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白手創業的故事

  能不能創業成功跟學位沒關係,但跟好不好學肯定有關係。好學才能有成長的空間。看看那些女性的故事,學習她們,從她們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鄭州女孩韓月廣告餐廳創業故事:吃飯不收錢,卻賺了百萬

  開餐廳卻不收顧客錢,這件事在平常人看來像是一場商業自殺,但創業者韓月卻看到其合理的地方。你吃飯,廣告主付費,這家廣告餐廳不僅沒有倒閉,還在激烈的餐飲業另闢蹊徑,賺了上百萬的利潤。

  一起來看這個叫韓月的鄭州女孩的餐館創業故事:

  2007年,如同許多創業者一樣,鄭州女孩韓月遭遇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創業失敗,與同學一起合作開的以麵食為主的飯店由於資金問題面臨停業。接下來的事情怎麼做呢?韓月首先想到了給飯店打廣告。後來經詢問同學她才發現,自己連廣告費都掏不起。她開始抱怨那些媒體的廣告費用太高。同學長嘆一口氣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啊!你的餐廳如果免費,不用打廣告也會人潮湧動。”韓月苦笑了一下,突然,一個大膽的想法被同學的這句話啟發了。餐廳免費,人潮湧動,這不也是一種很好的宣傳嗎?自己的餐廳如果和廣告結合起來,不是很好的模式呢?

  回到飯店,在房間裡坐了一個下午,一個草案就迅速形成了。她給飯店設定了兩扇門,一扇是正常收餐費的門,一扇則是走地下消防通道的免費門。正常收餐費的與以前到餐館吃飯沒什麼兩樣,吃多少收多少錢。但免費的那扇門裡卻做了一個彎彎曲曲的走道,兩邊牆上掛滿了廣告位。她想:免費吃飯能大幅提高人氣,有人氣就能吸引商家來做廣告,賺取廣告費,同時也能帶動收費餐館的營業收入。

  這個想法令她十分興奮,人一旦有某種成型的想法之後,就很容易迅速投入行動。韓月緊鑼密鼓地準備了半個月之後,終於在9月份的一天清晨,打出了“本店吃飯免費”的牌子。

  之前,她算過一筆賬,如果按照免費餐限量提供的話,一份面的成本是一元五角左右,每天從她的“九曲廣告迴廊裡”經過的人如果有二百個,那麼最多每天多支出三四百元。而且,她還要求,每個就餐的客人,必須在結賬時背誦出三個廣告才能免單,這樣的話,廣告的宣傳效應,不言而喻。

  在此之前,韓月免費拉了很多廣告放在自己的廣告位上。由於她的餐廳位置還算不錯,附近又有幾家寫字樓。很快,她那裡吃飯不要錢的訊息就傳遍了那幾幢寫字樓和幾個商場。有來這裡看新鮮的,有來品嚐的,也有衝著不要錢的午餐去的,韓月的飯店,一下子火爆起來,一些排隊排不上的客人,也不想再換地方,乾脆就直接花錢用餐。

  桌椅工裝都成載體,廣告餐廳初見成效

  免費已經半個月了,效果要比想象的好,但是臨時籌措來的幾萬元資金也一天天地賠進去,畢竟正常用餐的人還是不多,她幾乎捉襟見肘。看來廣告不能再免費了。於是,她又一家家跑去找那些已經免費登過廣告的商家。可儘管韓月百般勸說,他們就是不打算交費。結果,廣告位一塊塊空出去了,韓月開始著急。

  可沒想到,沒多久有部分商家開始主動找到她交費做廣告,每塊廣告位每月幾百到上千元不等。原來,這半個月來的廣告終於收到了效果。有一家化妝品代理商說,自從在韓月的餐廳免費做了廣告之後,不少女孩子跑過來問他們這款化妝品,甚至有幾個對廣告詞倒背如流。

  此後,陸陸續續有更多的商家參與進來。終於收支平衡之後,有人開始勸韓月擴大廣告迴廊的規模,但是韓月卻拒絕了這個建議。原來,這個廣告迴廊利用了所租店面的安全通道和一部分樓梯空間,按照消防管理部門的要求不能再進一步擴大了。那麼該如何在不增加廣告位的前提下發布更多的廣告呢?

