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說課稿蘇教版

  《海底世界》是一篇淺顯的知識性課文,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海底世界》。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一、說教材、二、說學情、三、說教學目標、四、說教法、五、說學法、六、說教學過程、七、說板書設計。

  一、說教材

  《海底世界》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十單元《奇妙的海底世界》中的一篇主體課文,是一篇科普性說明文,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從海底的明暗度,聲音,動物、植物和礦藏幾方面介紹了海底的有關知識,描繪了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暢自然的語言為基調,沒有華麗的詞藻,不見雕琢的痕跡,但是給人親切熱情的感覺。我們透過作者對海底世界的描繪,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整個自然、對生命的熱愛,從而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課文結構清楚,採用“總—分—總”的結構,課文開頭先講海底深處的情況,然後具體講述海底世界奇異的景色、豐富的物產,最後總結“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在具體說明時,詳略分明,動物、植物說得較詳細,礦藏說得簡略。

  文中運用了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使語言更加生動、形象。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年齡比較小,見識少,再加上海底世界對於他們來說很陌生,根本沒去過,瞭解就更少了,要想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就更不容易了。

  針對這種情況,我運用多媒體,出示聲音,圖片,為學生展現真實的動態的海底世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三、說教學目標

  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定位為:

  1、知識目標:探究課文第2~6自然段,憑藉生動形象的語言文字,認識一些海底生物,瞭解一些海洋知識,感受海底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總分總”的結構,學會圍繞一句話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認識海底生物的特點,瞭解海洋知識,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教學的難點是:學會圍繞一句話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四、說教法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師的作用不單是“資訊源”,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調空器,教師應做到“導而弗牽”,為學生的學習導向、導法、導練、導學,以民主的教風和循循善誘的技巧,把學生引到一種想學、愛學、會學的境地。

  為此,針對本教材的特點,我從情景教學入手,先從形式到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再從內容到形式,使學生學會如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最終獲得知識、情感和能力三豐收。本課的教學設計就體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能牢牢把握和促進兒童發展的動因——情感,展開和推進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使教學收到最優化的效果。本教材是一篇適宜於進行情境教學的好文章,而且也只有通過情境教學,才能使學生感受到海底世界的奇妙,激發出他們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為此,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情境教學的環節:

  ①以錄象匯入課文,教師又以帶有啟發性的問題,誘發學生學習課文,探索奧祕的興趣。

  ②動畫、聲音的及時展示,再現了課文的情景,變具體為生動,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感到自己彷彿置身於海底世界,對大自然的喜愛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

  2、讀寫結合法

  這篇課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其中第四自然段又是圍繞中心句來寫具體的,在教學時要讓學生對這種寫法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後面設計了一個一個小練筆,圍繞中心句寫一段話。這樣“就文取材”的說寫訓練,提高了閱讀教學中寫的密度和語言文字訓練的強度,同時充分發揮了文字的作用,使其成為一種有效的作文教學途徑。

  3、直觀形象法

  這篇文章所講的動物、植物都是活生生的東西,我可以藉助多媒體課件出示動、植物的圖片,聲音,為學生展現真實的海底世界,讓他們眼見為實,切實感受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4、朗讀品析法

  語文課應注重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五、說學法

  1、小組合作探究法

  科普類文章往往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比較容易理解。我覺得在這堂課中,“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同時,體現了以學生為本,教師是一個組織者的新教學理念。

  2、朗讀法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生動形象,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自由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培養語感,理解課文

  內容,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有感情朗讀”能夠讓學生在讀中領悟出海底景色的奇異,培養學生的美感意識;

  3、表演,模仿法

  “形象表演或者聲音模仿既是對抽象文字的具體反應,又是培養學生其他能力比如表演能力的一個契機。

  六、說教學過程

  1、複習匯入 2、明確任務

  3、小組交流 4、全班展示

  5、總結全文 6、讀寫結合

  一、匯入

  1、播放海底世界的錄影,讓學生欣賞。

  2、複習: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現在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海底世界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景色奇異,物產豐富除此以外,你還知道了什麼?

  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為了複習第一課時學過的內容,如主要內容,分段段意,全文的結構等,讓學生對上一節課的內容再回顧一遍,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同時有很自然地過渡到本節課的內容。

  二、明確任務

  讀課文,想想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豐富”表現在哪些方面?畫出相關句子,談談你的體會,並有感情的讀一讀。

  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更好的圍繞學習任務去學習.

