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逃生安全教育

  地震安全教育幫助學生了解地震前的預兆,提高警惕。地震發生後如何自救及互救。瞭解地震的成因及地震發生時的應急措施,讓學生了解自然災害之一地震,明白自然災害存在的極大危險,提高地震防護知識,將傷害降到最低並掌握一些地震後自救與互救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料,一起來看看。

  

  地震具有突發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開始時,如果正在屋內,切勿試圖衝出房屋,這樣砸死的可能性極大。權宜之計是躲在堅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沒有堅實的傢俱,應站在門口,門框多少有點保護作用。應遠離窗戶,因為窗玻璃可能震碎。

  1、如果在平房裡,突然發生地震,要迅速鑽到床下、桌下,同時用被褥、枕頭、臉盆等物護住頭部,等地震間隙再儘快離開住房,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時如果房屋倒塌,應呆在床下或桌下千萬不要移動,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樓房中,發生了地震,不要試圖跑出樓外,因為時間來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到兩個承重牆之間最小的房間,如廁所、廚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櫃等傢俱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牆角,並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陽臺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課時發生了地震,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內亂跑或爭搶外出。靠近門的同學可以迅速跑到門外,中間及後排的同學可以儘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牆的同學要緊靠牆根,雙手護住頭部。

  4、如果已經離開房間,千萬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東西。因為第一次地震後,接著會發生餘震,餘震對人的威脅會更大。

  5、如果在公共場所發生地震,不能驚慌亂跑。可以隨機應變躲到就近比較安全的地方,如桌櫃下、舞臺下、樂池裡。

  6、如果正在街上,絕對不能跑進建築物中避險。也不要在高樓下、廣告牌下、狹窄的衚衕、橋頭等危險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後被埋在建築物中,應先設法清除壓在腹部以上的物體;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要注意儲存體力,設法找到食品和水,創造生存條件,等待救援。

  8、在公共場所遇到地震時,裡面的人會因驚恐而導致擁擠,這是由於驚恐的人們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緣故。這時需要的是鎮靜,定下心來尋找出口,不要亂跑亂竄。

  預防踩踏事故,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舉止文明,人多的時候不擁擠、不起鬨、不製造緊張或恐慌氣氛。

  2、發現不文明的行為要敢於勸阻和制止。

  3、儘量避免到擁擠的人群中,不得已時,儘量走在人流的邊緣。

  4、應順著人流走,切不可逆著人流前進,否則,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發覺擁擠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來時,應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亂,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6、陷入擁擠的人流時,一定要先站穩,身體不要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然彎腰提鞋或繫鞋帶。有可能的話,可先儘快抓住堅固可靠的東西慢慢走動或停住,待人群過去後,迅速離開現場。

  7、若自己被人群擁倒後,要設法靠近牆角,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後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

  8、在人群中走動,遇到臺階或樓梯時,儘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發生踩踏事故怎樣自救:

  1、上下樓梯時手機、鑰匙等東西掉在地上不要撿,不要有彎腰繫鞋帶以及之類的動作。彎腰時身體最易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2、逃生時不要緊貼欄杆、牆壁或牆壁的死角。有人認為逃生時欄杆、牆壁可以保護自己免受傷害。事實上強大的人流會使你緊貼欄杆,使你無法呼吸,連側一下身子都不可能,更不用說逃生了。

  3、逃生時不要從高處往下亂跳。亂跳易跌落在水泥等地方造成身體受傷,也易受到逃生人群的踩踏。

  4、逃生時雙臂交叉於胸前護住胸部,保持呼吸順暢,同時儘量擴大自己的活動範圍。

  5、踮起腳尖隨人流活動,避免被人踩了腳跌倒在地。

  6、如果萬一跌倒在地,雙手迅速交叉護住頸椎,低頭彎腰,雙腿蜷縮胸部,側身倒臥地上。因為頸椎是全身最脆弱的地方。一般成人的胸腔只能承受十幾公斤的壓力。保護好自己的頸椎和胸就能使自己少受傷害。 踩踏事故,誰也不願意發生。平時多瞭解自救方法,關鍵時刻就能逃生有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