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牢固樹立黨的意識黨員意識優秀髮言稿

  共產黨員的黨員意識不是自發形成的,也不是僅靠加強記憶和別人提醒就能增強的。它以共產黨人堅強的精神支柱作支撐,有著深厚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底蘊,因而只有從不斷夯實黨員意識的思想、政治、道德底蘊入手,才能切實有效地不斷增強黨員意識。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有3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第一位的是政治意識,黨章意識就是政治意識的具體體現。從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再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黨的建設經常化的實踐,根本目的都是為了增強黨的觀念,使每一名共產黨員時刻牢記自己的政治面貌,在黨言黨、在黨憂黨,自覺履行黨員的責任和義務。

  黨章意識不強、黨的觀念淡漠,是當前我們黨面臨的一大挑戰。這一問題不僅政府部門、國有企業有,就連各級黨委及黨的工作部門也存在。交納黨費是黨員最基本的義務,當年革命先烈,即使在敵人的監獄裡,臨刑前也要給組織交最後一次黨費。但現在有的國有企業、金融機構的黨員幹部,拿著高薪卻不及時、足額交黨費。最近經過巡視整改,山西20多家國企的黨員幹部補交了8900多萬元黨費,天津60多家國企補交了2億多元黨費。共產黨員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者,但一些黨員領導幹部不信馬列信鬼神,燒香拜佛、求仙問卦看風水,把佛龕神像都供到了辦公室,哪還有一點黨員領導幹部的樣子。有的黨組織居然把預備黨員甚至是非黨員任命為黨的幹部,可見黨章意識淡漠到何等地步。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一再強調牢固樹立黨章意識,是有其現實針對性的。黨的觀念一旦淡漠,組織必然渙散、紀律必然鬆弛,黨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就不可能經受住長期執政的考驗。

  黨章意識源於黨員對黨章、黨史的深刻認識和理解,植根於黨員的內心深處,作用於黨員的一言一行。我們黨90多年一路走來,所贏得的每一次勝利、取得的每一個成績,都離不開廣大黨員踐行黨的宗旨,付出辛勞乃至生命。為有犧牲多壯志!看看老一輩,衝鋒陷陣的時候,都是共產黨員衝在前面。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牢記入黨的誓言,不忘對人民的承諾。這些,不都是黨章意識的生動體現嗎?現在,黨中央大力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讓8800萬黨員把黨章意識激發出來,把黨的觀念樹立起來,把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傳承下去,帶領人民為實現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喚醒黨章意識,就要求每名黨員時刻不忘自己的黨員身份,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廉潔自律是黨章對黨員的最基本要求,是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應有之義,領導幹部更要起到帶頭引領作用。廉潔自律準則把黨章要求具體化,對全體黨員提出4條要求,對領導幹部也有4條要求。如果領導幹部能把前4條做到,後4條的廉潔從政、用權、修身、齊家,就有了紮實的基礎。牢固樹立黨章黨規黨紀意識,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嚴格執行黨章的各項規定,守紀律、講規矩,知敬畏、存戒懼,形成尊崇黨章、遵規守紀的高度自覺,永葆共產黨員的本色。

  共產黨員面向黨旗宣了誓,誓言是發自內心的承諾。要把誓詞印在腦海裡,無論走到哪裡、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要自覺用黨章規範自己的言行,增強宗旨意識,不斷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

  篇2

  黨員意識是每一名共產黨員對自己黨員身份的主觀感知和價值認同。 在全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一個年輕人,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做一名合格黨員,而更應該爭做服務人民、敢於擔當、作風優良的優秀共產黨員。

  角色意識是本分。陳雲同志曾說過,黨員要嚴格要求自己,始終不要忘記自己是一個共產黨員。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中央從嚴治黨,狠抓作風建設,黨風政風得到明顯改善。但也有一些黨員幹部受不了這一嚴格的約束,覺得“當官沒意思”,出現了“為官不為”的狀態。究其原因,是他們對角色定位認識模糊,沒有明確為官的根本任務就是為人民服務。明代一位叫山雲的將領被派到廣西做總兵,他聽說當地有送禮受賄的風氣,就向一位老吏請教,是不是該入鄉隨俗。老吏跟他說,做官猶如“一襲白袍”,千萬不能入鄉隨俗,要不然“白袍點墨”,永遠洗不乾淨。山雲覺得有道理,堅持自守自律,本本分分做了十年清官,贏得百姓的愛戴。“白袍點墨”之於今天,依然有借鑑意義。

