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菜才能做得更好吃

  你平時會自己在家做菜嗎?你知道嗎?其實,很多蔬菜在烹飪過程中都是有技巧的,掌握了技巧才能做出好吃的菜來。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做出好吃的45個技巧,教給做出好吃的菜來,一起來看看吧!

  家常菜好吃的做法技巧

  1. 黃花菜的烹前加工。鮮黃花菜金針菜中含有秋水仙鹼,在人體內被氧化成為二秋水仙鹼,有劇毒。因此,要用開水燙後浸泡,除去汁水,徹底炒熟才能吃

  2. 筍乾的漲發。先將筍乾放在鐵鍋內,加滿水煮沸分鐘,再轉小火燜煮,撈出,切除老根,洗淨。然後浸泡在淘米水或石灰水中待用,隔—天換次水,烹調前切成片狀,食之鮮嫩味美。

  3. 土豆去皮越薄越好。土豆皮含有較豐富的營養物質;去皮不宜厚。土豆一旦去皮,要存放在冷水中,再向水中滴幾滴醋;可使土豆潔白。

  4. 做土豆放奶味道好。白水煮土豆時,加一點牛奶,不但味道好,也可防止土豆肉質發黃。

  5. 燒土豆要後加鹽再升溫。燒土豆時,待變色後再加鹽升溫。否則,土豆會形成硬皮的汁液與油混在一起,成菜易碎,影響色香味。

  6. 凍土豆怪味的去除。先將凍土豆放入冷水中浸泡,再放入加有湯匙食醋的沸水中,慢慢冷卻後,再行制菜。這樣燒出的土豆就沒有怪味了。

  7. 土豆戒紅薯。土豆不能與紅薯存放在一起。否則,不是紅薯僵心,便是土豆發芽。

  8. 開水點菜。炒青菜時,應用開水點菜,這樣炒出的菜,質嫩色佳。若用一般水點菜,影響脆口。

  9. 炒辣椒減辣味法。辣椒辣味太濃,烹製時將辣椒切成細末或丁,先用油、鹽煽熟,再倒入一個鮮雞蛋液,炒成“蛋包椒丁”,辣味可大大減輕。

  10. 加工芋頭防刺激面板。剝刮芋頭皮時,易使手部皮膚髮癢,若將手放在爐火上烘烤一下,或在水中加幾滴醋洗一下,即可消癢。搽一點風油精也有效果。

  11. 清水抄藕潔白。炒藕絲時,往往會變黑,如能邊炒邊加些清水,就會保持成品潔白。

  12. 加工茄子防氧化。茄子切開後,應立即浸入水中,否則茄子會被氧化成褐色。

  13. 新土豆去皮法。把新土豆放入熱水浸泡一下,再倒入冷水中,很容易去皮。

  14. 淘米水發乾菜效果好。用淘米水泡發海帶、乾菜等乾貨,易發漲,烹製時易爛。

  15. 幹海帶蒸後再烹好。把幹海帶上鍋蒸半個小時,取出後用鹼面搓一遍,用清水泡—小時再烹製,無論做菜煮湯,都脆嫩可口,且沒有海腥味。

  營養的蔬菜烹飪技巧

  1. 煮海帶易爛法。煮海帶時,適當加點鹼或小蘇打,或者在鍋裡放適量食醋,易使海帶變軟;若放幾棵菠菜,海帶易爛。

  2. 泡發木耳二法。用燒開的米湯泡發木耳,能使木耳肥大,鬆軟,味道鮮美。用涼水泡發木耳,可使其脆嫩爽口。

  3. 木耳泥沙的清洗。黑木耳易粘上木渣和泥沙,可用鹽水洗,輕輕揉勻,待水變渾,即可用清水淘洗。

  4. 牛奶菜花更白嫩。炒菜花時,加匙牛奶,會使成品更加白嫩可口。

  5. 涼拌西紅柿宜放鹽。用糖涼拌西紅柿時,放少許鹽會更甜,因為鹽能改變西紅柿的酸糖比。

  6. 糖醋汁配比。不論做什麼糖醋菜餚,只要按份糖、份醋的比例調配,便可收到甜酸適度的效果。

  7. 菜過鹹處理三法。菜鹹了,可加適量白糖,即可減輕鹽味。或放些醋,鹹味會大大減少。或用摻有白酒的水浸泡,有明顯的去鹹效果。

  8. 拔絲糖漿的熬製。在熬製拔絲菜糖漿時,每盤加入一粒米大的明礬,能延長結時間,並使糖絲拉得更長。

  9. 炒菜巧下鹽。如果你用動物油炒菜,最好在放菜前下鹽,這樣可減少動物油中有機氯的殘餘量,對人體有利。如果用花生油炒菜,也必須在放菜前下鹽,這是因為花生油中可能會含有黃麴黴菌,而鹽中的碘化物,可以除去這種有害物質。為了使炒菜可口,開始可先少放些鹽,菜熟後再調味。如果用豆油、茶油或菜油,應先放菜、後下鹽,這樣可以減少蔬菜中營養成分的損失。

