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談中國電影未來

  劉德華拍攝電影多年,對中國電影的看法是很深刻的,那他對中國電影的未來怎麼看呢?未來的中國電影該何去何從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華仔宣傳電影《俠盜聯盟》談到,為何15年過去了,華語警匪片《無間道》仍是難以企及的高度:“《無間道》的時候不是合拍片,所以故事可以寫到比較人性一點,但是現在拍電影會有一些要求或是規矩,我們要小心。每一次我們都會挑戰一些大家的神經,因為那些事情真的猜不到,但在生活上真的會出現,這些才叫新的高度。現在更多是在視覺或者技術上做改變,但是我覺得可以等,我們把基本的撐著,一直等到有一天可以寫了。其實現在一些反貪題材還是可以寫的很精彩,只是我們能寫到什麼程度。”

  雖然轉做幕後多年,華仔仍然擺手說“真的不懂市場”,尤其是今年內地市場的低迷以及《戰狼2》的爆發。事實上,2013年的《風暴》由於江志強的把控,才是劉德華從1991年投資電影以來,真正意義上第一次沒有超支的電影。華仔調侃自己“視金錢如糞土”,但讓江志強多拿一塊錢“就像要爸媽命一樣”。江老闆掌控預算是出了名的,拍《風暴》他會想同類型的《寒戰》花了多少錢?賺了多少錢?再拍《風暴》要多少錢?不同型別的電影都有票房上限。但劉德華不同,決定拍哪部戲完全是自己有多少錢可以投。“以前我可以用最多時間、花足夠錢把事做完,在電影上做一個藝術家”。但現在他也清楚,“你是電影的藝術家還是電影的大亨,概念不一樣。就算我把家裡的錢全搬來拍戲江老闆也不會同意,要跟著遊戲規則玩,一部戲要花10塊錢,你自己又拿100塊來慢慢補,這不是拍電影”。

  劉德華的勞模來歷

  華仔並不厭煩大家叫他“偶像”、“勞模”、“勵志典範”,他曾經跟時光網記者說:“我做一輩子偶像和勞模又怎樣?重要的在於你有沒有因為這個標準而改變自己。”“比如一個人說要減肥,不能吃東西,那是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態度和習慣。而我呢,根本就不喜歡吃。就好像大家覺得我每天就吃酸奶和麥片,覺得好慘哦,但是我喜歡。所以我覺得需要改變的話那是痛苦,因為要堅持的時間很長,如果我是為了偶像那兩個字而改變了生活態度跟生活程式,那我撐不了這麼多年,但是我本來就這樣。比如我不喜歡去disco,我不愛喝酒就不喝酒,我的生活就是那樣的”。

  其他大咖談中國電影風雲

  大導演放低架子 幹商業片買賣

  近期,中國影迷紛紛表示,“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得快”。蓋因中國電影界磐石般的存在,似乎在爆棚的市場面前失掉了冷靜,乃至本性。導演圈中最有文化底蘊的陳凱歌,展開了《搜尋》,告別舊文言,向現實浮華靠攏。反觀靠著“磨嘴皮子”上位的屌絲代言人馮小剛,卻拉著劉震雲幹起了《溫故1942》的買賣。

  然而這等角色互換的背後,硬說淪落或上升,都是外界扣的大帽子,一切不過是中國導演自身成長的一樁顯徵——無論從深及淺,還是由淺入深,面對中國觀眾的成長與壯大,他們做出了“應激反應”指機體突然受到強烈有害刺激時做出的反應。效果雖不盡完美,卻在努力為中國電影的未來邁著至關重要的步子。

  外因:進口片殺傷力強 不得不變

  中國大導演轉型之所以引來非議,主要是大夥兒接受不了大師“彎腰”。坊間有議,李安搞了出《臥虎藏龍》,入了好萊塢的眼,於是痴迷於“申奧”的中國影人,弄一出《英雄》,搞一幕《無極》,無非就是販賣扭曲過後的“中國式舞蹈奇觀”,博一場淺淡的西洋鏡眼緣。若說此等分析冤枉了大導演們,倒也不盡然。但影迷們只看到了,讓中國電影走出去的第五代,放下了揚名立萬的資本,卻沒有看到他們拾起來的。

