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植入營銷案例

  電影植入式廣告在20世紀70年代起源於美國,並迅速風靡全球,成為一種重要的新的媒體廣告形式。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歡迎參閱。

  1

  如果以上失敗案例多集中在方興未艾的國產片,那麼你肯定想不到的是大名鼎鼎的斯皮爾伯格童鞋在植入廣告方面也有過不愉快的經歷。其當年在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生硬地植入賓士汽車廣告一直以來被業界譽為敗筆與反面案例。

  電影中傑夫·戈德布拉姆和隊伍在探索B地點時駕駛的坐騎正是一輛全新的梅塞德斯賓士SUV。斯皮爾伯格花費了大量心思設計鏡頭以充分展示賓士的著名商標。而這樣的特寫反覆出現在影片中,很多人曾嘲諷賓士甚至搶了主角恐龍們的鏡頭。看來不管你是功成名就的大導演還是初出茅廬的新人王,在對待植入廣告時必須慎之又慎。

  2

  如今植入廣告的技巧性越來越強,那種硬生生的植入方式因太過於直白,不斷被眾多影迷吐槽而起不到預期效果,已經漸漸淡出歷史舞臺。如今的植入廣告更注重以提倡某種生活方式的手法進行植入。這種植入廣告的成功案例就是“超氏喜劇”力作——《分手大師》,影片裡面,我都不多說了,高科技就是有高科技的好處,不是朋友透漏我還真不知道這是一植入廣告,這樣的植入非但沒引起觀眾反感,還引發了影迷們的共鳴,太酷了……太帥了……等等從觀眾口中爆出……其實在影片上映前的多場釋出會中,鄧超就攜帶這款代步神器出場,通過這種對生活方式的提倡,渲染了Ninebot九號平衡車品牌6億的票房已近說明一切……第一當之無愧……Ninebot九號廣告投入的幕後之人也堪稱業內廣告植入界的“金手指”!

  3

  《西風烈》中的廣告植入可能是2010年度華語片中最令人難忘,並且也是最令人膩歪的了。儘管這部影片在植入廣告的數量上遠不及《非誠勿擾2》,《唐山大地震》,《杜拉拉昇職記》等影片,但是其極為突兀與暴力的植入手法都使人無語。

  這個反覆出現的藥品廣告首先出現在吳鎮宇和余男下長途汽車踏入荒漠之前,在一個破敗的小村莊上,一個巨大、鮮豔的某品牌瀉藥廣告豎立在村莊的中央,畫面甚至還停頓了3秒鐘。此後,倪大巨集和張立單獨去追擊殺手,途中張立拉肚子,倪大巨集特意丟過去一瓶藥,還說“吃它好得快”,此藥正是某品牌瀉藥。而瀉藥出場的最後一個場面是在鎮醫院,一個鏡頭特意掃過某品牌瀉藥,給人的印象之深恐怕已經蓋過了影片本身。黑客帝國》曾引發過一陣收看狂潮,與影片同樣出色的還有諾基亞手機這一品牌的成功植入。在《黑客帝國》裡現實世界其實是由一個名叫“母體”的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一個由程式碼,程式和智慧所控制的多層空間的影子世界。而在未來科幻片中植入一部移動電子產品,要比在《第五元素》植入麥當勞更別有匠心。這預示著諾基亞是科技的未來,代表著最高的科技水準,而且產品的高科技品牌也隨著這個植入,帶給人“升級”的感覺。

  在廣告界,整體植入被認為是廣告植入的一種非常危險的做法,但是一旦植入成功往往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愛情來電轉駁》整部影片堪稱120分鐘的中國移動廣告,其中涉及了彩鈴、彩信、型號覆蓋、GPS定位等中國移動的業務。而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巧妙的情節和故事,都能用一部手機作為線索而貫連,還能將移動的業務介紹得淋漓盡致。在開誠佈公整體植入的情況下,情節的自然流暢,真情實意,反而讓人忘記了植入的累贅,不是怨聲載道而是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