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勵志故事分享

  每天分享幾個勵志的故事傳遞正能量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哦。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踩下藉口翩翩起舞

  她是個不幸的孩子,19歲那年,正當步入人生花季和芭蕾舞臺生涯巔峰之際,卻意外地發覺自己雙眼模糊,後被診斷為視網膜脫落。

  通過家人的勸說,她接受了手術,可結果是她仍然無法恢復正常視力。醫生建議臥床一年,叮囑不能練習抬腿繃腳尖,不能扭頭,同時需要控制臉部表情,才能達到調養結果。

  她心急如焚,跳芭蕾舞的人都知道:芭蕾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同行知曉,三天不練觀眾明白,她明白一年不練在芭蕾藝術裡等待她的是一條死亡之路。

  她苦苦哀求,丈夫只得辭去工作,陪伴在她身邊。每天,她讓丈夫的手指替代腳尖,在自己胳膊上表演古典芭蕾劇目。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雖然不曾舞蹈,但她內心那份感覺卻又真實地存在。

  一年以後,她重新登上舞臺,一下子就找到了久違的自己。她手持紗巾,翩翩起舞,盡情地出演了《吉賽爾》、《天鵝湖》、《胡桃夾子》、《海盜》、《卡門》等經典芭蕾舞劇。憑著精湛的舞技,她獲得了鮮花和掌聲,受到人們的好評。

  表演事業蒸蒸日上,可視力卻一天天衰弱。不久,她僅有一隻眼睛有模糊視力,丈夫勸說她放棄芭蕾舞,可倔強的她又選擇了雙人舞,因為在雙人舞舞段中,一般規則是由男演員來引導女演員。在舞臺上,她的舞伴都是精確定位,如果是遠距離接拋,他們之間的距離則會固定腳步數,舞臺上的特殊彩燈,引導著她婀娜多姿的舞步,而臺下的觀眾根本不會覺察到舞臺上的她。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用自己的堅持和激情燃燒了半個世紀,她嘔心瀝血打造出的古巴國家芭蕾舞團成為了世界十大頂尖芭蕾舞團之一,她就是赫赫有名的阿隆索,2010年7月9日,這位著名古典芭蕾舞演員摘取了西班牙巴勃羅藝術大獎。

  當媒體曝光她“雙目失明”事實時,她再度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奇人,許多記者好奇地追問:“為什麼雙目失明還能取得如此佳績?”高雅莊重的她總會淡淡一笑:“不給自己任何藉口,將‘藉口’踩在腳下,翩翩起舞,也就一路走到了今天??”

  是的,不給自己任何藉口!一個人如果能秉持這種信念,就能斬斷後路,不斷超越自己,收穫屬於自己的成功。

  :天堂和地獄的祕密

  一位老僧坐在路旁,雙目緊閉,盤著雙腿,兩手交握在衣襟之下,陷入沉思。

  突然,他的冥思被打斷。打斷他的是武士嘶啞而懇求的聲音:“老頭,告訴我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

  老僧毫無反應,好像什麼也沒有聽到。但漸漸地他睜開雙眼,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武士站在旁邊,迫不及待,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你想知道天堂和地獄的祕密?”老僧說道,“你這等粗野之人,手腳沾滿汙泥,頭髮蓬亂,鬍鬚骯髒。劍上鐵鏽斑斑,一看就知道沒有好好保管。你這等醜陋的傢伙,你娘把你打扮得像個小丑,你還來問我天堂和地獄的祕密?”

