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各門課程的總分是多少

  不少學生多不太清楚?下面是小編整理考研的各門課程的總分的資料,歡迎閱讀。

  考研的各門課程的總分

  考研的考試科目包括:政治100分,英語100分,這兩個是每個專業的必考的全國統考科目。對於工科專業,還需考數學150分,根據專業的不同,數學分為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難度一次遞減,分數都是150分。工科專業還有一門專業課考試,分數為150分;

  對於文科專業,則考兩門專業課,分數都是150分;對於一刻專業,這需考300的醫科綜合考試。

  考研流程

  考研的確是一件關係到大學生前程的事情,但是同學們也沒必要考慮得太早了,從大三開始考慮完全來得及,考慮太早,最後變化也快,這個時代節奏太快,計劃趕不上變化,等到大三了,學業各方面都差不多穩定了,這時候再考慮,對自己未來的定位會更準確。究竟該不該考研?該考哪個學校?一些人甚至從大一大二就開始考慮這個問題,確實對於這個大的問題,是否做,如何做,多花些時間來考慮是必要的。但在開始考慮這個問題時,你首先要知道的是考研的整個流程,它要經過哪些階段,在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情,這些都要心中有數,以便及早安排,計劃周詳。考研大致要經過以下過程。

  聯絡學校

  確定具體的學校、專業,獲得具體的考試資訊

  如果確定了要考研,確定了要報考的大致學校和專業範圍後,要和學校聯絡,獲得最新的招生資訊,並最後確定下報考的學校和專業。這種獲得有關專業方面資訊的途徑有以下幾個:

  1、招生簡章。一般在7-8月份初,由各個學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門研究生院和研究生處公佈。上面會列出:招生單位名稱、程式碼、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絡電話;招生的專業人數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個具體招生單位為單位,有的具體到每一個專業;導師有的不刊登,多屬於集體培養;有的還會列出委培、自費等人數,但保送、保留學籍的名額一般不列出來但這對於考生確實是非常關鍵的資訊;考試科目;使用的參考書很多學校也不列出,即使列出,經常列出的書目太多,或太少。

  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單位的招生簡章上的資訊對於考生是遠遠不夠的,這些可以說都是最基本的資訊,而關鍵的資訊,卻沒有列出。

  2、系辦印發的說明和專業課試題集。為了彌補招生簡章的不足,應付考生不停地打電話詢問一些有關資訊,有的招生單位一般都是具體的招生單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別公佈一些說明,比如:歷年報名人數、錄取人數、錄取比例、錄取分數、參考書目等等,但保送人數、保留學籍人數仍無法公佈,因為他們一般要到11月份研究生報名之前才能確定。

  如果系裡能公佈最近幾年的專業課試卷,那對於考生是莫大的福音了,要是沒有看到以前的這些試題,複習準備無異是盲人摸象。但遺憾的是,公佈試題的單位相比較還是很少的,如何能找到專業課試題,就看個人的本事了。不過有一些考研的網站收集了不少專業課試題,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3、導師。能和導師聯絡上,得到他的一兩點指點,無疑會如虎添翼。但這並不容易,因為導師一般都很忙,即使聯絡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還有一點很有意思,很多研究生反映,越是好的學校,和導師聯絡的必要性也越小。好的學校一般資訊比較透明,黑箱操作比較少,出題也比較規範,很少有偏題、怪題。

  4、在讀研究生。和導師相比,在讀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資訊也要更“實用”,說的話更實在一些。因此,我建議,如果想考研,儘量找到研究生諮詢,你絕對不會後悔。

  5、各種平面媒體刊登的考研資訊。

  6、網站。如果能上網,有很多考研的網站,能提供很多資訊。

  前期準備

  獲得了充分的專業課資訊後,找到了完備的複習資料後,該踏實看書複習了。關於如何複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經過摸索共同認可的方法。至於具體如何複習,比如:何時開始複習,公共課如何複習,專業課如何複習,是否要上輔導班等等諸多問題,也許要分成若干文章分別予以論述,才能說得大概清楚。

  考研報名

  考研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

  網上報名一般在每年的10月,現場報名確認在每年11月,應屆本科畢業生可提前報名,一般在9月,具體時間可看教育部通知。

  網上報名填寫報考資訊時注意事項:

  1考生只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待考試結束,教育部公佈進入複試基本分數要求後,考生可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資訊網”調劑服務系統瞭解招生單位的生源缺額資訊並根據自己的成績再填報調劑志願。

  2應試的外國語語種按招生單位的規定任選一種。

  3同等學力的報考人員,應按招生單位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國家按照一區、二區確定考生參加複試基本分數要求,一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重慶、四川、陝西等21省市;二區包括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0省區。

  考研

  考研

  報考地處二、三區招生單位且畢業後在國務院公佈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就業的少數民族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或者工作單位在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範圍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考生在網上報名時須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且申請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定向或委託培養方式,方可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

