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範文

  《蘇菲的世界》不只是一本哲學啟蒙書籍,也是一本十分有趣的書。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

  今天下午,讀完了喬斯坦.賈德所的《蘇菲的世界》。這不只是一本哲學啟蒙書籍,也是一本十分有趣的書。作者新奇的構思與娓娓的講述,使得每位讀者在不斷的驚疑和追尋答案的迫切渴望中,同時受到了哲學的啟蒙,並開始學會哲學地思考。

  在讀這本書之前,哲學對我而言無疑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縱然以前也聽過幾位世界知名哲學家的名號,讀到過他們的一些觀點,但畢竟沒有讀過專門的哲學書籍,實比空白”好不了多少。然,讀完這本哲學啟蒙書籍以後,我的腦袋裡依舊是一團“漿糊”:書中許多哲學家的名字尚且沒有記全,更不要說記住他們各自所在的時代、創立的學說、流派、著作等等。但,我們認真讀過的每一本書總會在記憶中留下一些痕跡,讓我們的思想與心靈產生一些“震盪”。哪怕只是驚起一絲淺淺的漣漪,僅於空白處留下了一些短暫的思索或疑問,那亦是一種收穫。

  我想,我和書中的蘇菲一樣,雖然腦子裡在短時間內被塞進了許多哲學知識,無法完全消化吸收,但確確實實卻對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我們開始以哲學的眼光來審視所處的現實世界、大自然、人類歷史乃至我們自身時,的確會產生許多之前所沒有的疑問,也會有許多與過去不同的感悟。

  作為一名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來說,我是不相信有上帝存在的。也許生命對於地球而言,只是產生於久遠時代的一次“偶然”。但對自身所處的現實世界來說,我更願意相信這是人類社會不斷髮展的“必然”結果。雖然人究竟有沒有一個不滅的靈魂至今無法擁有一個肯定的結論,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用心去感悟生命,執著地追尋真理,努力在有限的生命裡創造更多的價值。

  人類的智慧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已經被不斷地證實,但歷史畢竟有其侷限性,哲學的思想也是。我想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學科可以囊括整個宇宙,並解讀其中的一切奧祕。但人類無疑是善於學習和思考的,只要我們堅持相信真理,並努力發現問題、尋求“突破”,我相信未來將會創造出一個更好的世界。而我們自身,也會變得更好。

  二

  馬兒為什麼叫馬,何為馬,在沒讀著本書前,我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可能是某一時間,爸爸媽媽拿著一張圖片或是我偶然間從電視上見到這種東西,爸媽對我說,那是馬兒,我從此就認識那是馬了吧,每天總會見到許多人,許多事,我卻從未提出一句:為什麼?不只是我,每個人都把這個世界想得太過理所當然,世界的多姿多彩,彷彿與我們無關。對此,作者用了一個很生動的比喻,宇宙就好想魔術師從帽子中拉出的一隻兔子,而我們人類則是兔子毛皮深處的寄生蟲。我們都在兔子的毛皮深處舒服的躺著,對魔術師的祕密毫無興趣。只有哲人,不停的順著兔子的細毛向上攀爬著,想探究魔術師的祕密。我們比哲人們缺少的只是一顆好奇心,一顆智慧的頭腦。

  哲學家們不停的爬著,同時也不停的呼喚著沉睡的人們,他的呼喚只能喚醒少數有頭腦的人,而贏得大多數人的厭惡,蘇格拉底最總最終將生命獻於哲學服毒自盡,耶穌亦如此。我佩服他們的勇氣於精神。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德謨特里克斯在沒有任何先進裝置的情況下,僅靠好奇與思索提出原子理論,柏拉圖的兩個世界論,亞里士多德的黃金中庸。我思故我在。一千年,兩千年,中世紀,浪漫主義。慢慢我陷入整個歐洲哲學史,開始時很茫然有很多的不瞭解,越來越發現,其實哲學離生活並不遠,我可能不瞭解一些地域,一些風土人情,但思想是沒有限制的。人面對生活的態度也是互通的。蘇菲最終只是希德書中的一個虛擬人物,我們又是誰呢,蘇菲又是智慧的意思,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也喚醒我們生活的智慧。十三歲第一次讀蘇菲,懵懵懂懂。第二次,第三次,我會收穫更多。

