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植株的生長教學設計

  植物的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水、無機鹽和有機物,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植株的生長教學設計

>

  植株的生長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我覺得本節課我上的還是比較順手的,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我覺得最大的成功不在我,而在於35中的學生們,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和互動都非常好,超出我的想象。而且小組成員之間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動手操作能力及表達能力較強,給這樣一群學生們上課感覺是一種幸福。

  本節課一個亮點我感覺就在於讓學生作為植物醫生診斷土壤種植和水培的吊蘭生長狀況為什麼差異較大,接著小組內設計對照實驗。這一部分我通過出示提示:可配製培養液培育幼苗,如土壤浸出液、蒸餾水,並展示自制的土壤浸出液實物和購買的蒸餾水,將實驗設計的難度降低,學生設計和表達的非常好!

  我用蒸餾水和土壤浸出液培養的大蒜幼苗雖然培育時間短,但是依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看到老師培育的實物很興奮,也能清楚的知道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需要的營養物質,有利於開展後面的學習。

  不足之處:

  1.本節課由於準備的時間較緊張,買來的玉米、菜豆種子一直沒有萌發,中途又從老家帶了小麥種子、玉米種和大蒜進行培育,培育時間較短,所以導致根尖較小、根毛較短,影響了學生的觀察效果。如果能多培育兩天效果肯定要好。我開始時想用試管培育玉米根尖,每組一個,用試管培育根系的好處是根系都漂浮起來,非常清晰,便於學生觀察。但因為後來買的玉米種完全沒有萌發,老家的玉米種晒得很乾萌發的非常慢,所以最後放棄了。如果能讓學生親自看到試管中生長的植物根系效果一定提升很多,感覺很遺憾。

  2.在組織學生觀察根尖的結構時,考慮到學生細胞、組織等內容可能沒學到,我在設計實施過程中沒能放開,低估了學生的能力。個別同學可能對於顯微鏡的操作不夠熟練,影響了觀察,我想在操作之前,應該對於顯微鏡的操作有個簡單的回顧或者提示,可以出示在螢幕上。

  3.對於學生的實驗指導不到位。我在學生之間轉的時候看到基本都看到了清晰地物象,加上有些緊張,可能沒有注意到有些小組並沒有觀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