  兩艘“大船”在四月對國片的重擊,讓影人開始直面早就存在且會越來越嚴重的歐美大片威脅。

  中國電影目前最大的敵人是什麼?追逐短期經濟利益的山寨跟風電影雖礙眼,其危害指數卻遠不敵從各個途徑湧入國內的歐美電影。

  國片喪失銀幕份額從1994年開始

  從1994年,第一部進口分賬大片《亡命天涯》燃起國人熱情開始,中國電影就開始喪失為數不多的銀幕份額。加入WTO之後,每年的進口影片多達50部,已讓影人自危,今年年初的《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即“中美電影協議”,則進一步將中國電影置於草木皆兵的危險時刻。

  根據協議,“中國將在每年20部海外分賬電影配額之外,再增加引進14部3D或IMAX為主的美國進口大片,而美國片方的分賬比例也將大幅增加。”有傳言數值將逐年增長,至市場全面放開為止。這不得不讓人心驚膽戰,就在幾個月前,就有《泰坦尼克號3D》同《超級戰艦》瓜分掉四月底檔期,將抱團發力的《殺生》、《黃金大劫案》、《匹夫》陣容打得落花流水。

  上述例證絕非“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中國電影要贏得這場來勢洶洶的侵襲,除避免本土影片質量上的硬傷外,剔除掉中國電影型別條件上的劣勢,才是根本之中的根本。

  國片雖偶有佳作 但型別模式缺乏優良基因

  中國電影在世界範圍的認可度是有的,新老影人中不乏會講故事、善用鏡頭語言的優良分子,但是在型別模式上,中國電影卻沒有好萊塢電影的優良基因。雖然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時候也曾靠著“5元低票價”引發過國人觀影熱潮,中國電影卻少有將人帶進電影院的向心力。為何《泰坦尼克號》能在1997年和2012年兩次藉助中國人民完成電影業績奇蹟,理由其實是一樣的,卡梅隆的豪華巨片提供了中國電影所稀缺的主流型別電影。

  面對外來的洪水猛獸,國人自有“堵”或“洩”兩條路。“堵”即收緊配額數,增加“國產保護月”這類護短行徑。然而馬來西亞電影因堵成災,反向造成國產電影貧瘠的例證是血淋淋的。相對的,韓國電影則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在對好萊塢電影全面開放的同時,國內影人大舉學習好萊塢型別電影的優勢,通過提供本土型別片滿足觀眾需求。

  型別一跳脫 就有成功案例:《失戀33天》

  《失戀33天》讓觀眾欣喜,也讓市場欣喜。

  《失戀33天》就是近期值得推廣的例子。影片質量其實一般,卻通過應時應景的愛情小品一路高歌,並打敗好萊塢來勢洶洶的《鐵甲鋼拳》,這正是屬於中國電影的光明未來。而早年間的《英雄》、《無極》,其實做到也正是主流型別化的努力,只不過國人見不慣大師放下身板,藉著殿堂上的名聲謀利益。但彼時,能架得起那麼大陣仗型別電影的導演,也只有他們而已。

  內因:市場發展驅動 且新秀輩出

  年輕導演一早就認識到“市場王道”。瞅著這個,大導演們順時而動也是必然的求生之道。

  年輕導演商業意識敏銳 “逼宮”大導演

  如果說第五代、第六代導演,還都靠著“牆外開花牆內香”來獲取認知度,那麼新一代的年輕導演則一早就認識到“市場王道”,有著自覺敏銳的商業意識。甯浩的《瘋狂的石頭》、金依萌的《非常完美》,烏爾善的《刀見笑》、楊樹鵬的《我的唐朝兄弟》,都顯現出新人導演們在型別與風格間的良好掌控力。

  他們這種自發的認識,最早也是受困於市場的“不得已”。正如陸川所說——你必須先餵飽觀眾,才能餵飽你的荷包。在資本為大的電影圈中,若資本無法正迴圈,說什麼引導觀眾也是枉然。

