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韭菜怎樣種植

  露天韭菜種植的氣溫需要穩定在12-25℃度左右。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露天韭菜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露天韭菜種植方法

  韭菜一般在陰曆3月初下種,到中秋節前移栽。移栽的時候要稀一點,五六棵一塘。韭菜田裡的基肥要足,土要鬆,垡要細,畦寬五尺左右,墒寬一尺,墒深七八寸,田要爽水。

  播種前要用水柳葉子漚水,少摻點煤油,澆灌一次,把螻蛄嗆出來拾乾淨;如果有地老虎,還要用氧化樂果對水澆灌。韭菜最喜歡的肥料是雞鴨糞、人畜糞、家雜灰或者餅肥。用餅肥時要先把菜籽餅漚熟,對水稀釋再潑澆,施肥的時間最好在傍晚。

  韭菜一般十五天割一刀,一年可以割20刀左右。割韭菜要在早晨或者傍晚時進行,要用快刀平泥割。割時,要按先後順序排著割,割後用釘耙鬆土,把旁邊的細上扒一點蓋到韭菜樁子上,過一、兩天後施一次肥。韭菜比較耐旱,如果天氣過於乾旱時要在早晨澆水。

  要儘量爭取韭菜早發芽,早上市。前一年冬天收刀要早,讓尾刀韭菜葉子自然枯死,用糞渣、雜灰和碎草把韭菜蓋一層,第二年開春後,把碎草和大垡塊劃掉,再追一交糞肥,就能使頭刀韭菜出芽快。韭菜分岔力強,新栽的韭菜二三年時間每塘就能發展到三四十棵。發現密度過高要及時分棵移栽。

  韭菜對溫度適應範圍廣,長江以南四季均可露地栽培;長江以北韭菜冬季休眠,於冬季利用根莖中貯藏的營養進行溫室囤韭、陽畦蓋韭方法生產韭黃或利用韭菜抗寒、耐弱光的特性採用日光溫室、塑料拱棚以及陽畦等保護設施生產青韭。冬季也是廣東、廣西韭菜軟化栽培的適宜季節。種植韭菜可以直播和育苗。東北各省多用直播,其他地區以育苗為主。苗床選擇中性沙壤土,精細整地,春秋均可播種。

  中國南方用高畦栽植,華北用平畦,東北多采用壟栽。株高18-20cm為適宜定植的生理苗齡。定植期應避開高溫雨季。平畦栽培,行距20-25cm,穴距12-15cm,每穴8-10株;壟栽行距25-35cm,穴距18-20cm,每穴20-30株。栽植深度以不埋沒葉鞘為度。

  定植後當年的管理:定植後澆水,新葉長出時適當追肥並澆水,促其髮根長葉。夏季注意排水防澇,清除田間雜草。入秋後,進入旺盛生長時期,應分期追肥、澆水,促植株生長。韭菜的追肥應以氮肥為主,配合適量磷、鉀肥。水分是影響韭菜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水分不足,纖維含量增加,喪失柔嫩特點。但田間積水易引起根莖腐爛。高溫高溼易誘發病害。秋末,生長速度減緩,應控制澆水,防止戀青。冬季土壤失墒是韭菜越冬死亡的主要原因,高寒進區冬前澆水防寒越冬。

  定植後二年以上的管理:正確處理收割與養根,當年產量與來年產量的關係才能獲得連年高產。長江以北,早春返青後將根莖部位的土壤剔開,數天後再復原,以提高地溫,消滅種蠅,促進根系生長,淘汰細弱分櫱。結合剔根,每年春季可以蓋客土2-3cm,有利葉鞘伸長和軟化。春季收割2-3次,每次收割後結合澆水追施速效氮肥,以恢復長勢。炎夏,不適於韭菜生長,應加強肥水管理,防治種蠅危害,不留種的地塊應及時採摘花薹。在當地韭菜凋萎前50-60天停止收割,使營養物質向根莖轉移,增強越冬抗寒能務,為翌春返青生長奠定物質基礎。北方計劃冬季保護地栽培韭菜時,秋季不應收割,並於植株生長期間用竹杆將韭株圍護起來,防止倒伏,使營養積累於根莖中。一般全年可收割4-5次,每次相隔25-30天,但夏季不宜收割。

