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青春勵志的簡短故事

  想必有很多年輕朋友都會時常找一些來激勵自己,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老鼠與陷阱

  午夜靜悄悄的,突然啪的地一聲響,貓噌地竄了出去,果然是一隻老鼠掉進了陷阱裡,貓看著驚慌失措的老鼠,嘲笑地說:“呵!你可真夠笨的,竟然這麼容易就掉進了陷阱裡。”

  掉進陷阱裡的老鼠很驚慌,可當它看見天敵——貓的時候,突然間就安靜了下來,因為它知道在掙扎也是無用的,貓是絕不會心軟放過一隻老鼠。

  聽了貓的嘲笑,老鼠撫著狂跳的心臟說道:“我知道這是陷阱。”

  “什麼你知道?知道還能掉進陷阱,你是白痴嗎?”貓被老鼠的話逗笑了,它覺得這隻超笨的老鼠,腦筋一定有問題。

  老鼠接著說道:“別把我看成白痴,我知道沒辦法,我已經幾天沒有吃一點東西了,要是再不吃東西我會被餓死的,就在我極其絕望的時候,我看見了一塊肉,這對我來說太誘惑了,誘惑到我明知道是陷阱還是跳了進來。同樣是死,我想吃飽點……”

  “哼!說得可憐,你也不想想你的所做作為,你天生就是賊,惹人討厭。要是你能自食其果,誰還能設陷阱來抓你?”貓說道。

  “我天生就是賊?”老鼠不悅地提好了音量大聲道:“要是我們的長相也和你們一樣討人喜歡,向你們一樣愛阿諛奉承,向你們一樣衣食無憂,我們還用做賊嗎?”

  貓被說得無語了,它氣呼呼地撲向老鼠,一口咬了下去。

  :兒時的事

  記得,小時候我是一個很要強的女孩,什麼事都會逞強。有一次,我看到比我大的女孩把兩麻袋穀子挑起且步伐穩重地往屋子裡走。我就不服氣,我也要學著她那樣做。於是,我就氣憤憤地走到裝滿穀子的麻袋旁,把竹竿穿進麻袋上的繩圈裡,再半蹲下,把竹竿貼在肩上,然後也學著那女孩的動作站起,在我以為站穩了後,下半身力氣好像被抽光了似的,整個身子就呼啦啦地倒在地上了,還把腳給崴了,那時眼淚也噼裡啪啦地跑了出來了。

  當時就沒有想過自己能力有限,要量力而為。

  記得,家裡附近有一棵楊桃樹,那棵樹很高大,到了楊桃成熟的季節,樹上的果子掛滿了整棵樹,高點的人伸手便能摘到,可是那時的我,跳起來摘也夠不著。我站在旁邊看著比我高的玩伴們一個一個地摘下來,最後我忍受不了自己摘不到楊桃,便跟她們說樹頂上的果更甜更大,我個子小比較輕,可以爬上去摘些更大更甜的楊桃下來,如果你們爬上去的話,樹會斷的。於是我就被她們托起,然後爬上樹枝上,慢慢的把果子一個一個地遞下去,那時心裡美滋滋的。

  其實,所有的逞強都源於心裡的不甘,但心有不甘不一定會演變成逞強。該逞強時就要去逞強,不該逞強時不要盲目地去逞強。而不甘心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了一個人。任何事都要懂得把握尺度。

  記得,小時候我也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女孩,什麼事都把它看成童話裡的故事。媽媽常說白雪公主因為她很聰明,王子很愛護她。所以你要努力讀書,變得像白雪公主一樣聰明,王子也會喜歡你的。我信了,而且很是迷信。每次看到爺爺我都會問:“爺爺,我是不是很聰明啊?”爺爺總會說:“你最聰明瞭,比姐姐還要聰明。”而我呢,也總是跑去跟姐姐做鬼臉並說:“爺爺說我比你聰明,王子喜歡我不喜歡你。姐姐沒有王子愛護,嘻嘻……”姐姐每次都會跑去爺爺懷裡大哭,而我卻樂開花了。後來每每見人都會問:“我是不是很聰明?王子會喜歡我的。”當時自己卻不知自己有多天真,直到懂事後才發現,那只是媽媽鼓勵我好好學習。但也感謝媽媽給了我這般天真的童年。

