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魚怎麼做菜

  鮑魚在鮮活時,外表有一層黝黑的膠質,用手撫摸十分柔軟。原來,鮑魚在水中爬行時,狀近滑行,其實它是利用觸角與腹部的收縮而產生推力,外表的膠質是減少摩擦以便順利滑行,所以,假如鮑魚死後,黝黑色的膠質就會褪去,肉質便會慢慢顯得雪白,行內稱之為“白板鮑魚”。如此鮑魚,肉質趨硬,體質組織起了變化,本身濃郁的香味便會消失,吃起來也就淡而無味了。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鮑魚做菜的方法具體如下:

  鮑魚做菜的方法之幹鮑魚

  幹鮑是將新鮮鮑魚經風乾後製作而成,是海鮮裡徊當名貴的美味,其中又以日本青森縣的網鮑品質最佳。幹鮑之中,以網鮑為首,其次有窩麻鮑、吉品鮑等等。幹鮑適合整粒以沙鍋慢煨的方式來烹調,以儲存它的鮮美原味。

  處理方法:

  1、將鮑魚泡於冷水中48小時。

  2、取出後用沸水泡一晚,讓其自然舒展,回覆原狀。

  3、將幹鮑四周刷洗乾淨,徹底去沙,否則會影響到鮑魚的口感與品質。

  4、洗淨後加水沒過鮑魚,置於蒸籠內以大火蒸10小時。

  5、於沙鍋中加入鮑魚、老母雞、豬小排、生豬油與糖、姜蔥等材料;慢燉12小時也可使用蒸籠或電蒸鍋,不過沙鍋具保溫功能,因此效果最佳後再溫一晚。

  6、第二天取出後,加入原汁、蠔油整顆慢煲1.5小時後,即可品嚐到口感絕佳的鮮美鮑。

  鮑魚做菜的方法之紅燒鮑魚

  特點:汁濃厚,味鮮,軟嫩。

  原料:幹紫鮑、老母雞、淨火腿、乾貝、烤魚翅湯、乾貝湯、白糖、精鹽、醬油、料酒、澱粉、雞油等。

  製法:將幹紫鮑用水發制好,加入雞肉,火腿,乾貝,上火燜3小時後,將鮑魚取出,原湯過羅備用;將鮑魚剞上花刀,再斜切成半釐米厚的片;將100克燜鮑魚的原湯和kao魚翅的湯,乾貝湯一起放進雙耳鍋,煮沸後放入鮑魚片,滾煮10分鐘,加入白糖、精鹽、醬油、料酒等調料,以澱粉調成濃汁,出鍋前加少許雞油。

  鮑魚做菜的方法之瘦肉鮑魚湯

  功效:由於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清熱散結的作用;瘦豬肉有滋陰補肌的作用,再配合具有育陰潛陽作用的鮑魚,使煲成的這一款“夏枯草瘦肉煲鮑魚湯”有平肝熄風、止頭痛、除煩躁的作用,對於肝腸亢盛的血壓高病症的治療,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原料:鮑魚連殼500克,夏枯草50克,瘦豬肉20克。

  做法:只要揀選新鮮鮑魚,將鮑魚殼和鮑魚肉分離。鮑魚殼用清水擦洗乾淨,去掉泥汙;鮑魚肉去掉汙穢粘連部分,再用清水洗乾淨,切成片狀。再加上夏枯草、瘦豬肉,一齊放入已經用猛火煲滾了的清水內,改用中火,繼續煲3小時左右,以少許幼鹽調味,即可佐膳飲湯吃肉了。

  挑選鮑魚的方法;

  分類:鮑魚以加工形態有“幹鮑魚”和“鮮鮑魚”之分;“幹鮑魚”又分“淡幹鮑”和“鹹幹鮑”兩種;品嚐“幹鮑魚”以“淡幹鮑”為好,是要求它品質優良,個頭厚大,肉質的豐腴與汁液的甘美清香;而品嚐“鮮鮑魚”則講求鮑魚的新鮮和美味的肉質,以每年的5月份最肥美,而在10、11月份肉較瘦。

  “幹鮑魚”烹製一般需時較長,要用精製的頂湯反覆煨味,使“幹鮑魚”能夠充分吸收其它物料的味道,故香味濃郁,肉質甘腴;原只“幹鮑魚”的極品更講求個大、肉豐和“糖心”。

  “鮮鮑魚”的烹製則不同,它十分講究火候的把握,火候不夠則味腥,過火則肉質變韌發硬;所以,鮑魚非常注重調味的得法,濃淡的適宜,否則鮑魚本身的鮮味是出不來的。

  鮑魚的等級按“頭”數計,每司馬斤俗稱港秤,約合655克有“2頭”“3頭、“5頭”“10頭”“20頭”不等,“頭”數越少價錢越貴;即所謂“有錢難買兩頭鮑”。目前以網鮑頭數最少,吉品鮑排第二,禾麻體積最小,頭數也最多;二頭的禾麻及吉品已成為目前罕見品種,已猶如古董珍品一樣。

  在鮑魚的身體外邊,包被著一個厚的石灰質的貝殼,它達個貝殼是一個右旋的螺形貝殼,呈耳狀,它的拉丁文學名按字義翻譯可以叫做“海耳”,就是因為它的貝殼的形狀像耳朵的緣故。另外在鮑魚的貝殼上都有從殼頂向腹面逐漸增大的一列螺旋排列的突起。這些突起在靠近螺層末端的一些貫穿成孔,孔數隨種類不同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