  採種:韭菜從第二年開始抽薹、開花、結子,一般選擇3-4年生韭菜採種。採種田與生長田應定期輪換,連年採種長勢難恢復。原種田應選擇具有本品種特徵,葉片數目多,分櫱力強,生長茁壯的做種株。良種田應片選,淘汰劣株。韭菜異花授粉,不同型別和品種的隔離距離為1000-2000米。花薹變黃時清晨採收花球,晾乾、脫粒。

  一、田間管理

  韭菜返青後應及早清除地上部枯葉雜草,耬平畦面,整理畦埂,使植株基部能較好地接受陽光,提高地溫,促進萌芽。當土壤解凍發出新芽時,可追一次糞稀水,促嫩芽新生。3~4天后中耕鬆土1次,將越冬覆蓋的糞土等翻入土中。中耕鬆土可以提高土溫,促苗生長,防除雜草。苗高15釐米左右再澆1次水,可提高春韭品質,隨後收穫。

  澆水時間和澆水量的大小要根據當時天氣和土壤墒情而定。土壤墒情好時,可在收第一刀後再澆水。每次收割後,都要中耕鬆土,耬平畦面,並隨植株的生長逐步培土。韭菜除施用底肥外,還需“刀刀追肥”,即每次收割後都要追肥1~2次。追肥應在收割後3~4天進行,待收割的傷口癒合、新葉長出時施入,收割後立即追肥易造成肥害。追肥應以速效氮肥和人糞尿為主,可隨水施入或開溝施入,糞稀水必須充分腐爛,以防蛆害。

  3年以上的植株,還需進行剔根、培土等特殊管理:剔根,在早春韭菜萌發前進行。當驚蟄前後土壤已解凍時,用鐵桿將根部土壤挖掘,深寬各6釐米左右,將每叢中株間土壤剔出,深達根部為止,露出根莖,剔除枯死的根櫱和細弱的分櫱,並將挖出的土壤攤於行間晾晒,然後再捏攏根莖,填入細土埋好。培土:培土應在早春土壤解凍、新芽萌發前進行;培土厚度隨跳根的高度而定,一般每年培土3~4釐米。細土要求土質肥沃物理性好,並過篩後堆在向陽處晒暖後使用。

  二、韭菜的蟲害

  韭蛆:春灌時可加農藥毒殺,4月下旬即成蟲羽化期可噴滅殺斃600倍液;5月上旬可用40%的氧化樂果800倍液灌根防治。螻蛄和蠐螬屬地下害蟲:在3、4、5月份為害盛期,可在韭菜畦間用90%敵百蟲150克30倍液,拌入炒香的麥麩或豆餅5千克,製成毒餌撒入畦間或在田間每隔3~4米刨一碗大的坑,放入毒餌後覆土,每隔2米左右刨1行,進行誘殺。

  三、韭菜地化學除草

  新根韭菜於芽前除草。用33%除草通乳油,每畝100~150毫升對水噴霧,有效期45~50天,用48%地樂胺乳油每畝200毫升,施藥後淺中耕使藥劑與土壤混合,有效期30天。當萌芽後韭菜地發生草荒的可用50%利谷隆可溼性粉劑,或25%除草醚乳油每畝750~1000毫升。老根韭菜抗藥性強,韭菜每次割後傷口癒合,可用48%氟樂靈乳油每畝100~150毫升,或50%撲草淨可溼性粉劑100~150克,33%除草通乳油每畝100~200毫升,25%除草醚乳油500毫升,48%地樂胺乳油每畝200毫升,50%除草劑1號可溼性粉劑每畝150克。上述藥劑,任選1種,進行土壤噴霧,或用20%除草醚微粒劑1.25~1.5千克拌細土20~30千克撒施,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韭菜的生長習性

  溫度:韭菜性喜冷涼,耐寒也耐熱,種子發芽適溫為12℃以上,生長溫度15℃到25℃,地下部能耐較低溫度。

  光照:中等光照強度,耐陰性強。但光照過弱,光合產物積累少,分櫱少而細弱,產量低,易早衰;光照過強,溫度過高,纖維多,品質差。

  水分:適宜的空氣相對溼度60-70%,土壤溼度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80-90%

  土壤營養:對土壤質地適應性強,適宜pH為5.5-6.5。需肥量大,耐肥能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