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應該怎麼做菜

  扁豆,Lablab purpureus Linn. Sweet,通用名藊豆,別名火鐮扁豆、藤豆、沿籬豆、鵲豆、查豆、月亮菜,雙子葉植物綱。種類也很多,如:白扁豆、紫扁豆、油豆、蛇豆、豬耳豆形似豬耳朵。為豆科扁豆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扁豆怎麼做菜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扁豆做菜的方法:

  扁豆燜面

  菜譜做法:

  1.細麵條蒸熟不蒸也可以

  2.扁豆摘好洗淨。

  3.五花肉切好,蔥姜切好備用。

  4.鍋中放入底油燒熱。

  5.放入五花肉煸炒變色。

  6.放入薑末。

  7.放入蔥花。

  8.倒入適量的料酒。

  9.倒入適量的老抽。

  10.放入扁豆。

  11.放入適量的鹽,攪拌均勻。

  12.放入蒸好的麵條。

  13.加入適量的水,願意吃軟的把水澆到面上,願意吃硬的把水澆到鍋邊。

  14.水量為,能看到水就行了。

  15.蓋上鍋蓋轉小火燜10--15分鐘,開啟鍋蓋,放入適量的味精拌勻即可。

  扁豆禁忌人群:

         患寒熱病者,患冷氣人,患瘧者、尿路結石者忌食。

  扁豆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別適宜脾虛便溏、飲食減少、慢性久洩,以及婦女脾虛帶下、小兒疳積單純性消化不良者食用;適宜夏季感冒挾溼、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暑熱頭痛頭昏、噁心、煩躁、口渴欲飲、心腹疼痛、飲食不香之人服食;適宜癌症病人服食。

  扁豆食用價值

  豆科草質藤本植物扁豆的白色種子或莢果。又稱南扁豆、沿籬豆、峨眉豆、羊眼豆、藤豆,有黑、白等色之異。中國華東、中南、西南和河北、遼寧等地均有栽培。冬季採收成熟 莢果,晒乾,除去莢皮,收集種子炒黃或稍煮;或秋季採摘未成熟莢果鮮用。

  [效能]味甘,性微溫。能健脾除溼。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磷、鈣、鐵、鋅,維生素B1.B2和煙酸、泛酸、豆甾醇、磷脂、氰甙、血球凝結素等成分。

  [用途]用於脾虛有溼,體倦乏力,少食便溏,或水腫;婦女脾虛帶下;暑溼為患,脾胃不和,嘔吐腹瀉。

  [用法]煎湯,研末,或煮熟食。

  扁豆,豆類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小葉披針形,花白色或紫色,莢果長橢圓形,扁平,微彎。嫩莢是普通蔬菜,依花的產色不同分為紅花與白花兩類,莢果的產色有綠白、淺綠、粉紅與紫紅等色,以平滑有光澤、質堅硬、種皮薄而脆、嚼之有豆腥氣、顆粒飽滿為佳。入藥主要用白扁豆。扁豆含皁甙和血球凝集素可引致食物中毒,烹飪時一定做的十分熟方可。

  扁豆的營養成分相當豐富,包括蛋白質、 脂肪、糖類、鈣、磷、鐵、鉀及食物纖維、維A原、 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C和氰甙、酪氨酸酶等, 扁豆衣的B族維生素含量特別豐富。此外,還有磷脂、蔗糖、葡萄糖。

  扁豆味甘、性平,歸、胃經,氣清香而不串,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有健脾、和中、益氣、化溼、消暑之功效。主治脾虛兼溼,食少便溏,溼濁下注,婦女帶下過多,暑溼傷中,吐瀉轉筋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