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學習習慣如何養成

  一年級小學生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自我約束能力不強,所以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小學一年級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希望可以幫到你!

  小學一年級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

  第一,生活中三個重要的習慣:飲食睡眠的習慣、運動鍛鍊的習慣、按時作息的習慣。我認為,一個健康的孩子,應該有良好的飲食習慣,這樣能保證孩子的均衡營養;充足的睡眠則能保證孩子的生長髮育,並讓他們在上課時精神集中。適當的運動鍛鍊,則更能強健孩子的體魄,還能鍛鍊孩子堅強的意志、不怕困難的勇氣和頑強果敢的品格。同時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對於孩子來講是一種絕對的信任,也是一種變相的考驗。生活中就會有太多這樣的考驗,比如是否知道自己整理文具,收拾書包,清潔學具等更算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而很多家長本末倒置了,孩子在功課上出現問題家長不想辦法幫忙找原因,卻總是跟著孩子身後幫助他們整理房間、整理書包、整理文具盒……這樣又如何讓還自己成長呢?

  第二,學習中三個重要的習慣:傾聽表達的習慣、閱讀思考的習慣、自主獨立學習的習慣。表達從傾聽開始,傾聽從家長開始,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說下去,讓孩子樂於表達,坦誠表達,完整順暢表達;閱讀則能提高孩子的文字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學習任何學科的基礎能力。家長通過親子共讀,培養孩子濃厚持久的閱讀興趣,讓閱讀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並藉助書本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思考習慣中,家長應鼓勵孩子思考提問,小心地保護孩子的好奇心,並讓孩子樹立“學習是自己的事”這個理念,讓孩子知道,自主學習,獨立學習是學生的本分。父母從陪同開始,然後放手,逐步養成孩子獨立、認真、按時做作業的好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耗費大量的心力與時間,而前期家長的不懈堅持尤為重要。現在的通訊工具非常發達,老師一般也都會把作業通過QQ或微信之類的工具直接告知家長,所以很多孩子就不在乎自己去記作業,而是習慣性的問家長作業有什麼。其實老師佈置作業一般都會在一節課的結束,而佈置作業的前後時間一定會有對今天所講知識的總結與概括。這個時間段對於孩子來講非常重要,所以要求孩子自己認真聽講,牢記作業,看似一件小事情,其實長此以往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習慣。拉大孩子之間的差距,其實是在課外。關鍵是看家長如何陪伴、引導孩子的成長。

  第三,建立三個重要交往關係:每一個孩子將來都要獨立地走向社會,學習與人交往是孩子重要的能力。我建議,孩子在小學階段應該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建立互學互助的同學關係、建立信任依存的集體關係。孩子與老師、同學和集體儘快建立和諧的關係,是孩子在學校快樂學習的保證。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信其道,聽其教。”孩子與老師之間,家長要做“潤滑劑”,主動溝通交流,遇到問題不迴避,本著相互尊重的原則協商解決。家長要特別注意,多給孩子正資訊,避免負面情緒對孩子的干擾。小學的同學之間是合作者,而互學互助和諧的關係是孩子快樂學習的保障,家長要做引導者、支持者。同時,家長要讓孩子喜歡集體,藉助集體的力量促進孩子健康成長,鼓勵支援孩子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少先隊活動、課外活動、公益活動等,甚至陪伴他參與其中。他會感受到自己在集體生活中極大的存在感和樂趣。

  幼小銜接是孩子從幼兒園向小學的過渡的一個重要環節,重視這個環節的教育,幫助孩子順利地從幼兒園向小學過渡,並較快較好地順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是每一個教師和家長的共同期望的。我認為,家長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最好自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家庭好了,教育才會好;父母好了,孩子才會好。養成良好習慣需要爸爸媽媽的引導,全力支援、陪伴和榜樣示範。

  小學一年級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建議

  ***一***及時提醒。在培養小學生學習習慣過程中,行之有效的提醒中是非常必要的。永續性和自控性差是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師不僅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還要注重提醒。當發現哪個學生的表現不能令人滿意時,及時送去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或者是一下輕輕地愛撫,就會喚起學生的注意。

  ***二***樹立榜樣。在孩子們的眼裡,教師是完美無缺的榜樣,學生的許多習慣都能從老師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教師在課堂內外要特別注意言傳身教。小學生具有向師性、模仿性特點,教師必須發揮示範作用,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學生耳儒目染,對其良好的習慣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小學生的另外一個心理特點就是模仿性強,還有爭強好勝心理,要多用小學生身邊的夥伴給他們做榜樣,激勵他們向小夥伴學習。

  ***三***恰當評價。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給兒童以勞動的快樂,覺得學習成績的快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心中的自豪感,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條金科玉律。”正確適當地評價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手段。對學生取得的每一點微小的成績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激勵其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課堂評價要多樣化,要有針對性,語言要豐富,不要總是一句:“你真棒”。對一年級小學生來說,一句表揚,或是一個小紅花、五角星都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小學一年級孩子應有的學習習慣

  ***一***專心聽講。專心聽講是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為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應要求學生聽課時,不要思想開小差或做小動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們認真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有沒有需要補充的;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講課時應做到精神飽滿,語言生動有趣,方法靈活多樣。力求使課堂教學引人入勝,使每個同學都樂意聽講。

  ***二***口頭表達。在培養一年級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中,努力使學生養成正確、有序、說完整話的好習慣。無論哪種情況都要要求學生先想後說,想好再說,然後強調語句完整,條理清晰,連貫流暢。並學會根據不同的場合調整語氣、音量和說話的方法。還要求回答提問時音量要大,語氣要肯定,讓全班同學都聽見;糾正他人發言時態度要誠懇,音量要適中;小組討論時要用商量的語氣相互補充,音量宜小不宜大,不能影響其他小組的學習。

  ***三***就語文學科來說讀的習慣的培養很重要,根據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要求,從二個方面進行訓練:***a***初讀。讓學生藉助拼音掃除生字障礙,做到正確。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督促學生養成正確的姿勢以及自覺朗讀的習慣。***b***精讀。就是要培養學生帶著問題朗讀的習慣。同時,鼓勵學生課外閱讀,涉獵天文地理,擴大知識面,使孩子們從小主動尋找科學的奧祕。

  ***四***認真書寫。寫字時,首先要求學生坐姿端正,握筆姿勢正確。寫作業之前,教師要帶著學生複習一下正確的書寫姿勢。在學生寫作業時,教師要認真觀察,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坐姿。其次,通過講解,使學生樹立形成正確、美觀的印象。再次,要求學生用本乾淨整潔;字跡清楚規範;有一定的書寫速度。為此,學生寫在田字格中的生字寶寶,教師要事先給他們寫好樣子,讓他們先觀察,再書空一次,最後在練習寫。

1.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有哪些

2.如何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

3.教育孩子養成學習習慣的方法有哪些

4.一年級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很重要

5.培養學習習慣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