  三

  哲學不是萬靈丹,但是從來不去留意愛好智慧的重要與前人的心得,那麼註定將會陷於心靈之封閉與終結——在書的前頁,我看到了這樣一句話,似懂非懂,但當我讀完這本書,便也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解。

  蘇菲——哲學家艾伯特的學生,少校書中的女主角,與席德同生日的女孩。故事圍繞哲學,從伊甸園伊始到神話故事的更替,從希臘文化到文藝復興,從書中走到書外。一位位歷史上的哲學家——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笛卡爾、馬克思等等,他們走入蘇菲的世界,走入席德的世界,也走入了我的世界。書中的故事很奇妙也很真實,很有趣同時富有哲理。

  以前的我向來對哲學沒有多大興趣,對哲學問題更是不想思考,可當我又一次看到“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等哲學經典問題和艾伯特的訴說,我也不禁思考起來„„如今的我已有十九歲,正如書中所說,越來越覺得生活中的種種都是理所當然,不覺得它們奇怪也不會懷疑它們的存在,似乎我也開始從兔毛尖走進了兔毛裡,好奇心少了,探索的心思也少了。可隨著對蘇菲的世界的瞭解,我好像逐漸找回了幼時好奇的感覺,也不會擔心問出“為什麼”會遭人笑話。因為,學習知識不僅是漫長的過程,更是不可笑的過程,能學到東西被人笑話一下又何妨?況且疑問的精神本身就是需要挑戰現實和世人的勇氣。艾伯特告訴蘇菲,他們只是少校書中的人物,是不真實的,席德能讀到他們發生的一切。這樣的故事真的很有新意,甚至挑戰者讀者

  的想象力,讀書過程中我也會懷疑自己是否也是某人書中的人,也是虛擬的人,也可以見到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小紅帽們,這實在是一件極為有趣的事。《蘇菲的世界》吸引我的不僅是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而且其中寫入的哲學家的故事和歷史文化,它們實在非常吸引人。我從未如此接近哲學家們,更未想到僅是從一本小說中就能瞭解。當蘇菲和艾伯特逃離少校的書,進入到席德的世界,我既驚又喜,生命看似一切已註定,但若你有心改變現在的生存狀態卻是能實現的。

  書中有些話我是極為喜歡的。“生命本來就是悲傷而嚴肅的。我們來到這個美好的世界裡,彼此相逢,彼此問候,並結伴同遊一段短暫的時間。然後我們就失去了對方,並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們突然莫名其妙的來到世上一般。”生命的悲歡離合就是這樣,莫民奇妙卻十分珍貴。“你不可能知道一個人是否愛你,你只能相信他愛你或希望他愛你。”大多數人相信愛情,卻怎樣也摸不透彼此的心,所以愛就只能相信。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有關哲學的書,也是一本具有教育意義的書。我喜歡她的世界,也希望今後的我能像蘇菲一樣,對未來的生活積極、勇敢、充滿好奇心與探索心。

  四

  “你是誰?”

  “世界從何而來?”

