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手足口病怎麼辦

  每年的4-7月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而人是手足口病的唯一宿主,且多發於兒童,?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手口足病是一種發疹性傳染病,主要是由柯薩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病,但以夏秋季節患病最多,寶寶自身的抵抗力不高,很容易就被手足口病盯上,那麼,得了手足口病該怎麼辦?要做到以下五點。

  1、消毒隔離 首先應將患兒與健康兒隔離。患兒應留在家中,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結痂。一般需隔離2周。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於日光下暴晒。患兒的糞便需經含氯的消毒劑消毒2小時後傾倒。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患兒居室內應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定期開窗通風,每日可用乳酸燻蒸進行空氣消毒。乳酸的用量,按每10平方米的房間2ml計算,加入適量水中,加熱蒸發,使乳酸細霧散於空氣中。居室內應避免人員過多,禁止吸菸,防止空氣汙濁,避免繼發感染。

  3、休息及飲食 患兒一週內應臥床休息,多飲溫開水。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故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爛時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4、口腔護理 應保持口腔清潔,預防細菌繼發感染,每次餐後應用溫水漱口,口腔有糜爛時可塗金黴素、魚肝油,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癒合。

  5、皮疹的護理 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應寬大、柔軟,經常更換。床鋪應平整乾燥。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皰疹破裂者,區域性可塗擦1%龍膽紫或抗菌素軟膏。

  手足口病毒傳播的途徑

  人是手足口病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

  1、接觸帶病毒的汙染物 人群密切接觸是重要的傳播方式,兒童通過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手、毛巾、手絹、水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內衣以及醫療器具等引起感染。

  2、接觸帶病毒的分泌物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病人糞便、皰疹液等可通過接觸傳播,故與生病的患兒近距離接觸可造成感染。

  3、病從口入 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汙染的水、食物,也可發生感染。

  預防手足口病病毒的妙招

  小兒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以及一定概率的死亡率,家長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早發現,早治療。最重要是要做好預防工作。

  1、清新空氣趕走病毒 在清新的空氣中,病毒是很難在室內“逗留”或繁殖的。每天最少通風三次以上,每次不低於30分鐘。

  2、紫外線剿滅病毒 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滅病毒。寶寶的衣物、被褥適用此法,但前提條件必須是陽光充足,否則就達不到殺滅病毒的目的。

  3、高溫和沸水殺絕病毒 在手足口病高發季節,寶寶使用的餐具或奶瓶等每天高溫消毒,用沸水煮15分鐘以上。並且不要和大人的餐具混放、共用。

  4、含氯消毒劑剷除病毒 手足口病病毒在配比合適的含氯消毒液中是難以存活的,按說明進行配比使用。適用於寶寶的衣物、被褥、毛巾、玩具等。

  手足口病是嚴重威脅寶寶健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家長們一定要多留意孩子的身體狀況,尤其是夏天,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尤其是要做好預防工作,把病毒扼殺在搖籃裡。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