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種植時間與方法

  鬱金香種植可在葉面噴水,增加空氣溼度,抽花薹期和現蕾期要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鬱金香種植時間

  關於盆栽時間主要根據供花時間而定,採用不同的種植時間,可以達到週年供應的目的。盆栽鬱金香常規的促成栽培方法:7月初採挖——34℃處理1周——20℃貯藏完成花芽分化4周——鱗莖種植17℃,2周——5℃冷處理9周——18℃日光溫室現蕾開花6周。

  鬱金香種植方法

  地栽要求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pH6.6~7,深耕整地,以腐熟牛糞及腐葉土等作基肥,並施少量磷、鉀肥,作畦栽植,栽植深度10~12釐米。一般於出苗後、花蕾形成期及開花後進行追肥。冬季鱗莖生根,春季開花前,追肥2次。3月底至4月初開花,6月初地上部葉片枯黃進入休眠。生長過程中一般不必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即可,天旱時適當澆些水。其栽培管理要點基本與風信子相同;只是鬱金香品種間易雜交使品種混雜,應注意隔離栽植。鬱金香鱗莖含澱粉多,貯藏期間易被老鼠吃掉,應注意收藏。

  鬱金香屬於鱗莖植物,它需要經過一定的低溫階段,並在花莖充分生長後才能正常開花。

  常規栽培是一般的栽培方式,是沒有對鬱金香鱗莖進行過冷處理的栽培方式。

  栽培前的準備在種植鬱金香前,需要制定一個完整的生產計劃,計劃包括選擇整理種植場地、如何獲得鬱金香種球生產用具準備,盆栽的還得準備配製盆土和容器。

  鬱金香鱗莖應該種植在土層深厚、肥沃的沙性土壤中,其根系生長最忌積水,選擇的地勢一定要排水通暢。種植畦,畦寬一般為溝深 30釐米,地勢平坦的地方開溝應深一些。第一年種植的土壤如果土質較粘,可以每100平方米用兩個立方泥炭和5公斤複合肥做底肥進行土壤改良。鬱金香不宜連作,前一兩年種植過鬱金香的土地最好不再進行種植。種植鬱金香前的一個月應對土地進行深翻暴晒,消滅病菌孢子,併除去雜草。然後選擇晴朗天氣,用40%福爾馬林100倍液澆灌深度達10釐米以上土壤消毒後用薄膜覆蓋,覆蓋時間在一週左右。揭膜之後,把土整細,準備種植。

  栽植栽種在向陽排水好的沙壤土中,一般土溫穩定低於12℃以下時可以考慮種植。深耕後宜施用腐熟的牛糞和其他的磷鉀肥每平方米施用五氧化二磷7~10克氧化鉀1 3~15克入土深度約為鱗莖高度的2倍,株行距為鱗莖橫徑的2~3倍,覆土後不再澆水,但須加蓋穀草,以提高土壤溼度並防止土壤板結。待幼芽剛出土展葉前,施1次稀薄的氮肥;現蕾後加大肥料濃度10%肥90%水。生長期間一般不澆水,只要保持土壤溼潤即可,若天氣乾旱,可澆1~2次透水溼潤深度15釐米左右。作為切花使用的,應在花蕾完全變色時剪取,瓶插的觀賞期約10天。

  溶液或福爾馬林溶液浸放30分鐘,晾乾後種植。生產性種植的密度可以控制在12×12釐米或13×12釐米,根據品種不同而略有差異。一般葉片直立性強,植株矮小的品種可以適當密植。

  如果是展覽性種植,可以放到20~25釐米,栽植的深度為種球頂距土表4~5釐米。栽培後澆一次透水,以防止乾燥脫水。鬱金香多為盆栽觀賞,作地被植物及藥用。

  鬱金香栽培要點

  鬱金香性喜陽光充足、冬季溫暖溼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忌酷暑、溼澇。宜疏鬆、肥沃、微酸性、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忌鹼土和連作。具有夏季休眠,秋季栽植,冬季在土內生長的特性。生長開花適溫15℃-20℃,鱗莖夏季貯藏溫度20℃-25℃,冬季能耐低溫。鬱金香以分球繁殖為主。6月份將休眠鱗莖掘起,晾乾後放通風陰涼乾燥處貯藏,到10月份進行栽種。栽種地點宜選擇土層深厚、背風向陽而又高燥的地方。深耕地後施入混合基肥腐葉土、餅肥及骨粉。

  上墊一層土,噴施新高脂膜500倍液拌種提高發芽率後再栽種。覆土深度一般為10釐米-15釐米,栽後澆一次透水,入冬前再澆一次透水,寒冷地區,覆蓋稻草等物防凍。自萌芽出土後,可每10天左右施1次稀薄液肥,適量澆水,放向陽處養護。翌春幼葉萌發後10天-15天澆1次水,保持土壤溼潤狀態。展葉前和現蕾初期各施1次腐熟稀薄餅肥水或複合化肥。開花前往葉面上噴1次0.2%磷酸二氫鉀,花蕾期噴施花朵壯蒂靈,可促使花蕾強壯、花瓣肥大、花色豔麗、花香濃郁、花期延長。花謝後,除預留種子的母株外,其餘的需及時剪除花莖,以便使養分集中供給新鱗莖發育。此時,澆水次數要逐漸減少,以利新鱗莖膨大和質地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