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歷史知識點總結

  掌握歷史知識點是傳承和弘揚文明和進步的需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一

  1、簡述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

  ***1***、北宋時遼宋議和,訂立澶淵之盟;宋與西夏連年交戰後議和,西夏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 ***2***、南宋時,宋金議和,南宋向金稱臣,並給金歲幣。

  2、簡述宋代南方經濟的發展情況。

  ***1***、南方農業有較大發展。水稻躍居宋朝糧食作物首位。棉花種植地推廣到長江流域。茶樹栽培也有很大發展。

  ***2***、南方手工業興旺。絲織業勝過北方。棉織業在南宋時已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江南地區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宋朝造船業居當時世界首位。

  ***3***、南方手工業繁榮,有開封、杭州等商業都市,有廣州、泉州等外貿商港,是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

  3、宋太祖是如何加強中央集權的?

  ***1***、宋太祖即位後,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將的兵權。

  ***2***、宋太祖將地方的政權、財權、軍權,收歸中央,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4、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歷史意義***作用***是什麼?

  ***1***、目的:為了加強和海外各國的聯絡。

  ***2***、意義:鄭和下西洋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偉大航海家。

  ***3***、作用: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係。

  5、簡述《尼布楚條約》的簽訂的歷史意義。

  《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領土。

  7、清朝前期對外實行什麼政策?清政府為什麼要實行這種政策?實行些政策造成的危害是什麼?

  ***1***、清朝前期實行的是閉關鎖國政策。

  ***2***、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是:第一,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佔主要地位,統治者認為天朝的物產豐盈,無須同外國互通無關;第二,害怕外國商人和沿海人民往來會滋擾生事,威脅其統治。

  ***3***、閉關鎖國造成的危害是:使中國失去對外貿易的主動權,阻礙了手工業的進步和發展;清政府看不到世國界形勢發展變化,不能同外國進行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交流,中國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

  9、明朝前期加強君主專權制的措施:

  ***1***、政治方面:①中央廢除丞相和中書省,由六部分理朝政;②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立三司;③設立錦衣衛、東廠等特務機構,加強對臣民的監督;④遷都北京,加強對北方的控制;⑤執行削藩政策。

  ***2***、文化方面:採取八股取士,從思想上控制知識分子。

  二

  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1***、這句話是誰說的? ***2***、唐太宗對君與民的關係做何比喻?兩者關係怎麼樣?

  唐太宗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夠承載船行走,

  也能夠把船掀翻。

  ***3***、他為何會產生這一認識?

  因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訓,從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力量的強大。

  ***4***、為此,在他執政後,採取了哪些緩和君民關係的措施?

  重視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提倡節儉,革除弊政;重用人才,虛心納諫。

  2、“機戶出資,機工出力”

  ***1***、“機戶”指什麼人?“機工”指什麼人?最早期的資本家 最早期的僱用工人

  ***2***、“機戶”和“機工”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

  僱用與被僱用的關係,是資產階級生產關係性質。

  ***3***、材料中的現象出現在何時何地? 出現在明朝中期蘇州和松江一帶地區。

  3、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產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1***、材料中的“天朝”和“外夷”分別指什麼? 天朝指清朝 外夷指外國

  ***2***、這句話是誰說的? 是乾隆帝說的

  ***3***、這奪段話反映了清朝統治者什麼思想?

  ***4***、據此清朝採取了什麼對外政策?

  重本抑末,壓制打擊工商業發展的保守思想。 採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