  紅色房子的信箱前,十四歲的蘇菲開始了她不只是關於哲學的探險之旅。

  挪威作家喬斯坦的《蘇菲的世界》被公認為上世紀末西方社會最優秀的哲學通俗讀物之一。我是在如今這一把年紀的時候才來看這本被當作西方青少年哲學啟蒙讀物的書。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名叫蘇菲的挪威小女孩,在一個陌生的哲學家的引導下,學習歐洲哲學,並認識到自己只不過是被某個作家創造出來的過程。沒有大起大落的轉折,書中情節雖懸念重生卻也波瀾不驚。

  從古希臘愛琴海的自然派哲學,到雅典城師徒三人燎原的智慧之火;從神權當道的漫長中世紀,到人性復甦的文藝復興;從啟蒙運動裡為人權進行的鬥爭,到百科全書派對理性所做的推崇……喬斯坦將整一部貫穿著歐洲歷史與文化的思想史娓娓道來。他用神奇般簡單的語言,用魔術師,大白兔和薑餅人繪製出一部講給蘇菲聽的哲學史卷。

  蘇菲Sophie,在希臘文中是智慧的意思。哲學在古希臘語裡的本意即是“愛智”。有人說,智慧是哲學的本質,而人生是哲學的外在意義。整個哲學史上最神祕難解的蘇格拉底稱自己為“哲學家”,因為哲學家的英文philo-so-pher的意思是“一個愛好智慧的人”。羅素在《論教育之目的》中說,沒有智慧,我們這個錯綜複雜的當代世界就無法延續。他認為傳統道德的一個最大的缺陷是其一直低估了智慧的作用,又說“希臘人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犯過錯誤”。而在對待智慧的問題上沒有犯過錯誤希臘人,其哲學一直在亟欲找尋人類最佳的生死之道,他們關心人的倫理與道德,致力於解決蘇格拉底,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問題,他們最關心的是“何謂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獲致這種幸福”。這也許就是智慧的一個重大意義。

  關於什麼是幸福以及如何幸福,蘇格拉底認為,人如果違反自己的理性就不會快樂。而那些知道如何找到快樂的人就會遵照自己的理性行事。因此他認為明白是非者必然不會為惡。因為世間哪有人會想要成為不快樂的人?而根據柏拉圖的說法,人體由頭、胸、腹三部分構成,人的靈魂也相對的具有“理性”“意志”和“慾望”三種能力,這些能力又各自有其“美德”:理性追求智慧,意志追求勇氣,慾望則必須加以遏阻,以做到“自制”。唯有人體的這三部分協調運作時,個人才會達到“和諧”或“美德”的境界。他認為在學校時,兒童首先必須學習如何剋制自己的慾望,而後再培養自己的勇氣,最後運用理性來達到智慧。亞里士多德說人的“形式”是由一個“植物”靈魂,一個“動物”靈魂和一個“理性”靈魂所組成,快樂有三種形式,一種是過著享樂的生活,一種是做一個自由而負責的公民,另一種則是做一個思想家與哲學家。他強調,人要同時達到這三個標準才能找到幸福與滿足,任何一種形式的不平衡都會扭曲生活方式,都是令人無法接受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主張都與希臘醫學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傳說中希臘醫學的始祖,誕生於大約公元前四六零年時德寇斯島的希波克拉底,提出健康來自身體和心靈的平衡,要預防疾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節制飲食起居。唯有平衡,節制,人才能過快樂和諧的生活,這就是希臘人關於幸福的智慧。

  在書中描述的少校小木屋裡的傍晚,蘇菲對喬安說,“這樣一根小小的蠟燭卻可以照亮如此的黑暗,這不是很奇怪嗎?”

  我想,在尋找幸福的路上,我們都需要這樣一根蠟燭的力量。就像新柏拉圖派普羅汀所說上帝的神聖之光,那種暖洋洋的注視著人類的靈魂照耀著世間的事物的神聖之光,讓一株風鈴草或一朵罌粟花,一隻飛離枝頭的蝴蝶或是一條漫遊穿梭的金魚都或多或少的反射著深不可測的神祕之光。在去往幸福的路上,我們需要這樣一簇蠟燭的神祕光芒。

