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昆蟲

  在印尼的森林裡,生活著一種巨型竹節蟲,體長達33釐米,在昆蟲王國100萬種昆蟲中獨佔鱉頭,的桂冠非竹節蟲莫屬。跟著小編一起來深入瞭解竹節蟲這種生物吧!

  竹節蟲

  竹節蟲是最善於偽裝,具有高超隱身術的昆蟲。當它爬在植物上時,能以自身的體形與植物形狀相吻合,裝扮成被模仿的植物,或枝或葉,惟妙惟肖,如不仔細端詳,很難發現它的存在;同時,它還能根據光線、溼度、溫度的差異改變體色,讓自身完全融入到周圍的環境中,使鳥類、晰踢、蜘蛛等天敵難以發現它的存在而安然無恙。竹節蟲奇特的隱身生存行為,又比其他善擬態的昆蟲技高一籌。此項隱身術之桂冠當然亦為竹節蟲所擁有。 這樣一來,“雙料冠軍”的桂冠送給竹節蟲便是當之無愧的。

  竹節蟲目昆蟲通稱為竹節蟲,體形較大或中等,一般體長體長3~30釐米,最大可達51釐米,為現生昆蟲中體長最大的種類。身體延長呈棒狀,看上去很像竹節如竹節蟲或闊葉狀,看上去很像竹葉葉修。體色多為綠色或褐色。頭小,下口式。觸角長絲狀,多節,亦有短形的。口器為咀嚼式,複眼小;單眼為2一3個,或缺。

  體形竹節狀者,前胸短小,中、後胸極長;葉狀者則中、後胸不特別伸長。前翅短,皮革質,鱗片狀,為覆翅,發達或有時退化或全缺,後翅膜質,寬大,臀域大,呈扇狀褶迭。溫帶種類常無翅,而熱帶種類前後翅常發達,也有退化或無翅者。雌雄異型,體形竹節狀者,雌蟲多短翅或無翅,雄蟲則反之;而體形如竹葉狀者卻相反,雌蟲覆翅發達,成葉片狀,後翅退化,雄蟲前翅退化,後翅發達。足細長,或扁寬,跗節5節,少數3或4節。

  腹部細長或扁寬,10節,環節相似,第1節常與後胸癒合。產卵器不發達,尾須1節。

  變態型別為漸變態,由卵孵化後,幼蟲與成蟲之形態和生活習性都差不多,只是幼蟲的翅發育不完全,生殖器官尚未成熟,每經脫皮後其翅和生殖器官逐漸發育生長,此類幼蟲稱若蟲。雌蟲產的卵散落在地上,卵包于堅實的囊內,形似種子。卵期長,溫帶種類常以卵越冬,經過1一2年才孵化,若蟲發育緩慢,完成1個世代常需1~1.5年,經3一6次脫皮,始變成蟲。亦有能行孤雌生殖者。

  竹節蟲多分佈熱帶、亞熱帶地區。棲息於高山、密林和生境複雜的環境中,有典型的擬態和保護色,與其棲息環境相似,不易被敵害發現。其中竹節蟲極似樹木的細枝,而葉蟎極似樹木的葉片。平時生活於草叢或林木上,以葉為食。成蟲也能越冬,多不能或不善飛翔。

  竹節蟲目已知有2總科、5科、2500多種,我國已知有100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