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鳥的生殖和發育教學設計

  認識鳥卵的結構及其適於在陸地上發育的結構特點。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鳥的生殖和發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說出鳥卵的結構,並能解釋出各結構的作用

  2.描述鳥的生殖和發育的幾個過程。

  二能力方面

  運用正確的觀察方法,認識鳥卵的結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探索精神

  二、教學重點

  鳥卵的結構及各結構的作用。

  三、教學難點

  鳥卵適應陸地生活環境的特徵。

  四、教學準備

  1.PPT製作及視訊準備。

  2.學生實驗材料準備:4人/組白瓷盤,250 ml燒杯,培養皿一組,鑷子,剪子,解剖針,雞蛋一個,鵪鶉蛋一個。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課匯入 教師講解:世界上有近九千種鳥類,它們的卵大小不一,顏色各異,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藝術珍品。 學生欣賞圖片,對鳥類學習產生興趣。 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鳥卵的外形 【教師展示】不同種類,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鳥卵。
問題設定:鳥卵外型上的共同點。
教師講解:橢圓形,一頭鈍,一頭稍尖。
問題設定(設問):這樣的形態對鳥卵的孵化有什麼好處?
【學生活動】請一名學生向全班展示:用手掌使勁握住鳥卵(鵪鶉卵),試圖把它捏碎。
教師講解:鳥卵的外形可以均勻的分散力量,使得它能承受較大的壓力。
問題設定:這對鳥卵的孵化有什麼好處?
【圖片展示】鴕鳥孵卵。
教師講解:鴕鳥體重。
教師講解:橢圓形使得鳥卵不會被親鳥在孵卵時壓碎。
教師講解:鳥卵接近流線型。
問題設定:這在雌鳥產卵時有什麼好處?
教師講解:易於鳥卵的產出。
【學生活動】滾動鳥卵。觀察在碰觸後,鳥卵的活動軌跡。(不走直線)
問題設定:這對鳥卵的安全有什麼好處?
【圖片展示】不同窩中的鳥卵。
教師講解:橢圓形使得鳥卵在受到碰觸後,也能快速的聚攏在一起,確保安全和均勻的接受親鳥的體溫,利於孵化。
 
 
 
 
 
 
學生按老師要求進行操作,用力擠壓鵪鶉卵。
 
學生通過活動和老師的提問進行思考或討論。
 
 
 
 
 
提供多種鳥卵,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得出,所有的鳥卵都有相似的形態,並且通過之後問題的引導,讓學生探索得出:橢圓形、一頭尖一頭鈍的形態有利於鳥卵的保護和孵化。
在分析鳥卵的形態的時候,鍛鍊學生根據現象進行分析思考的能力(全面分析的科學素養的培養)。
鳥卵的顏色 教師講解:鳥卵的形狀有利於產出和孵化。
問題設定:鳥卵五彩斑斕的顏色有什麼作用?
【圖片展示】鳥卵與環境相適應。
教師講解(指圖講解):有些種類的鳥卵的顏色總是與周圍環境和窩的質地相差不大,屬於保護色。
學生思考老師的問題並作答,必要時記筆記。 保護色是之前學過的內容,在這裡以問題提出,是鍛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從卵的形態→結構的過度 教師講解(圖表演示):卵的外形、顏色和花紋對卵的安全有利,要想成功的孵化,不僅要保證安全,卵的結構還必須完整。
問題設定:卵要孵化,必須確保卵內有什麼結構?
教師講解:受精卵;營養物質;保護結構等等。
學生思考老師的問題並作答,必要時記錄筆記。 對學生進行有關“假設能力”和“主動思考問題能力”的培養。
卵殼的結構 【學生活動】溫水泡雞蛋;觀察卵殼的變化。
問題設定:雞蛋表面有什麼變化,這說明了什麼?
教師講解:有氣泡冒出,雞蛋表面大約有7 000個氣孔。
問題設定:氣泡是平均分佈在卵殼表面的嗎?
【學生活動】再觀察氣泡在卵殼上的分佈是否均勻。(如果觀察結果不明顯,改放錄影說明)
教師講解:大多數氣孔集中在卵的鈍端。啟發學生注意細緻的觀察。
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結果,並討論、思考,回答問題。 進行觀察能力的培養    細緻觀察能力的培養。
卵膜的結構 問題設定:既然卵殼上有那麼多小孔,為什麼卵內的物質沒有流出來呢?
教師講解:因為有膜的保護。
【學生活動】觀察內外卵膜和氣室。指導學生用剪刀敲開卵的鈍端,進行觀察。
教師講解:教師指著實物講解:卵殼、卵膜、氣室。
【教師展示】把鈍端的漏洞擴大,然後倒置雞蛋,看看卵內物質有沒有流出。
問題設定:這個現象說明什麼?
教師講解:卵膜有兩層。與卵殼緊貼的是外卵膜,位於內側的是內卵膜。
問題設定:氣室的作用。
教師講解:氣室外的卵殼上有很多小孔,這有利於氣室與外界交換空氣,是雛雞呼吸的位置。
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鳥卵結構,可按小組討論各結構的功能。  
 
