透鏡對光的作用

  演示實驗4 :利用鐳射筆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條平行光線,根據演示實驗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線,再放凹透鏡。

  引導學生類比凸透鏡,觀察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位置關係。

  板書: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

  指導學生用作圖法把上面的實驗畫出來。

  結合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解釋發散:

  發散: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比較,遠離主光軸。

  4.凹透鏡的虛焦點和焦距。

  [活動4] 光經過凹透鏡後的發散是不是也有規律可循?

  結合上述實驗,閱讀教材92頁焦點和焦距。

  提問:折射光線相交嗎?那把折射光線反向延長呢?教師利用演示實驗,把折射光線反向延長,引導學生觀察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哪。

  PPT演示平行於凹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通過焦點。

  引導學生小結:平行於凹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通過焦點。

  討論:不平行凹透鏡主光軸的光透過凹透鏡是否發散?

  演示實驗5:利用鐳射筆和凹透鏡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不平行凹透鏡主光軸的光透過凹透鏡是否發散?引導學生觀察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比較,是靠近主光軸還是遠離主光軸。

  小結:凹透鏡對所有光線都起發散作用。

  提問:如何解決活動4的問題,哪條是折射光線?

  四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焦距是凸透鏡的重要引數,不同的凸透鏡可能焦距不同。

  1、我們可以把太陽光看做平行光。同學們能不能想辦法利用太陽光粗測凸透鏡的焦距呢?

  小組討論後說明你的測量方法。

  2、視訊:粗測凸透鏡的焦距

  3、提出問題:

  能否利用凸透鏡獲得平行光呢?說出你的具體做法。

  練習題:

  1、我們所指的薄透鏡是

  A.厚度很薄的透鏡 B.中央很薄的透鏡

  C.中央比兩頭薄的透鏡 D.厚度比球面半徑小得多的透鏡

  2、如圖所示,下列透鏡屬於凸透鏡的是

  3、關於透鏡對光線的作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B.點光源發光經凸透鏡後的光線一定是發散的;

  C.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D.點光源發光經凹透鏡後的光線一定是發散的.

  4、無論是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還是凹透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實際上都是因為玻璃對光的 作用而產生的。

  5、如圖是一束平行與主光軸並射向凹透鏡的入射光線,請畫出穿過透鏡的折射光線。

  6.如圖所示,兩條入射光線分別過凸透鏡的焦點F和光心O,分別畫出經過凸透鏡折射後的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