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積極向上的勵志故事

  努力向上的開拓,才使彎曲的竹鞭化作了筆直的毛竹。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走到陽光底下,在陽光下成長

  英格瑪·伯格曼是瑞典現代電影的“教父”,1947年,29歲剛剛出道的他,拍攝完了一部叫《開往印度的船》的電影,並自認為它是有史以來,自己拍的最成功的一部電影,完美到無需,也不能剪輯掉其中任何一寸。

  然而在拷貝的首映式上,由於技術人員的錯誤,導致了一個重大錯誤,導致影片被放映得一塌糊塗。

  第二天,瑞典的各大報紙紛紛報道此事,批評和指責聲充斥了整個版面,一天之內,伯格曼的壞名譽便傳遍大街小巷,這讓他陷入到了巨大的痛苦和自責聲中。更糟糕的是,此後一段時間內,很少有人願意找他拍電影了,伯格曼開始日日酗酒,希望靠酒精來麻醉自己。

  直到半個月後的一天,一位朋友來到伯格曼的家中,並對爛醉如泥的他說道:“明天不還有報紙嗎?他們既然能負面報道你,那麼同樣也就能正面報道你,只要你能拿得出像樣的作品來!”

  伯格曼被朋友的這番話一下子驚醒了過來,他決心重新振作起來,並在拍攝電影的同時,抓住一切機會學習錄音、衝片、剪輯等各項技能和知識。此後的他終於走出了低迷,先後拍出了《第七封印》、《魔術師》等諸多名作,並先後多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報紙開始一次又一次地正面宣傳、報道他,甚至把他譽為瑞典人的“映畫英雄”,民族的驕傲!

  多年後,回憶起這段失敗經歷時,伯格曼曾這樣說過:“《開往印度的船》的失敗,雖然沒讓我收穫到成功和掌聲,但卻讓我收穫到了經驗和成長,讓我懂得失敗不是一個終極的報告,而是上蒼賜予我通往更大成功的一塊墊腳石!”

  在背陰的地方溼了鞋沒有關係,只要你能學會如何離開那裡,走到陽光底下,那麼,鞋就一定能重新干爽起來。

  2.突破就能成功

  凡是喜歡看NBA打球的人都很熟悉一名特別的球員博格士,他身高只有1.6米,在東方人裡也算矮子,更別說在即使身高兩米都嫌矮的NBA了。但就是這個矮子,可並不簡單,他是NBA表現最傑出、失誤最少的後衛之一,不僅控球一流,遠投精準,甚至在高個隊員中帶球上籃也毫無所懼。博格士是不是天生的好球手呢?

  博格士從小就長得特別矮小,但他非常熱愛籃球,幾乎天天都和同伴在籃球場上打球。當時他就夢想有一天可以去打NBA,因為NBA的球員不只待遇奇高,而且風光無限,是所有愛打籃球的美國少年最嚮往的夢。每次博格士告訴他的同伴:“我長大後要去打NBA。”所有聽到他的話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因為他們認定一個1。6米的矮子是絕不可能打NBA的。他們的嘲笑並沒有阻斷博格士的志向,他用比一般高個人多幾倍的時間練球,他充分利用自己矮小的優勢,行動靈活迅速,像一顆子彈一樣,運球的重心最低,不會失誤,個子矮小不引人注意,抄球常常得手,終於成為全能的籃球運動員,也成為最佳的控球后衛。

  突破就能成功!其實在人生道路上,在十字路口,成功的關鍵在於你能否把握好自己,能否突破!在這個世界上,最瞭解你的人是誰?最能說服你的人是誰?最信得過的是誰?最後支配你的大腦和手腳的又是誰呢?是你自己!一切都是你自己!你就是你自己的“法人”和全權代表,你應該對自己的一生承擔全部責任。也只有這樣,你才能突破制約,跨越障礙,把人生從平凡走向輝煌!

  3.不要因倦怠而放棄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麼一句話:憑智慧戰勝對手。

  當時許多人都認為這個偶然跑到前面的矮個子選手是在故弄玄虛。馬拉松賽是體力和耐力的運動,只要身體素質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奪冠,爆發力和速度都還在其次,說用智慧取勝確實有點勉強。

  兩年後,義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在義大利北部城市米蘭舉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參加比賽。這一次,他又獲得了世界冠軍。記者又請他談經驗。

  山田本一性情木訥,不善言談,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話:用智慧戰勝對手。這回記者在報紙上沒再挖苦他,但對他所謂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後,這個謎終於被解開了,他在他的自傳中是這麼說的: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

  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40多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起初,我並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標定在40多公里外終點線上的那面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里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在山田本一的自傳中,發現這段話的時候,我正在讀法國作家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流年》,這部作者花了16年寫成的7卷本鉅著,有很多次讓我望而卻步,要不是山田本一給我的啟示,這部書可能還會像一座山一樣橫在我的眼前,現在它已被我踏平了。

  我曾想,在現實中,我們做事之所以會半途而廢,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難度較大,而是覺得成功離我們較遠,確切地說,我們不是因為失敗而放棄,而是因為倦怠而失敗。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稍微具有一點山田本一的智慧,一生中也許會少許多懊悔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