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合併同類項教學設計

  合併同類項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實際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運用。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一合併同類項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什麼樣的項是同類項,能準確判斷同類項。

  2.讓學生通過探索獲得同類項概念。

  3.滲透分類的數學思想方法。

  4.通過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組織,培養學生觀察、概括、語言表達的能力及於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及乘法分配律。

  2.在多項式3x^2y-4xy^2-3+5x^2y^2+2xy^2+5中含有哪些項?各項的係數分別是什麼?

  ***二***引導學生探索新知

  1.教師:同學們,在我們生活中存在很多的分類現象,比如說:人,按性別分可以將人分為男人與女人,也可以按年齡來分,將人分為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少年人等,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個問題:***課件演示:各物體用實物演示***

  認一認,下面那些東西可分為同一類?請說出你的理由?

  菠蘿,草莓,電冰箱,菜椒,電視機,蘿蔔,洗衣機,香蕉,白菜

  教師:你認識這些物體嗎?

  學生:認識。

  教師:那請一位同學告訴老師這些是什麼?

  學生:菠蘿,草莓,電冰箱,菜椒,電視機,蘿蔔,洗衣機,香蕉,白菜

  教師:那麼現在請同學們給這些東西分類,找位同學來說一說。

  學生:菠蘿,草莓,香蕉 為同一類

  菜椒,蘿蔔,白菜 為同一類

  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 為同一類

  教師:你為什麼這樣分類呢?

  學生:因為第一類是水果,第二類是蔬菜,第三類是電器。

  教師:還有其它的分類嗎?請你說明理由。

  學生:菠蘿,草莓,菜椒,蘿蔔,香蕉,白菜為同一類,因為它們可以吃的;

  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為同一類,因為它們不能吃。

  教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很有道理。根據不同的標準,我們可以有不同的分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數學中的分類問題。

  2.引導學生髮現同類項的特徵,建立同類項概念。

  ***課件演示***1***.辨一辨,下面的哪些式子可劃分為同一類?為什麼?

  8x^2y,-mn^2,5a,-x^2y,7mn^2,3/8,9a,-xy^2/3,0,0.4mn^2,5/9,2xy^2

  組織學生四人一組展開討論,教師巡堂,獲取實情並適時進行引導、啟發主要抓住幾點:

  ***1***注意觀察的順序:先簡單、後複雜。即首先要發現常數項是可以合併的。

  ***2***幾個含有字母的項能否合併,關鍵是能否運用分配律把它們的係數分離出來合併在一起。

  ***3***幾個含有字母的項,在什麼情況下可以運用分配律把它們的係數分離出來?什麼情況下不可以?

  2***.建立同類項概念

  ***1***從1***中可知 8x^2y與-x^2y,-mn^2,7mn^2與0.4mn^2,5a與9a,3/8,與0,-xy^2/3與2xy^2可以分別合併,你能給這些可以合併的項起一個恰當的名稱嗎?

  ***2***建立同類項的概念:

  先分組討論,再全班互相交流。對於在小組討論時可能出現的一些錯誤,如“次數相同,所含字母也相同的項叫做同類項”,可在全班互相交流時引導學生通過舉反例發現錯誤所在,

  再修改訂正。另外,有些小組還會忽略“幾個常數也是同類項”,可以全班互相交流史補充完整。

  注意:***1***判斷幾個項是否是同類項有兩個條件:一是所含字母相同;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數分別相同,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的項是同類項,缺一則不是。

  ***2***同類項與係數無關,與字母的排列順序無關。

  ***3***特別地,幾個常數項也是同類項。

  3.嘗試運用法則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對法則的嘗試運用,使學生感受合併同類項法則的意義,並能運用法則去解決問題。

  嘗試運用:

  化簡:4x^2+2x+7+3x-8x^2-2

  找出多項式中的同類項

  =***4x^2-8x^2***+***2x+3x***+***7-2***

  運用定律進行整理

  =***4-8***x^2+***2+3***x+***7-2***

  運用分配律進行合併

  =-4x^2+5x+5

  一般結果按某個字母的升降冪排列

  4.鞏固運用法則

  【設計意圖】通過對法則的運用,加深學生對法則的理解與掌握,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整式計算能力。

  教師出示例1.

  師生共同完成,教師要給學生示範,可以採用學生口述,教師板書的方法,過程中注意結合法則和方法。

  練習:教材第66頁練習第1題,

  教師出示例3學生嘗試獨立完成,然後同學交流。

  教師點撥:這裡的結果用整式表示。

  練習:教材第66頁練習2、3題。

  5.小結

  ***1***通過本節的學習活動,你知道什麼樣的項是同類項嗎?

  ***2***判斷同類項的兩個標準是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方式引導學生小結本節內容,培養學生養成學習——總結——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作業:習題2.2第1題。

  七年級合併同類項教學反思

  本節課課前進行了認真的準備,整節課上下來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反思如下:

  1、對沉默很恐慌。當點學生回答問題時,那個學生講得很慢,還會錯。但是對於我而言,這是一個十分簡單的問題,所以就會想會不會其他學生都懂了?只是個別學生還沒有懂?而且通常這個時候,其他學生都是沉默的,感覺不到他們是不是都懂了!這個時候我就會很恐慌,到底該如何去做呢?儘快結束這個問題,講下一個?還是繼續重複解釋這個“簡單”的問題?沒有開公開課的時候還好,不緊張;但是在公開課的時候有點緊張,所以就更慌了,有點無所適從的感覺。

  2、經驗不豐富。這個是承接上面的問題的。因為把握不了學生到底有沒有懂,所以重複地講知識點,然後最後變成了都是自己在講,學生的思考時間太少!上課的有效提問太少,都是一些不用動腦筋的問題,學生只要回答是不是就可以了。不得不說是這樣,因為這樣問,他們會回答,會讓我覺得他們懂了,放心地講下面的知識點。對於這個問題總結地說來:對沉默恐慌,需要學生的聲音來讓我知道他們已經懂了,同時也是自己的經驗不足,無法自己判斷學生到底有沒有懂!所以一二兩點的本質是一樣的。

  3、要明白上課的重點是什麼。亮相課的另一個問題是重點不突出,備課的時候需要考慮,這節課的重點是什麼?如何去講這個重點才能讓學生更加容易地明白?什麼樣的例題能更凸顯出這個重點?這些都是我以後備課時需要重點考慮的

  4、自己在教學語言方面還是比較欠缺,一方面,在於對講課內容的過渡及講課過程中的語言運用,缺乏生動性,無法體現出一個老師對於文字的駕馭能力,此外,還有“羅嗦”的問題,有時我自己說的太多,完全不給學生說的機會,但是作為一堂符合要求的課,應該是以學生活動為主的;另一方面,則是對學生的評價,在講課過程中,我往往會在學生回答問題後重復學生的回答,這樣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另外,也無法對學生做到有效的引導。

  總之,在這次亮相課的整個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對自己身上的存在的問題也有了更清楚的認識,今後的在教學中要多思、多問、多實踐,希望自己能在接下來的教學中不斷地累積,教學水平能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