  武士惡狠狠地罵了一句,然後“刷”地拔出劍來,舉到老僧頭上。他滿臉血紅,脖子上青筋暴露,就要砍下老僧的人頭。

  利劍將要落下,老僧忽然輕輕地說道:“這就是地獄。”

  霎時,武士驚愕不已,肅然起敬,對眼前這個敢以生命來教導他的老僧充滿憐憫和敬意。他的劍停在半空,眼裡噙滿了感激的淚水。

  “這就是天堂。”老僧說道。

  頓悟:善惡常在一念之間。一切惡念、惡言、惡行,對於自己和他人都是地獄;一切善念、善言、善舉對於自己和他人都是天堂。如果人人都能棄惡從善,即使是地獄也能成為天堂。

  因此,每個人都要靜坐常思己過,經常檢點審視自己的內心,摒除心中的惡念,放棄傷人的惡言、惡行。讓自己的心靈純淨,才會得到內心的真正平靜和安寧。

  :有一種傻,讓夢想成真

  他叫庫瑪,出生於加爾各答北部一個貧困山村。

  因為貧困,他只在學校待了三年;因為貧困,十五歲的他便隻身前往孟買,成為最年輕的搬運工人。

  庫瑪和許多搬運工一樣,只會簡單的阿拉伯數字和字母,如假包換的一個文盲。可他心裡藏著一個夢想,只要有力氣、有想法,幸福一定會來臨。

  他總在同樣的時間搬更多的貨物,他總在別人休息時義務清點所有的貨物,他總是在別人嬉戲時幫忙測量倉庫的空間。工友笑他傻,沒有補貼、甚至連感謝都沒有,何必自討苦吃,可他聽了只是傻笑,舉起胳膊說自己年輕,最不缺的就是力氣。

  那個夏天孟買刮來一陣狂風,港口很多貨物都被打得七零八碎,但有一組集裝箱卻絲毫未損。當老闆得知那座奇怪的可自動變形立體集裝是庫瑪的傑作,驚喜的他當眾宣佈讓庫瑪做了港口總代理,負責公司所有貨物集裝。

  庫瑪說自己連字都不認識幾個,可老闆哈哈大笑,只要認識ABC,只要能寫123,就沒有任何問題。

  庫瑪沒有讓任何人失望,他管理下的集裝團隊成為孟買最具口碑的團隊,他們用最原始的工具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集裝速度,只因庫瑪獨到的集裝程式。《孟買日報》曾在頭版寫道:那是一個個神奇的變形金剛,它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架構,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解除安裝,它的設計者有一個比電腦更精密的大腦。

  可庫瑪在接受採訪時甚至有點害羞,他說那只是熟練後自然產生的一張藍圖,很簡單,也很普通。

  是的,他從來就沒把自己當做一個特殊的人才,即便在兩年內成為數十家公司聘請的集裝專家,他仍然和工友們在一起,最苦的活總是他幹。

  印度政府授予他最高的國家榮譽獎,那一年,庫瑪才21歲。美國《人物週刊》的記者羅斯麗專程去採訪這個神奇少年,地點也是孟買港口的集裝地。

  據羅斯麗回憶,他們見面那一刻庫瑪剛打完一個電話,然後爽朗地說了聲,我們有半個小時。

  “我喜歡他這種直接的方式,沒有虛假的紳士風度,更沒有庸俗的商業氛圍,對我所有的提問,他一點也不繞彎。”羅斯麗還說,有個老闆模樣的人中途找庫瑪,可他不理,依舊回答她的問題,可在她換筆的那一刻,他突然打了個手勢,那位老闆趕緊說了他的問題。“我有點驚訝,不知該不該繼續自己的採訪,可他很快對我說了兩個字:繼續。”

  那個老闆一直在等庫瑪,羅斯麗有點不安,忍不住拿杯子喝水,那一刻,庫瑪側身,一口氣說了三點,簡單明瞭,卻直擊要害,那個老闆也興奮地點頭。

  “我們的採訪時間剛好30分鐘,他起身時,我聽到他的手機滴了一聲”。

  後來,羅斯麗在部落格上這樣描述:是他讓我明白了什麼叫程式,什麼叫精密。最專業的技術不是來自書本,而是實踐,他只會簡單的ABC,卻勾畫了連電腦也無法比擬的集裝結構圖,我想,世界上所有的學校都該捫心自問,什麼才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