  已被招生單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統考。否則,將取消推免生資格,列為統考生。

  現場確認程式:

  1考生持本人身份證現役軍人持“軍官證”、“文職幹部證”等部隊有效身份證件、學歷證書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核對,考生確認本人網報資訊。

  2考生按規定繳納報考費考生辦理報考手續繳納報考費後,不再退還。

  3報考點按規定採集考生本人影象資訊。

  在職人員報考時經常遇到的問題是:

  在職人員中很多人遇到的問題是同等學力問題,即大專生和大專生以下的考生如何報考的問題。按照規定,同等學力報考的考生在入校讀研究生時必須有兩年工作經歷。比如一位大專學生2001年7月畢業,它可以在2003年9月入校讀研究生,這樣的話,他在2003年1月可以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2002年11月就可以報名。他應該在此前很長時間,甚至一畢業就開始準備複習。

  還有一個問題,很多學校對同等學力的考生還有一些另外的規定,比如要求有四級英語成績單,或者要發表過相關領域的論文等等。考生在確定報考哪一個學校時,一定要事先看看最新的招生簡章,以免白花功夫。

  考研初試

  初試一般在1、2月份,春節前1、2個星期。考試要持續2天,進行4門考試,每門考試3個小時,也有進行兩天半的考試專業。考試地點一般在地市一級教委高招辦設立的考點,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報名時可以選擇這兩種考點。

  考研複試

  複試一般在5.1前後,一般是等額面試,少數熱門的專業會選擇差額複試。對以同等學歷資格報考的考生,學校一般還要書面測試本專業的核心課程。近兩年國家還在較好的學校,比如清華、北大進行了複試時測試英語口語的試驗。但一般而言,絕大部分學校都是等額面試,可以說非常輕鬆,主要是聊一些學習興趣,讀過哪些書,對哪些方面比較感興趣,本科時老師都怎麼教的等等,所問的專業知識也都是最基本的內容。對絕大多數學校來說,接到複試通知,只要你不是替考的,在複試時一問三不知,錄取一般都沒有問題。

  考研調劑

  大約在寒假過後,春季開學後1、2周,專業課成績差不多就出來了,可以打電話向系裡和研招辦詢問。再過1、2周,公共課的成績也出來了。這以後到發覆試通知的一段時間是很關鍵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別理想,錄取在兩可之間,就要多和報考單位系裡和導師多聯絡,實在不行看有無可能讀自費和委培,或者調劑到別的學校。

  調劑渠道

  調劑的主要渠道有三:

  第一條是網上渠道。不少大學的研究生部網頁都有網上調劑資訊登記系統,大家可以通過登陸系統提出調劑申請,請注意,一定要準確、完整填寫個人資訊。首次登入時一般要靠准考證和身份證號碼登入。在填寫時還應注意:

  1、所填寫的基本資訊應與你原始報名資訊卡一致。

  2、待4月份國家分數線下達後,符合該校調劑條件的考生,學院將與考生本人聯絡,請及時將調劑材料原始報名材料寄交所選擇的學院。

  第二條是電話渠道。調劑要儘早並且準確。一旦得出自己的分數可能達不到報考院校分數線的要求,除了上網查詢並申請調劑外,還可以選定幾所有可能錄取自己的學校,向他們的研究生院打電話獲得最新資訊,並最好聯絡上該學院相關專業的導師,往往導師的肯定在這時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第三條是人情渠道。這條渠道要求你和報考專業的導師有比較良好的關係。

  儘量不要坐著等學校來調劑你,調劑也是一個殘酷競爭的過程,你晚去一步,位置就可能被人佔了,一定要儘早行動,從速從早。

  考研錄取

  複試通過後,學校將發函到你的檔案所在單位,將你的檔案調往學校,審查沒有重大問題後主要是政治性問題,將會發放錄取通知書,將你所有的關係,包括組織、戶口、工資關係,轉往學校委培培養除外。接到錄取通知書,按照上面的報名時間,一般在9月初,你就可以趕往心儀已久的學校了。一般通知書上會要求考生準時按規定的幾天報到,不能晚也不能早,但其實你可以早兩天報到,也許能獲得一些好處,比如可以撿一個好位置的床鋪。

  畢業生就業

  定向或委託培養碩士生回定向或委託單位。

  非定向和自籌經費碩士生畢業時採取畢業研究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落實就業去向,或按照培養合同就業。招生單位及所在地省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負責辦理相關手續。

  其他

  一考生報名時不再出具所在單位同意報考的證明材料。考生與所在單位因報考研究生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上述問題使招生單位無法調取考生檔案,造成考生不能複試或無法被錄取,招生單位不承擔責任。

  二已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被錄取為碩士生後,培養經費及在學期間的待遇按委託培養或自籌經費培養合同辦理。

  三各省級教育招生管理機構可根據本簡章,結合各地實際情況作必要的補充規定。

  四現役軍人報考碩士生及軍隊系統的招生單位招收碩士生,按解放軍總政治部規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