  角色意識是擔當。早在今年8月,習在聽取蘭考縣委和河南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彙報時強調:“要堅持不懈強化宗旨意識,解決好黨員、幹部是人民公僕的角色定位問題,黨員、幹部只有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和義務,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各級黨組織要加強教育引導、加強監督檢查、加強紀律約束。”這一論述,深刻闡明瞭新形勢下黨員幹部的角色標準和要求。作為黨員幹部,敢於擔當,就是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正做到為民用權、為民履職,以夙夜在公的責任意識為群眾謀福祉;敢於擔當,就是要堅持凡是要求群眾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群眾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做到關鍵時刻衝在前,勇挑重擔幹在先;敢於擔當,就是要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為己任,勇於同違反黨的紀律規定的行為作鬥爭,用嚴格的紀律確保黨員隊伍的純潔可靠。

  角色意識更是信任。作為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每一個個體行為都關係到黨的整體形象,人民群眾通過與他們的接觸,產生了對黨的形象的認知。因此,每個黨員幹部對自身行為的規範和約束、對手中權力的認知和使用,可以生長出人民群眾對各級黨組織的認同與信任,這正是把我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的強大動力。

  篇3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要“引導黨員、幹部增強黨的意識、宗旨意識、執政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做到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這是黨中央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

  所謂黨的意識,是黨對黨的自身性質、黨的責任、任務、使命以及人民期望的體認和領悟,也是黨對黨的性質、地位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範與行為模式的自覺,這是黨對整個社會的一種抱負和對自己角色的認知,也就是確認自己是個什麼樣的黨,應當成為一個什麼樣的黨。黨的意識,也是黨員對黨的性質、宗旨、歷史使命以及黨的綱領和任務的自覺性認識,是黨員政治覺悟和黨性的集中體現。

  黨的意識是執政黨帶有根本性的問題。一名黨員黨的意識強弱,體現一名黨員黨性強不強,對黨忠誠不忠誠,政治信念堅定不堅定;廣大黨員黨的意識的強弱,反映一個政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強弱。如果廣大黨員沒有黨的意識,黨就不成其為黨。

  樹立黨的意識是共產黨員的立身之本,是我們這樣一個大黨維繫自身團結和諧的一種重要精神紐帶。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正是因為廣大黨員具有強烈的黨的意識,才戰勝了前進道路上一個又一個困難,才取得了發展過程中一個又一個勝利,才以昂揚的姿態帶領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從屈辱走向自強、從貧窮走向富裕。

  近年來,隨著國際國內環境出現的一些新變化,少數黨員甚至領導幹部在黨的意識方面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宗旨意識逐漸淡薄,熱衷於搞形式主義,作風浮躁,不擇手段追求個人名利;紀律意識日益淡化,目無組織、紀律鬆弛,在思想上行動上與黨的紀律背道而馳;理想信念動搖,從根本上失去了對崇高事業的追求;執政意識有所弱化,缺乏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缺乏科學執政的本領;危機意識嚴重喪失,放鬆對“艱苦奮鬥”的精神追求,任由“享樂主義”思想肆虐。這些都極大地影響了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對黨的事業和形象造成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所以,黨員幹部只有不斷強化黨的意識,才能確保黨領導的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使黨的執政地位得到鞏固,執政能力得到提高,同時確保黨員幹部自身的健康成長。當前,廣大黨員幹部要強化黨的意識,切實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關鍵就是要切實做到在黨言黨、在黨為黨、在黨憂黨。

  黨員幹部一定要在黨言黨

  所謂在黨言黨,就是指廣大黨員幹部必須心中裝著黨,時刻想著黨;始終牢記自己從入黨的那一天起,個人的政治命運就已經同黨的命運緊密聯絡在一起;始終牢記自己應該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是中華民族的先鋒戰士。

  在黨言黨,就是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自覺用黨章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武裝頭腦,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從內心深處增強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認同感、對黨組織的歸屬感、對承擔責任義務的使命感。無論面對怎樣嚴峻的考驗,決不動搖自己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無論從事什麼樣的職業,都自覺遵守黨的章程。努力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堅定踐行者、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積極建設者和促進者。

