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的功效和作用

  甘藍是十字花科植物,其多個變種,如花椰菜菜花、結球甘藍捲心菜、洋白菜、圓白菜、芥藍、西蘭花綠菜花、苤藍撇藍等是被人類廣泛食用的蔬菜。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1:改善血糖、血脂

  近期研究發現,甘藍菜嫩芽可能改善第二型糖尿病的胰島素阻抗,另外,一顆甘藍菜約含7.8克的纖維質,而足夠的纖維攝取可以延緩飯後血糖上升、促進血脂肪的代謝。

  2:維持骨骼密度

  維持骨骼密度除了足夠鈣質、維生素D之外,還需要多種營養素來維持骨骼的新陳代謝,其中之一就是維生素K。維生素K是協助酵素合成與鈣結合蛋白的輔因子,與維持骨骼密度有關。每100克的甘藍菜富含約100~200微克的維生素K9,攝取100克即可達到一天的足夠攝取量,避免維生素K缺乏。

  3:抗癌

  甘藍菜所含的植化素可以作為重要的抗氧化劑和抗炎相關慢性疾病的預防,包含癌症和冠狀動脈疾病。其豐富的抗氧化成分,可增強體內酵素系統的解毒能力,中和毒素對DNA產生的傷害,也可預防癌細胞轉移。

  4:改善胃潰瘍

  甘藍菜富含甲硫丁氨酸,常見於甘藍菜、萵苣、苜蓿芽。等綠色植物中,此成分可能幫助消化性潰瘍的癒合。

  由於甘藍菜盛產於秋、冬季,建議選擇葉脈細且完整、未經切割的,避免營養素流失;而顏色翠綠代表新鮮,若葉緣出現微黃則表示可能已切割放置許久。另外,選購時也可拍打甘藍菜,聲音越響亮代表越紮實!倘若無法一次食用完畢,則建議使用保鮮膜或塑膠袋封存放進冷藏櫃保鮮。

  甘藍的主要價值:

  藥用

  【功能主治】

  ①《千金·食治》:久食大益腎,填 髓腦,利五臟,調六腑。

  ②《本草拾遺》:補骨髓,利五藏六腑,利苯節,通經絡中結氣,明耳目,健人,少睡,益心力,壯筋骨。治黃毒,煮作菹,經宿漬色黃,和鹽食之,去心下結伏氣。

  【藥理作用】

  種子提取物有抑菌作用,全草幾無抗菌作用。其葉加熱處理應用於區域性有刺激作用,可緩解膽疾痛。同屬植物B.oleraceaL.種子中所含的揮發油,性質與 芥子油相似,對細菌、真菌及酵母菌有抗菌作用。據報告,它的某些變種需在室溫中貯存幾天後,方有抗菌效力,果皮中的黃色固體為抗菌成分。

  膳食

  甘藍,天然胃菜。性平味甘、無毒,入胃、腎二經。甘藍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最佳蔬菜之一,被譽為天然“胃菜”。其所含的維生素K1、維生素U,不僅能抗胃潰瘍、保護並修復胃黏膜組織,還可保持胃部細胞活躍旺盛,降低病變機率。有利於激素分泌,幫助乳房發育,各種甘藍均是鉀的良好來源。結球甘藍尚含極豐富的維生素A、鈣和磷。甘藍生食或以鮮品絞汁200~300C.C,空腹服用,每天2~3次,效果最好。不過,包心菜比大白菜含的粗纖維多而粗糙,故質硬,消化功能差的人不宜多用。

  最新研究證明,多吃甘藍和 捲心菜可減少 膀胱癌發病率40%。

  觀賞

  羽衣甘藍在華東地帶為冬季花壇的重要物種,觀賞期長,葉色鮮豔。在公園、街頭、花壇常見用羽衣甘藍鑲邊和組成各種美麗的圖案,用於佈置花壇,具有很高的觀賞效果。葉子色樣多,有淡紅、紫紅、白、黃等,是盆栽觀葉的佳品,歐美及日本將部分觀賞羽衣甘藍用於鮮切花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