  這就是為何一向拍片自我的姜文,也在《太陽照常升起後》整出了《讓子彈飛》。剖開解讀性不談,影片表層的段子集錦的確讓中國觀眾達到了無尿點快感。而一向走小眾路線的賈樟柯,亦搗騰著屬於他的第一部商業片《在清朝》。

  大導演加入戰局 穩住了商業片質量底線

  雖然從《英雄》到《十面埋伏》再到《滿城盡帶黃金甲》,一部部跌破觀眾的期待值,但張藝謀的這次視覺化轉型的確帶起了新一輪中國武俠風,並且在票房上創造了中國電影的新紀錄——尤其是開創新紀元的《英雄》,在2002年創造2.5億的票房,成為中國首部票房破億的電影。這樣的資本正迴圈,都是現下資本驅動型的電影市場最需要的。

  暑期檔、賀歲檔,因有大導演們才漸顯雛形

  於是《無極》跟進,《夜宴》開席,一個放下之乎者也的身段,另一個丟開京痞耍嘴的絕招,無非是應和著時下觀眾對於此種電影型別的熱切迴應。他們還在其中善用自己的聲名,調配港臺甚至日韓明星,擴大影片的受眾群,真正地開發了大華語電影的影響力。在略顯泡沫的亂世中,他們未必拍出的是自己最好的電影,卻穩住了商業型別片的質量底線,並開發了一度貧瘠的中國電影星勢力。暑期檔、賀歲檔,因為有了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們的存在,才漸顯雛形。

  而且,大導演們也在選擇適時迴歸

  張藝謀《千里走單騎》迴歸平淡的情與性,陳凱歌的《梅蘭芳》再回摯愛的戲劇人生,乃至馮小剛在《非誠勿擾》的廣告轟炸外,奉上《唐山大地震》和《溫故1942》。當業界迷惑於《孤島驚魂》的恐怖片亂象時,大導演們已在適應性轉型後,摸索尋找著藝術表達與商業責任間的平衡點。

  再說轉型≠墮落 帶來更多可能性

  好萊塢電影之所以大舉東漸,就在眼紅近14億的中國人口。本土大導演一方面自是一力守住自家一畝三分天地,另一方面卻也謹記“進攻是最好的防守”,開始擴充套件中國電影的更多可能性,也帶來一些良性影響。

  影響一:中國式大片營銷模式開始形成

  張藝謀轉型開拓了中國式大片營銷模式,中國電影可以操控高額資本、大型場面,並能夠在前期、首映、後期等諸多階段完成一條龍式的推廣行動。馮小剛在拓展完馮氏喜劇的地域極限《非誠勿擾》的北海道風光和無處不在的廣告,將馮氏小品的利益發揮最大化後,又通過《集結號》填補了中國戰爭片的空白,並在《唐山大地震》中再一次錘鍊了中國電影製作團隊與韓國特效團隊之間的默契度。

  影響二:國片海外銷售價值上升

  在內部製作水平的提高之外,中國電影在海外銷售的價值,也隨著型別的主流化而得以上升。吳宇森放下擅長的槍戰動作片,倒騰了《赤壁》上下部,在國內引來笑聲、罵聲一片,卻實實在在為中國引入一整套好萊塢製片系統,功在千秋。而其簡化的故事則是因一早制定下北美上映計劃,考慮到海外觀眾的理解度。利弊之間,卻比得海外電影節上中國影人的雲衫鬢影更有推廣龍圖騰的意義。

  更多的國際面孔出現在中國電影中

  影響三:中國電影表達姿態更加國際化

  雖然如《英雄》般創下中國和北美票房輝煌的電影,依舊是少見的傳說。但它們微小的推波助瀾,最終換來了克里斯蒂安·貝爾身入《金陵十三釵》擔當主役,《雪花與祕扇》攢出休·傑克曼加全智賢以及李冰冰的國際化混血……中國電影,正在以更加國際化的姿態佇立於世界舞臺之上,而並非曾經西方世界窺探第三世界文化的小切口。

  即便北京師範大學與美國國際資料集團IDG聯合釋出的“2011中國電影國際影響力全球調研資料”顯示,超過三成的海外觀眾一點也不瞭解中國電影。但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中國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大國。彼時,功臣榜上必少不了那些耳熟能詳的導演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