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春季早熟栽培技術

  春季甘藍的的栽培技術在栽培甘藍的時候會有很大的作用,具體的栽培技術怎麼樣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春季甘藍早熟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 選用冬性強、耐抽薹的早中熟品種。根據華北地區消費習慣,圓球形、綠葉層多、中心 柱短的優質品種更受市場歡迎。因此,推薦“豫藝富貴”、“綠秀2號”等優質甘藍品種。

  2.栽培模式及設施 春甘藍栽培依據上市時間早晚,可分為溫室栽培、大棚栽培、中小拱棚、露地地 膜覆蓋栽培等模式。不同設施的保溫效能不同,定植時間不同,上市時間也有差別。

  3.確定適宜播期 春甘藍不宜過早播種育苗,因為秧苗長得過大,容易春化造成先期抽薹。春早熟甘 藍在溫室育苗的適宜苗齡約40天左右,冷床育苗的苗齡約60天左右,定植時要求栽培田地下10cm地溫穩 定在5℃以上,最低氣溫穩定在12℃以上。根據上述要求,以及期望的上市時間,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及保 護設施的效能,在確定定植期的基礎上,向前推苗齡時間,即為適宜的播種期。

  4.培育壯苗 採用幹籽直播,育苗畦要耙平並澆足底水,撒籽要勻。播後覆蓋過篩細土保墒,出苗前 苗床溫度儘量保持在20-25℃,夜間15℃左右,促進迅速出苗。一般5天左右出齊苗後,要注意及時逐漸 放風,使溫度逐漸保持在白天18-20℃,夜間10-15℃。夜溫過高易造成幼苗徒長,若遇上長期低溫很容 易春化。如果苗子過密,需及時間苗,當幼苗長到2-3片左右真葉時,要分苗至營養缽,苗床溫室一般控 制在8-20℃。也可採用50孔、或72孔穴盤一次育成,不用分苗。定植前7-10天苗床逐漸放大風,降溫練 苗,以提高幼苗對定植環境的適應能力。

  5.適時定植 選土壤肥沃、地勢平坦的地塊,施好底肥,耕翻耙細。保溫效能好的溫室、大棚+拱棚方 式可在2月上中旬定植;小拱棚+地膜可在2月下旬定植,地膜覆蓋在3月上中旬定植。

  建議起壟定植,按行距45-50cm做成寬30cm、高15cm的龜背壟。定植前15天壟面覆蓋無色地膜提升地溫。選晴好天氣,在壟上按株距打孔、澆穴水定植。參考定植密度:傳奇二號小球型極早熟品種4500- 5000株,中早熟品種每畝3500-4000株,中熟品種每畝3000株左右。

  6.田間管理 保護地栽培的定植緩苗後,利用設施的升溫效能,及時隨水衝施速效氮肥,促棵早發。開始包心時要供應改衝複合肥,每畝20-25kg,促使葉球膨大,收穫前7-10天控制澆水,以防後期裂球。 隨著氣溫的升高,要注意防治蚜蟲、菜青蟲等蟲害。

  7.及時收穫 春季甘藍後期生長速度較快,採收不及時易發生裂球。在結球緊實,充分表現品種特徵 時就應及時採收。

  甘藍種植風險提示

  一.未熟抽苔:甘藍屬於植株綠體春化作物,作為越冬和早春栽培的甘藍,如果播期不當,管理不善和氣候異常,造成苗子過大、過旺,就會存在通過春化而抽苔的風險,給生產造成重大損失。因此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合理安排播期,科學控苗管理。建議選用冬性強的品種如“春豐”、“爭春”等。

  二.高溫危害:甘藍喜歡溫和冷涼的氣候條件。在結球前對30度左右高溫有一定的忍耐力,進入結球期最適宜溫度為15-20度,超過30度高溫就會造成生長不良、葉球變小,品質下降。所以除特定耐熱品種外如“夏光”、“夏將軍”等,要根據甘藍不同生育期,合理安排播種期,使結球期避開高溫季節。

  三.多頭減產:在甘藍栽培過程中,特別是幼苗期如遇凍害、熱害、蟲害及病害,極易傷害主生長點,形成多頭現象,因主莖不能正常生長結球而造成減產。

  四. 甘藍裂球:甘藍成熟後要及時採收,超過適收期一般品種10-15天就會裂球炸球,使甘藍喪失商品價值。成熟後澆水、下雨會加速裂球程序。甘藍品種間耐裂性差異很大,建議選擇耐裂品種如“神龍50”、“春秀A001”等。

  五. 重茬危害:常年連續重茬種植甘藍會導致病蟲害加重,特別是黃萎病、根腫病、黑腐病,嚴重時會造成嚴重減產或絕收。

  目前國內市場上甘藍品種繁多,其特徵、特性、生長期、適應性各有不同,因此建議在選擇品種時要堅持先試種後推廣的原則,以免造成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