  記得,村裡有一位老人,她平常會和我們玩,會給我們講關於蛇和古人的故事,但有一段時間她沒有來和我們玩,更沒給我們講故事。我的玩伴們都很疑惑,就在那裡說啊、猜啊的。最終她們得出了一個結論:她變成蛇妖了,被關了起來或是白天不敢出來。我當時就被嚇到了,於是,我就跑回家把門鎖上,幾天都不敢出門。媽媽覺得我行為有點奇怪,便問我發生什麼事了,我就很小聲地跟媽媽說:“媽媽,你知道嗎?和我們玩的婆婆變成了蛇妖。”媽媽當場就很生氣,說:“你這孩子,怎麼可以這麼說話呢?你怎麼可以那麼不尊重她呢?她平時那麼疼你。”媽媽解釋說,“她只是前段時間生病了,現在她在外面講故事呢,快出去跟她玩吧!”我,慢吞吞地走向門口,探了頭出去張望,剛好迎上了婆婆那會笑的眼睛,婆婆向我招手,示意讓我過去,當時我心裡充滿了內疚。

  我們的童年,就應該是天真浪漫的,那樣的童年才會擁有更多的美好回憶,才會在我們長大後回想童年趣事時能夠會心一笑。

  :難忘的村校音樂課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從師範學校畢業後就被分配到一所偏僻的山區學校教書。這所村校建在一座高高的山岡上,土牆青瓦、竹林、洋槐林環抱,條件雖說艱苦,環境倒還清靜。

  最清靜的還是放晚學以後。學校雖有四個班,其餘幾個教師都是本村人。每每暮色臨近,其他幾位教師和孩子都回家去後,留在校園裡的就只有我和空空蕩蕩的幾間教室。

  寂靜包圍著我。還青春年少的我,總有些莫名的恐慌和煩躁。於是校園壩子前面幾塊黑黝黝的大石包在我眼中逐漸成為一種景緻,傍晚或清晨,我常常爬上石包,風景還不錯。我盡情地欣賞,漸漸地,忘記了寂寞。

  有一次下課,我看學生們玩“豆腐乾”遊戲。“豆腐乾”就是用正反摺疊成呈四方型的紙塊。玩法簡單,雙方用它在地上拍,把對方的“豆腐乾”拍翻過來就算贏。在80年代的鄉下,沒有更多玩具和遊戲的農村孩子就時興拍“豆腐乾”。我瞧著孩子們製造“豆腐乾”的原材料竟是新發的音樂課本!我還沒給孩子們上過音樂課。

  村校是一人包教一個班,語文、數學是重頭戲,每學期要進行統考,為了突出重點,我罪過的扼殺了孩子們享受音樂的權利。我決定恢復他們的權利。第二天,我抄寫了一首《讓我們蕩起雙漿》的歌譜貼在黑板上,拿著一把二胡宣佈上課。我把二胡一拉,介紹道:這是二胡,它能唱歌,下面就聽它和我唱這首歌吧。悠揚的琴聲在教室裡迴盪,我開始一句一句地教,孩子們學得非常認真。儘管稚嫩的聲音有些七零八落,因音樂的響起,我覺得這間簡陋的教室一下子變得富麗光彩起來。望著一雙雙圓睜的眼睛,一張張開合的嘴巴,當音樂像甘霖澆灌進一片缺乏營養的莊稼地裡時,我面對的山丘彷彿不在荒寂。孩子們唱著“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迎面吹來涼爽的風。”那旋律優美、舒爽,我和孩子們都陶醉在幸福的歌聲中。下課鐘聲都響了一陣了,我看見木格子窗前已貼滿了無數的眼睛,那其中,竟有不少村民的目光。

  孩子們的確需要音樂,自此以後,我恢復了音樂課,每逢上音樂課時,孩子們格外興奮,他們認真地把歌譜抄在筆記本上,一學期後,卻能學會十幾首歌。有了歌聲,孩子們的生活更加豐富了,我常聽見他們在上學放學的路上高唱著:“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吹向我們,我們像春天一樣,來到花園裡,來到草地上。鮮豔的紅領巾,美麗的衣裳,像許多花兒開放。”數年過後,這歌詞還清晰地印在我心裡。

  那些歌曲的旋律不斷地給我帶來美好的回憶,每當寂寞時,我總忘不了用二胡把它們唱出來。村校在鄉村已不存在了。難忘呀,那艱苦的村校生活,那有趣的村校音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