  三、小組交流

  在昨天晚上預習的基礎上先自行整理,然後小組交流,再進一步整理完善。

  目的是為了學生提供交流的平臺,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尤其是那些學習程度不太好的同學,現在面對同學們消除了害怕,他們就可以暢所欲言。

  四、全班展示

  全班展示按照“說句子-----談體會-----有感情的朗讀”的順序進行。

  1、黑暗中有亮光

  “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最大的風浪,也只能影響到海面以下幾十米深。最強烈的陽光也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線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光器官的深水魚在遊動。

  a、談體會,主要談海底很深,很暗,但黑暗中還有亮光,像閃爍的星星,一閃一閃的非常漂亮,景色真奇異。

  b、多媒體出示海底的圖片,你能想象這些光點還像什麼嗎?像鑽石、螢火蟲等等讓學生展開想象,從而真切地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

  c、你能把這種奇異的美景讀出來嗎?讓學生想象著讀,多種形式去讀,通過朗讀更進一步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

  2、靜中有聲

  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還有的好像在打鼾。他們吃東西時發出一種聲音,行進的時候發出另一種聲音,遇到危險還會發出警報。

  a、你都聽到了什麼聲音?談體會,海底世界聲音很多,很豐富,很動聽,從而感受海底世界的奇異。b、海底除了這些聲音還有可能發出哪些聲音呢?多媒體播放海底世界的聲音讓學生聽,你都聽到了什麼聲音,試著用書中這種方式來說一說。引導學生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句子。

  c、師闡釋:海底給人的感覺很熱鬧,但這些聲音其實很小,須戴上水中聽音器才能聽到,因而從水面上聽其實很靜。

  d、誰能通過朗讀把海底世界的聲音之奇異展示出來,指名讀,評價,再齊讀。

  3、動物

  海里的動物大約有三萬多種。它們各有各的活動方法。海蔘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有一種魚身體像梭子,每小時能遊幾十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速度比普通的火車還快。烏賊和章魚能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後退。還有些貝類自己不動,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

  a、海底動物的各有各的活動方式,文中具體講了哪幾種動物的活動方式?自己讀,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種動物用你最喜歡的形式來彙報。感受動物活動方式的奇異。

  b、這段話是圍繞那句話來寫的,請找出來,瞭解總分的寫法,瞭解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

  c、多媒體出示有關海底動物運動方式的場景,引導學生觀察,欣賞美景,明白我們平時吃的魚蝦有很多是從海里來的,感受海底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d、播放動畫場景,學生模仿海底動物的聲音,再讀課文,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

  4、植物

  海底有高山、有峽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植物的色彩多種多樣,有褐色的,有紫色的,還有紅色的。最小的單細胞海藻,要用顯微鏡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長達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生物。

  a、談體會海底植物色彩豐富,小的要用顯微鏡看,大的長達二三百米,真是太奇異了。

  b、多媒體出示海底植物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海底的植物,多漂亮呀!介紹褐色的是我們平時吃的海帶,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c、邊欣賞圖片邊讀課文,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d、齊讀,再一次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5、礦物

  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煤、鐵、石油和天然氣,還有陸地上儲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屬。

  a、談體會,重要談海底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可以說蘊藏的物產太豐富了。

  b、多媒體出示資料,介紹海底各種礦產資源的儲藏量,及目前陸地上能源短缺的現狀,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海底的物產豐富,瞭解海洋資源都人們的重要性。

  c、讀課文,感受海底世界的物產豐富,

  小結: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齊讀這句話,讀出對海底世界的讚美和熱愛。

  五、總結全文

  1、認識總分總的結構及總分的構段方式。

  2、瞭解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3、總結:海底世界不但暗中有光,而且靜中有聲,還有這麼多植物,動物和礦物,讓我們再來回憶一下海底世界的美景。

  出示海底動物的圖片,總結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來一個總結,讓同學們對全文有一個總體的認識,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六、讀寫結合

  1、文中語言優美,摘抄自己喜歡的句段。

  2、學了這篇課文,請你模仿文中總分的構段方式寫一段話。可以以“節日的大街上真熱鬧。”或“課間的校園真熱鬧”或“春天,田野上真美麗。”也可以自選中心句,圍繞這句話把這段內容寫具體。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即面向全體,又照顧到潛能生,好的學生可選擇完成第二個題目,程度不太好的同學可選擇第一個題目,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七、說板書設計

  寧靜中 有聲音

  黑暗中 有光亮

  海蔘

  梭子魚 景色奇異

  海底世界 動物 烏賊和章魚、貝類 物產豐富

  植物

  礦物

  這樣的板書簡潔明瞭,既能概括重點,又讓人一目瞭然。

  《海底世界》課文原文

  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嗎?

  當海面上波濤洶湧的時候,海底依然是寧靜的。那麼,海底是否一點兒聲音沒有呢?也不是。海底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只是我們聽不到而已。如果你用上特製的水中聽音器,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嚕……它們吃東西的時候發出一種聲音,行進的時候發出另一種聲音,遇到危險的時候還會發出警報。

  海底動物各有各的活動特點。海蔘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梭子魚每小時能遊幾十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要快。烏賊和章魚能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後退。有些貝類自己不動,但能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還有些深水魚,它們自身就有發光器官,遊動起來像閃爍的星星。

  海底植物的差異也是很大的。它們的色彩多種多樣,有褐色的,有紫色的,還有紅色的……它們的形態各不相同,就拿大家族海藻來說,從藉助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的單細胞矽藻、甲藻,到長達幾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種。

  海底有山峰,也有峽谷。這裡富含煤、鐵、石油和天然氣,還有陸地上蘊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屬。

  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