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讀書筆記有哪些方法

  讀書,只有掌握了良好的科學的讀書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多快好省地從閱讀中獲取資訊。古往今來,人們在長期的讀書實踐中摸索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做讀書筆記的方法。

  做讀書筆記的方法

  1. 索引法。讀者把自己精讀書、泛讀書的書名、作者、出版社名稱等總彙起來,編成數字索引。如:《文化民生論》點選閱讀朱鴻召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出版。這樣便於日後查詢原始資料。

  2. 符號法。讀者閱讀時用各種符號在書上標出內容的要點、疑點等。毛澤東同志曾閱讀過一套線裝二十四史,850冊每冊都有他用圈圈、點點、勾勾、叉叉、單槓、雙框等做的標記。一般來說,單線——,表示特別重要的內容或關鍵語句。小圓圈。,畫在關鍵性的詞語的下面。斜線\,標明段內層次。驚歎號!,表示對精彩語句的欣賞。問號?,表示對某些觀點和某些意思的質疑。有時還可自己創造一些符號,根據需要賦予它某種代表義。這種符號的筆記既是對材料思考、分析、綜合的過程,又可為日後復讀、翻閱作提示。

  3. 批註法。讀者閱讀時在書面的空白處加註有關解釋和評語。批註的內容很靈活,可以是對詞義的理解,句義的分析,段義的概括,表現手法的說明,也可以是由此及彼的聯想……批註記錄方便易行,可邊讀邊記,如《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紅樓夢》等名著的點評者毛綸、毛宗崗父子,金聖嘆、張竹坡、脂硯齋等人就是採用這種方法在書中批註。

  4. 糾謬法。讀者閱讀時,對書中的謬誤包括錯誤的觀點和引用不當的材料等用筆記形式改正。如毛澤東讀《新唐書·徐有功傳》時,看到書中說:“命系庖廚,何足惜哉”,毛澤東指出這種說法不恰當,認為歷史上的志士仁人“以身殉志,不亦偉乎”!

  5. 摘錄法。讀者閱讀後,把認為有重要資料價值的內容照原文抄錄下來,如抄錄某些名言、警句、公式、資料、範例、典故等,摘錄最好用卡片或活頁紙,所抄內容要加註小標題,要註明出處、頁數、作者,而且一定要與原文一致。著名作家姚雪垠為寫《李自成》,讀歷史書籍,用蠅頭小字抄卡片,日積月累竟達十五箱二萬張之多。

  6. 提要法。讀者用自己的語言將書和文章的主要內容、觀點寫下來。方法有二:一是將原文用自己的話縮寫下來,此法適用較長篇段和不需要直接引用的資料;二是對於較為艱深的書和文章,將其內容用觀點排列的形式記下來,便於掌握全書內容和邏輯結構,也可以把原文的章節標題抄下來,再把每章節的綱目寫出來,有時照抄原文,有時自己概括,自己概括的內容,寫完後,要與原文查對,看有無片面和遺漏之處。

  7. 心得法。也就是寫讀後感,這是一種比較正規的筆記形式。讀者把讀書的心得寫成短小的文章、札記、隨筆,既可以鞏固和提高閱讀效果,又可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它是讀者閱讀、思考、寫作有機結合的產物。如恩格斯研究自然辯證法,閱讀資料時寫了170多篇札記和片斷,他逝世後,這些筆記被髮表, 後來成為自然辯證法的奠基性經典。

  8. 評薦法。讀者閱讀後,覺得文章精彩,有意義,價值高,可寫評論文章推薦他人閱讀,形成共同讀書、互相討論的風氣。如毛澤東50年代讀《三國志·張魯傳》後,就寫了400多字的書評,向黨內推薦。

  9. 比較法。讀者在閱讀同一主題的多本書或文章後,把所看書或文章對同一問題發表的觀點予以歸納總結,比較異同,做出評判而後寫成文章。

  做讀書筆記的作用

  寫讀書筆記有助於加強記憶

  寫讀書筆記有助於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寫讀書筆記有助於閱讀注意力的集中

  寫讀書筆記有助於激發創造性閱讀

  寫讀書筆記有助於積累資料。

  做讀書筆記的原則

  持之以恆,養成**慣

  堅持寫讀書筆記,做到持之以恆,養成**慣,不能憑興趣出發,高興就寫,不高興就不寫。

  格式明踴,符號統一

  1 目前來說,讀書筆記的作法沒有一個固定的程式,可以由讀者自己來規定,但必須做到格式明確,符號統一。

  2 記載的內容要有條有理,不能不分主次,密密麻麻地寫成一大片。要格式清楚、明確。一般來說,重要的論點、論據、事實、數字、公式等應各佔一行;關鍵詞和非關鍵詞可以採用不同的字型、不同的色筆;

  3 相同的問題應儘量分段;不同的問題之間要空若干行等等。

  4 在做筆記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符號,這些符號自己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前後要一致,保證日後能夠順利地辨認。

  先要理解內容,再做讀書筆記

  在做讀書筆記之前,先要對讀物的內容有個真正的理解,心中明確哪些該記,哪些不該記,哪些應該是詳記,哪些需要簡單記。這樣進行選擇後,記錄的就應該是原文中的精華部分和關鍵問題。總之,做讀書筆記,先要理解內容,再寫讀書筆記。

  要求簡明

  寫讀書筆記要求簡明扼要,抓住問題,無關緊要的詞句省略掉,便於日後的使用。

  要分類

  讀書筆記的分類,就是將讀書筆記分門別類地組織起來,把相同的集中在一處,把不同的區分開來。

  1 以筆記的內容為主。必要時再按時間、出處、筆記形式分類。

  2 按筆記學科屬性分類。

  3 按專題研究的問題分類。

  註明時間和出處

  做讀書筆記時,要寫明筆記的時間,日後把不同時期的筆記做一比較,會有收效。

  除去寫明筆記的時間以外,還要註明所記錄資料的出處,如果是書籍,應該註明書名、著者、出版社、出版的時間、頁碼等;如果是報刊資料,除去寫明題目和著者以外,還要註明報刊的名稱、刊登的刊期和日期;同時對於外文的資料還要寫明是哪個語種等等,目的是便於日後查詢、核對。

  寫筆記要便於自己閱讀

  寫筆記要便於自己閱讀,就是說,可以使用一些縮寫體。但要注意使用的縮寫體必須是那些自己相當熟悉的。這樣做的筆記即字跡清楚,又相當完整。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