 
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進行觀察能力的培養    細緻觀察能力的培養。
卵白、卵黃、卵黃膜、胚盤 教師講解:觀察、學習應按一定的順序,我們學完了位於雞蛋外部的結構,現在開啟一個雞蛋,觀察雞蛋的內部結構。
【學生活動】觀察雞蛋內部結構。
問題設定:雞蛋內部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分別是什麼?
教師講解:有卵白、卵黃(注意糾正學生的科學用語)和胚盤
問題設定:為什麼卵黃和卵白分界得十分整齊?
教師講解:有卵黃膜
【學生活動】讓學生扎破卵黃膜,觀察卵黃膜。教師不進行此項操作。(方便之後的講解)
【教師展示】卵黃、卵白中的營養成分和所佔比例。
教師講解:卵黃、卵白在胚胎髮育時,側重的為胚胎提供不同的營養。
【展示表格(比較)】象鳥、鴕鳥、雞蛋、蜂鳥卵的容積比。
教師講解:不同卵大小的不同取決於營養物質的多少。
教師講解:胚盤的成分和作用。
 
 
 
學生在培養皿中開啟一個鳥卵,並觀察鳥卵內部的結構,同時思考各結構的功能。
 
 
 
 
 
 
培養學生使用生物學用語表達和交流。
 
 
培養學生分析能力。
 
 
 
 
 
比較學習及遷移知識。
雞蛋中的受精卵(卵細胞) 問題設定:生命發育的起始點──受精卵是雞蛋的哪部分?
教師講解:卵黃就是受精卵或是卵細胞。
學生聽講,記筆記。  
胚胎髮育 【視訊播放】雞的胚胎髮育過程。
【圖片展示】雞的胚胎髮育過程。
教師講解:鳥類的胚胎髮育的過程。
學生觀看視訊,記筆記。  
早成雛與晚成雛 【圖片展示】雛雞和雛藍山雀的幼雛。
問題設定:雛鳥孵化出來了,但它們並不是都相同的。請同學比較一下雛雞和雛藍山雀有什麼不同呢?
教師列表講解:早成雛和晚成雛的概念。
學生思考問題、作答。 進行知識拓展。
鳥類的生殖過程 問題設定:接下來我們看看鳥的生殖過程。
【圖片展示】鳥類生殖發育各階段圖片,吸引異性、求偶;雌雄鳥進行交配;在巢中產卵;孵化;餵養雛鳥等。
問題設定:鳥的生殖發育一般經歷哪些過程?學生根據圖片提示回答。(求偶、交配、築巢、產卵、孵卵、育雛)
問題設定:鳥的“求偶、交配、築巢、產卵、孵卵、育雛”這些過程一定按這個順序進行嗎?
教師講解:“求偶、交配、築巢”的順序是可變的。
問題設定:是所有鳥類都要經過從求偶到育雛的全過程嗎?
教師講解:大多數鳥類都經過求偶到育雛的全過程。但也有例外。例如杜鵑的生殖行為(展示杜鵑的生殖行為圖片,進行講解)。
學生思考問題、作答。 通過給出鳥類進行各階段行為具體圖片和資料,讓學生根據圖片自己描述和歸納鳥類生殖發育過程中的行為,從而更深刻地記憶理解鳥類生殖發育的幾個基本過程。

  鳥的生殖和發育教學反思

  1、整堂課主要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加大了課堂密度,優化了課堂結構,用形象逼真的表現形式保證了學生的視聽結合,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這樣提高了教學效果。導課時播放“群鳥聚會”的錄象,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利用這段錄象,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非常自然,效果很好,將鳥的生殖發育過程圖片轉為動態畫面,形象逼真,拓寬了學生視野。

  2、課堂上,能採用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思維活躍,能積極地進行自主學習,大膽創新。歸納總結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所提高。另外,課堂每一個環節都能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空間,讓他們去觀察、分析、思考,並通過合作探究解決問題。教師給以方法的指導,使學生真正親身體驗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3、充分挖掘學生身邊的課程資源,資訊量大,鳥的生殖發育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見,課前學生有的利用網路,有的查詢書籍,有的諮詢父母——通過不同途徑獲得相關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資訊素養,拓寬了學生視野。用雞卵做為實驗材料,與學生生活聯絡緊密,有利於突破重難點。

  4、技能訓練階梯小問題的設計,使學生的畏難情緒消失,這裡也使我感到備課要認真備學生的重要性。

  不足之處

  1、授課過程中語速過快。

  2、有些問題提得不夠深入,學生未經思考就可以答出來。

  3、時間安排上,有些前鬆後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