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逃生安全的知識

  近幾年來,我國及世界上有多個地區發生了大地震,給人類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掌握預防知識,學會自我保護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一、地震預兆

  1、地下水異常:

  由於地下岩層受到擠壓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殼內部氣體和某些物質隨水溢位,而使地下水冒泡、發渾、變味等。

  2、動物異常:

  震前一、二天,牛、馬趕不進圈,亂蹦亂跳,嘶叫不止,煩燥不安,飲食減少;一些豬羊不吃食,煩燥不安,亂跑亂竄;狗狂叫不止;雞不進窩,驚啼不止;鴨不下水;家兔亂蹦亂跳,驚恐不安;鴿子在震前數天驚飛,不回巢;密蜂一窩一窩地飛走;老鼠反應最靈敏,在震前一天至數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著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樹;魚驚慌亂跳遊向岸邊,翻白肚等。

  3、地光和地聲

  地光和地聲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時,從地下或地面發出的光亮及聲音,是重要的臨震預兆。

  二、地震活命三角區

  地震活命三角區:就是可以構成三角區的空間。***請看圖解***

  發生地震時一定要找到可以構成三角區的空間去躲避。

  很多人不懂這個活命三角區,所以地震來了,他們是這樣做的:

  1、躲到桌子,床下和汽車裡

  2、靠牆站立或蹲下

  3、站在門框邊上

  假如地震發生,我們應該這樣做:

  1、迅速尋找一個大而堅實的物體

  2、移動並靠近它的一側

  3、儘量捲縮自己身體靠下

  地震逃生小常識

  震時是跑還是躲:

  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

  身體應採取的姿勢: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如何安全度過地震:

  當地震還在持續時,將你的活動範圍限制在周圍某個安全地點幾步以內,在晃動停止、確認安全後再離開室內。

  ***1*** 如果你在室內

  蹲下,尋找掩護,身子緊貼內部承重牆作為掩護,然後雙手抓牢固定物體,用雙臂護住頭部、臉部,蹲伏在房間的角落。遠離玻璃製品、建築物外牆、門窗以及其他可能墜落的物體,例如燈具和傢俱。如果地震發生時你在床上,請待在那裡不要動。抓緊枕頭保護住你的頭部。如果你上方有可能墜落的重型燈具,請轉移至最近的安全地帶。晃動停止並確認戶外安全後,方可離開房間。地震中的大多數傷亡,是在人們進出建築物時被墜物擊中造成的。要意識到可能會斷電,火警以及自動噴淋裝置可能會啟動。切勿使用電梯逃生。

  ***2*** 如果你在室外

  待在原地不要動。遠離建築區、大樹、街燈和電線電纜。

  ***3*** 如果你在開動的汽車上

  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儘快靠邊停車,留在車內。不要把車停在建築物下、大樹旁、立交橋或者電線電纜下。不要試圖穿越已經損壞的橋樑。地震停止後小心前進,注意道路和橋樑的損壞情況。

  ***4*** 如果你被困在廢墟下

  不要點火柴。不要向周圍移動,避免揚起灰塵。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部。敲擊管道或牆壁以便救援人員發現你。可能的話,請使用哨子。在其他方式都不奏效的情況下再選擇呼喊——因為喊叫可能使人吸入大量有害灰塵並消耗體能。不要亂叫,保持體力,用敲擊聲求救。

  震後注意事項:

  震後,餘震還會不斷髮生,你的環境還可能進一步惡化,你要儘量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穩定下來,設法脫險。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燈火,因為空氣中有易燃易爆氣體。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或其他危險物;搬開身邊可移動的碎磚瓦等雜物,擴大活動空間。注意,搬不動時千萬不要勉強,防止周圍雜物進一步倒塌;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時再被埋壓;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電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聞到煤氣及有毒異味後灰塵太大時,在設法用溼衣物捂住口鼻。

  地震逃生五大誤區

  誤區之一:邊跑邊喊

  研究表明,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區,從地震發生直至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左右的時間。作為個人,應當保持冷靜,並在這寶貴的12秒裡做出正確躲藏的抉擇。

  在這種緊要關頭,人群極易出現盲從傾向,形成錯誤的群體行為,所以亂喊亂叫更會使人驚慌失措,慌不擇路,造成更大的傷亡。

  誤區之二:躲在桌子或床下

  地震發生時躲在桌子底下還是旁邊,要根據建築物來確定。如果房頂上面是瓦面的,瓦面一掉就掉瓦片,躲在桌子下面,上面掉下來的東西不會砸到你,躲在下面是最好的。

  但是,如今大多樓房都是鋼筋混凝土的,房屋在強震中倒塌時,鋼筋混凝土整個壓下來,桌子無法承受這樣的重量,很容易被壓毀。不過,桌子可以起臨時支撐和緩衝的作用,以低姿勢躲在傢俱旁邊,可以獲得一定的生存空間。同時,保護頭部極其重要,在緊急情況下可利用身邊的棉坐墊、毛毯、枕頭等物蓋住頭部,以免被砸傷。另外,在室內避震,一定要注意避開像門窗附近等牆體的薄弱部位。

  誤區之三:被壓時大喊大叫

  地震時如果身體被壓,情緒上要儘量穩定下來,設法脫險。因為餘震還會不斷髮生,所以環境還可能進一步惡化。首先設法使身體避開壓在上方的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或者其他危險物,搬開身邊可移動的碎磚瓦等雜物,以擴大身體的活動空間。要注意的是,在搬不動時千萬別去勉強,弄不好周圍的雜物會進一步倒塌。想方設法利用磚石、木棍等,支撐已經倒塌的天花板、牆壁,以防止發生餘震時再度被埋壓。為了保持體力,不要喊叫,可用敲擊聲發求救訊號。

  誤區之四:碰到高危設施倒塌後馬上撤離

  遇上高壓線等一些大型的高危設施倒塌時,較為安全的方法是呆在原地不動,等待專業搶險救援人員的救助。這些高危設施倒塌時,其攜帶的一些特殊能源往往也同時發生洩漏。因此,這時如果馬上離開,盲目逃生,極有可能引起像爆炸、觸電等直接威脅生命的危險。

  誤區之五:乘坐電梯逃生

  地震時,立即關閉家裡的電源和燃氣管道,然後利用房屋的支撐時間迅速下樓,跑到空曠的地方,絕對不能使用電梯。

  如果是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要立刻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停下後迅速離開電梯。萬一被關在電梯中,要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絡、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