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舞蹈基本組合教學視訊

  舞蹈對於兒童的生長和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影響著孩子們身體結構的生長,更重要的是影響兒童們心理對事物最初的想象和表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供大家參考!

  


  少兒舞蹈教育應該注意些什麼?

  和大家分享一下少兒舞蹈教育應該注重娛樂性:不少家長認為舞蹈訓練要求越嚴越好,當孩子學會空翻、搶臉之類的技巧時,才覺得自己孩子的舞蹈學得有成效。有些兒童舞蹈老師在訓練、編舞中也過分強調技巧,在舞蹈中為技巧而技巧的做法也不鮮見。在廈門“2002年中華民族兒童歌舞周”學術研討會上,專家普遍認為這種現象不利於兒童健康成長。

  “個頭挺高,苗條漂亮的女孩子,如果長著羅圈腿那可就不好”,北京舞蹈學院副院長熊家泰教授提醒說,過早地不科學壓腿就有可能造成這種情況。一些不是很專業的老師為了技巧的需要增加一些強度訓練,就會帶來這種影響。

  熊家泰教授認為,幼兒不能進行專業舞蹈訓練,兒童早期也不必採用專業教材來進行教育,兒童舞蹈不能捆在技巧上。通過舞蹈藝術的教育能夠讓孩子們具有心靈美、體態美,身心得以健康。但熊家泰教授說,許多家長也並不是非要讓孩子選擇舞蹈做專業,只是希望能讓孩子得到從中得到藝術教育,所以早期的舞蹈教育中沒必要進行專業訓練。而且,小孩過早練習一些技巧性強的動作,有些會影響到脊椎。

  中國兒童歌舞學會副會長楊書名認為,兒童舞蹈應該半唱半玩,不應該把精力集中在技巧上。兒童舞蹈是給兒童跳的,給兒童看的,兒童在舞蹈中自己娛樂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不是給成年人評判的。所以成年人要用兒童的心情去體察兒童的舞蹈。楊書名副會長說,在觀看舞蹈時,觀眾有時也鼓掌,但是他認為,有時觀眾是在給舞蹈中的雜技鼓掌,也就是所謂的技巧。楊書名認為,那是在看“雜耍”,給雜技而不是給舞蹈鼓掌。其實,舞蹈是傳情的藝術,兒童舞蹈不應該強調在技巧上,兒童舞蹈應該半唱半玩,輕鬆愉快,這才符合藝術教育的宗旨。

  訓練寶寶學習舞蹈的好方法

  培養孩子對舞蹈的興趣、培養寶寶對音樂的興趣、發揮寶寶的創造力、讓寶寶表演舞蹈。

  寶寶的活動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都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身體的柔韌性非常好,節奏感稍微差一點需要學習和強化。但總體而言,此時寶寶已經具備了學習舞蹈的基本能力,可以循序漸進開始培養他的舞蹈能力。

  1、培養孩子對舞蹈的興趣

  經常讓寶寶通過電視觀或者到現場觀看少兒文藝節目、歌舞表演等,讓寶寶用感官直接感受舞蹈的美,引起寶寶對舞蹈的注意和興趣。成人發現自己的孩子喜歡“手舞足蹈”時,要積極地加以引導。

  2、培養寶寶對音樂的興趣

  音樂和舞蹈是孿生姐妹,理解了音樂,才能更好地表現舞蹈。因此,父母要經常讓寶寶欣賞音樂,感受和體會音樂節奏,並根據音樂的節奏變化,用舞蹈的動作語彙反映音樂的各種形象。如孩子聽到高音區音樂,能模仿蝴蝶飛,小鳥飛;聽到低音區的音樂,能模仿大象走、熊走。

  3、發揮寶寶的創造力

  和寶寶一起聽兒歌,引導寶寶自己做一些動作來配合音樂和歌詞,例如表演小豬就用鼻子拱一拱;表演鴨子就半蹲著外八字走兩步等等。一開始寶寶不知道怎麼表演,父母先做示範,慢慢寶寶就會發揮他驚人的想象力,創作出很多舞蹈動作。

  4、讓寶寶表演舞蹈

  寶寶學習舞蹈以後,讓寶寶按照興致經常給父母甚至是鄰居親戚表演,表演後一定要稱讚寶寶,讓他對跳舞樹立信心和興趣。同時通過經常的練習,寶寶的身體協調能力、動作和節奏的配合度也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