  2008年初,韓月找到了河南當時一家規模比較大的LED外屏生產商,要求合作。這樣就能在一個LED屏上播放多個廣告,不必開闢新的廣告位。幾經商談,對方同意贊助一塊中型LED屏,但條件是必須劃出一部分展示空間讓廠商免費打出廣告內容。韓月看著手裡不多的資金,只好咬咬牙答應了。

  另外,她還對菜品進行了細分。面和份飯都按照廣告詞的難度、長度進行了等級劃分。背誦三段比較長比較難的廣告詞之後,不僅可以得到一份頂級茄汁面,還可以得到一份小菜的獎勵。同時,韓月也對LED顯示屏上的廣告進行了難易區分。有時,為了一頓免費的午餐,很多人會把整個廣告群看兩到三遍,同時也記住了很多自己本來不感興趣的廣告。韓月的這個做法,得到了那些商家的高度讚賞,她的廣告收入漸漸多了起來。

  廣告收益雖然多了,但是僅僅一個LED屏遠遠不能滿足廣告需求。對此韓月早就有自己的想法,餐廳既然是以廣告為主題的餐廳,那麼每一個細小的角落裡,都應該體現廣告的效應。她思索了好幾天,終於想出了另外一些方法。比如服務員的工裝上,點菜的選單上,甚至是盤子、碗以及桌面等等,都是很好的廣告載體。就這樣,韓月的餐廳逐漸變成了廣告的“天堂”,同時還獲得了不少商家贊助的餐廳用品。

  二:

  不當白領當農民,80後女大學生養龍蝦

  寶山區羅涇鎮農業創業園裡的小老闆馬蘭最近心情很好:她養殖的澳洲龍蝦長勢喜人,大部分龍蝦都養到了二三兩,再過幾個月,養到六七兩的時候,這些龍蝦就能向市場銷售了。很難想象,這位在養殖園忙前忙後的小老闆,竟是位畢業於名牌高校的80後女大學生。日前,寶山區羅涇鎮農業創業園正式揭牌成立。馬蘭對自己的“蘭蘭水產養殖園”更是充滿了信心。

  80後女大學生養龍蝦

  2006年,馬蘭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畢業後參加“三支一扶”計劃,在寶山羅涇鎮的一個村委會工作。2009年,她工作兩年期滿後,正好羅涇鎮開辦了農業創業園,提供了一個創業平臺,還有不少創業優惠政策。原本就有創業想法的馬蘭,大膽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

  她從平日的觀察中發現,現在人們都喜歡吃綠色食品,注重營養搭配,種植養殖業有一定的市場,無奈她從未接觸過這個行業,空有想法卻無從下手。幸運的是,馬蘭從羅涇鎮開業指導專家王一瑜那裡得到了幫助,王一瑜長期從事農副產品產銷,對種植養殖也有豐富的經驗。在他的介紹指導下,馬蘭決定養殖澳洲龍蝦。

  然而,她的創業之路並不平坦。今年年初剛開始創業時,因為養殖經驗不足、技術不成熟,第一批養的澳洲龍蝦全被凍死了……而對於這一批新的龍蝦,這位80後的大學生創業者信心十足,“現在有了養殖經驗,還有技術保證,這批一定能養成功,實現銷售!”

  目前馬蘭已經在羅涇鎮農業創業園成功創辦了蘭蘭水產養殖園,主要養殖澳洲龍蝦。資金上,她招用了當地的4名失地農民作飼養員,按政策享受社保費補貼,今年農業創業園租金全免,又給馬蘭省下了場地成本;技術上,她聘請了華師大生物系的老師擔任技術指導員;經營管理上,寶山區開業指導中心、羅涇鎮社會事務受理中心的工作人員經常會來到農業園詢問她的養殖情況、創業中的困難,並給予她指導和幫助。“有了這麼多人的關心和幫助,我創業很安心,也有信心。”馬蘭從容、堅定地說。

  13個創業場地各具特色

  今年年初,本市出臺了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創業場地缺乏一直是困擾寶山區創業的大問題。寶山區通過出臺實施有區域特色的創業政策、針對不同人群開發不同型別的創業場地、深化創業指導服務等多項措施,在全市率先實現每個街鎮有至少一個創業場地,12個街鎮共完成13個創業場地的開發,呈現出地區特色鮮明、業態層次豐富、人群適應面廣的特點。據統計,今年1月至10月底,寶山區累計幫助成功創業80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