  10. 放醋的講究。凡需要加醋的熱菜,在起鍋前將醋沿鍋邊淋入,比直接淋上香味更加醇厚濃郁。

  11. 啤酒調味劑。夏季做各種涼拌菜時,加適量啤酒調拌,可提味增香。

  12. 醃菜鹹辣味的淡化。醃漬小菜,如過鹹或過辣時,可將小菜切好後浸在%的酒水裡,能沖淡鹹味或辣味,且味道更鮮美。

  13. 去除蔬菜的苦澀味。蘿蔔、苦瓜等帶有苦澀味的蔬菜,切好後加少量鹽漬一下,濾出汁水再燒,苦澀味會明顯減少。菠菜在開水中燙後再炒,可去苦澀味和草酸。

  14. 冰凍“蘿蔔乾”。把切好的蘿蔔先放在冰箱裡冷凍一段時間,再拿出來置陽光下晒乾,就成了可以久存且風味獨特的:蘿蔔乾,燒肉時放上一些,味道極好。

  15. 去除蘿蔔異味。蒸吃蘿蔔,應該先將其切碎,按:的比例放入食醋,再上鍋蒸,就可使異味消失。

  好吃做菜技巧推薦

  1. 醃泡菜除黴花。醃製泡菜時容易生黴花白膜。可取幹蠶豆克;炒熟放涼後,用紗布包好放入壇內,第天取出。這樣,就可缸底除去白膜。蠶豆加工後,還是下酒的好菜。

  2. 芥末做泡菜。做泡菜時,加上點芥末、芹菜屑和魷魚屑,可使泡菜色、味俱佳。

  3. 巧漬蘑菇。在 公斤的溫水中,加糖克,把洗淨的蘑菇切好浸入泡個小時。泡蘑菇加糖,既能使蘑菇吃水快,保持香味,又因蘑菇中浸入了糖液,燒好後味道更加鮮美。

  4. 鮮姜儲存。鮮姜埋在經常保持溼潤的黃沙裡,隨用隨取,能儲存較長時間不壞。

  5. 芥末辣味的去除。芥末用水調勻稠膏狀,盛在容器裡,放到火爐上烤,或上籠屜稍蒸一下,可除去部分辣味。

  6. 麥飯石泡菜易存放。用麥飯石水浸泡蔬菜、瓜果,置於陰涼處,可延長存放時間倍以上。

  7. 湯過鹹處置三法。如果湯做得太鹹,用紗布包一些煮熟了的大米飯放進去,吸收鹽分,減輕鹹味。或切幾塊馬鈴薯片下鍋一起煮,立即撈起,湯就不那麼鹹了。或放幾塊豆腐或番茄片同煮,其減鹹功效與放土豆同。家常菜做法大全

  8. 紫菜可除湯中油膩。湯過於油膩時,可將少量紫菜置於火上烤一下,然後撒入湯內,可減少油膩感。

  9. 牛奶可淡化醬汁。炒菜時,如果調味醬汁放多了,加上少許牛奶,能調和菜的味道。

  10. 米酒可解酸。醋放多了,可在菜里加一些米酒,可以減輕酸味。

  11. 切辣椒、蔥防刺眼。切辣椒和蔥時,眼睛往往被辣得流淚、難受。如果把菜放冰箱冷凍一下再切,或者先將菜刀在涼水裡浸一下再切,也可在菜板旁放一盆涼水,刀邊蘸水邊切,均可有效地減輕辣味的散發,使眼睛不受刺激。

  12. 葡萄酒做沙拉。葡萄酒開瓶後,若存放過久,就會變成“醋”,具有芳香味,用來做沙拉非常好吃。

  13. 用鹽洗菜。保潔清洗青菜時,在清水裡撤一些鹽,這樣可把蔬菜裡的蟲子清洗出來。

  14. 洗切蔬菜防營養流失。菠菜、白菜等蔬菜要先洗後切,不要切碎了再洗。否則,營養素會流失太多。

  15. 鹽可使蔬菜黃葉返綠。菠菜等青菜的葉,如果有些輕度變黃,焯時放一點鹽,顏色能由黃返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