  我希冀著可以有這樣一束光,能穿透眼前的黑暗和迷茫,照亮腳下的岩石和沙礫,能指引出一個通往幸福的方向,一條抵往快樂的羊腸小道。我希望可以有這樣一束微弱但堅強的燭光,它是蘇格拉底口中屬於我的理性之光,我以它作為司南來明辨黑白取捨行事,我按照它提供的遵照準則,來避免為惡,避免成為一個“追求不快樂”的人。這蠟燭作為柏拉圖人體三分論中的頭部美德,它引領我追求智慧和勇氣,讓我知道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讓我越來越靠近自制的標向。這蠟燭照亮我作為一個人的“形式”中屬於理性的靈魂,它為我描繪一個生活應該有的摸樣,讓我知道該“如何生活”,讓我有根據去過一個“良好的生活”。

  五

  至此,《蘇菲的世界》中主要的哲學人物及其思想就全部介紹完了,在這裡簡單總結一下。

  早期的自然派哲學家關注的主題是大自然與它的迴圈變化,主要研究兩個問題,一是什麼是萬物之源,而是世界是“流動”的還是不變的。德謨克里特斯認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流動的,但流動的背後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最小單位,即原子。

  古典派哲學家蘇格拉底比較關心個人與他在社會中的地位,相信辨別是非的能力就存在於人的理性中。柏拉圖認為自然界中有形的東西是“流動”的,永恆不變的東西並非一種“基本物質”,而是形成各種事物模樣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柏拉圖過於強調理性,他是理性主義者。亞里士多德則認為真實世界中最高層次的事物乃是那些我們用感官察覺的事物,他強調感官先於理性。

  希臘文化主要經歷四個學派。犬儒學派認為一切天註定,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斯多葛學派認為物質與精神不可分割,與柏拉圖相反,是一元論者。伊比鳩魯學派強調人要即使行樂。新柏拉圖學派認為人是二元造物,但萬事萬物都是一體的。

  中世紀的聖奧古斯丁承認柏拉圖有關永恆理型的看法,同時相信人有靈魂。聖多瑪斯自稱可以用理性證明上帝是存在的。中世紀的哲學多少有些愚昧,直到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人們的思想才逐漸解放。

  十七世紀又稱“巴洛克時期”,辯論的話題圍繞精神與物質展開。笛卡爾認為物質和精神同時存在且互不影響,他是典型的二元論者。與之相反,斯賓諾莎是一元論者,他將大自然與萬物的情況簡化為一個單一的實體,這個實體同時包括精神與物質。

  十八世紀盛行經驗主義。洛克過多強調感官經驗,並且將感官的性質分為“主要”與“次要”兩種。休姆認為人有兩種知覺,一種是印象,一種是觀念。並且他將概念分為單一與複合兩類。柏克萊相信人有“靈”,亦即天主。他認為,我們周遭的世界與我們的生命全都存在於天主之中,他是萬物唯一的原因。

  啟蒙運動時期康德將理性主義者與經驗主義者的觀點綜合起來,認為對於這個世界的觀念是我們同時透過感官與理性而得到的。他使哲學走出了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之間的僵局。

  浪漫主義時期,謝林主張將心靈與物質合而為一。黑格爾認為世間沒有“永恆的真理”,我們的理性事實上是動態的,是一種過程。他還指出每一種新思想都要經歷“正”、“反”、“合”三個階段。需要指出的是,黑格爾過於強調絕對精神,他是客觀唯心主義者。

  個人主義者祁克果反對浪漫主義者的理想主義與黑格爾的歷史觀。他認為世間唯一重要的事只有每一個人“自己的存在”,我們不只是“時代的產物”,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十九世紀流行自然主義。馬克思提出歷史唯物主義和剩餘價值學說,指出人類的意識形態是社會基礎的產物。達爾文則證明人類是生物逐漸演化的結果,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而弗洛伊德對潛意識的研究則發現人們的行動多半是受到“動物”本能驅策的結果。

  最後,二十世紀主要是存在主義。尼采認為我們應該重視生命本身。薩特認為存在主義就是人文主義,我們生命中的意義必須由我們自己來創造,存在的意義就是要創造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