  在黨言黨,就是要樹立牢固的政治觀念,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築牢思想防線,自覺劃清馬克思主義同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界限。面對一切破壞黨的組織、損害黨的形象的醜惡現象,不是置身黨外和局外,而是要義正詞嚴地同他們做鬥爭;面對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不是去隨意評頭品足、指指點點,甚至隨意指責黨及其組織,而是站在黨的立場上、堅持實事求是的觀點,認真加以貫徹執行;面對社會上形形色色的物質利益誘惑,不是去一心琢磨發財之道,研究升官之法,而是始終牢記入黨誓言的莊重承諾,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戰士的模範作用。

  在黨言黨,就是要認真貫徹黨的組織原則,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要擺正個人和組織的關係,正確處理好民主和集中、自由和紀律的關係,積極主動地參加黨的組織生活,自覺接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堅持個人服從組織的原則,堅持慎獨、慎微,切實做到黨叫幹啥就幹啥。

  黨員幹部一定要在黨為黨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我們黨的血脈在人民,黨執政的根基在人民。所以說,黨能不能長期執政,關鍵在於我們黨服務於人民的本領高不高,執政的根基深不深。廣大黨員幹部作為黨執政的具體實施者,在黨為黨最好的體現就是執政意識強、執政的能力高。為此,黨員幹部一定要把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作為自己不懈努力的追求。要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改善領導方式,使自己成為堅定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善於領導科學發展的領導幹部。在其位要謀其政,要勤謀政,謀好政。

  在黨為黨,就是要始終注意加強作風建設。優良的黨風是凝聚黨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堅持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群眾路線,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以求真務實作風推進各項工作,多幹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反對弄虛作假。倡導勤儉節約、勤儉辦一切事業,反對奢侈浪費。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同各種消極腐敗現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係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每一位黨員幹部都應當自覺地同各種腐敗現象做堅決徹底的鬥爭。

  在黨為黨,就是要永遠不能忘記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時代要求。黨的先進性體現在每一個共產黨員的行動之中。黨是由黨員組成的,黨的先進性是通過一個個共產黨員的具體行動加以體現的。一個黨員是否體現黨的先進性,不是看他嘴上怎麼說,而是看他實際上怎麼做。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關鍵看實踐。黨員幹部要時時處處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本色,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積極創新,埋頭苦幹,發揚艱苦奮鬥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和浩然正氣。

  強化黨員意識就是要在黨憂黨

  在黨憂黨,就是要有一種強烈的憂患意識。憂患意識是一種認知方式、思維方法,也就是居安思危,由安見危,在順境中把握、預測各種隱含的問題、風險和危機。歷史一再證明,沒有憂患是最大的憂患;沒有危機意識,恰恰說明處於危機之中;沒有憂患意識,就沒有進取意識和責任意識。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當代中國也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機會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廣大黨員幹部只有增強憂患意識,才能清醒認識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清醒認識改革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矛盾,清醒認識黨的建設方面面臨的挑戰,並且正視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以尋求化解矛盾、迎接挑戰、突破困境的辦法和路徑。只有增強憂患意識,才能認清歷史與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認清人民對我們寄予的深切期待,並自覺地把為國排憂、為民解難作為自己肩負的神聖責任。

  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說到底,就是不能自滿,不能陶醉於已取得的成就,不能有小富即安、坐享清福、貪圖享樂的思想情緒。就是要明確黨和人民的關係、權利和義務的關係,搞清“我的權力是誰給的”問題。一旦執政黨偏離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經不起各種考驗,就不可能永葆生命力。只有廣大黨員幹部樹立牢固的政權意識,強化執政觀念,使我們黨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保證我們黨在複雜的條件下立於不敗之地。

  黨員幹部居安思危,不是指僅僅思考某個部門、某個單位的發展問題,更不是指思考個人的出路問題和升遷問題,而是指要思考事關全域性的重大問題。要常思己過,不斷進行自我警醒、自我完善,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領導能力。要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為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程序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程序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程序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不斷強化黨的意識,應當成為黨員幹部的自覺行為,需要終身堅守,畢生努力。每一名黨員幹部理當做到時時、事事、處處擁有黨的意識,自覺做到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始終如一地增強黨性,實踐黨綱,遵守黨紀,端正黨風,做一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老老實實的共產黨員。

  看完“”的人

1.牢固樹立黨的意識黨員意識發言材料

2.牢固樹立黨的意識黨員意識專題研討發言稿

3.領導班子牢固樹立黨的意識黨員意識發言稿

4.黨員關於牢固樹立黨的意識黨員意識發言稿

5.牢固樹立黨的意識黨員意識心得體會6篇

6.關於牢固樹立黨的意識黨員意識發言稿

7.黨員幹部關於牢固樹立黨的意識黨員意識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