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疝病人的急救護理

  腦疝疾病一定要採取緊急治療措施,有很多患者在發病的時候病情較為危急,腦部的神經會受到壓迫,患者會出現一系列的併發症,不及時搶救患者會有生命危險,那麼腦疝病人的急救與護理措施有哪些?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腦疝病人方面的急救護理,供大家參考。

  腦疝病人的急救與護理措施

  腦疝患者的急救護理措施非常重要,只有採取急救措施才能夠挽救患者的生命,首先應該保持患者正常的血壓,這樣能夠保證患者的顱內壓穩定,才能使得病情得到控制,否則病情繼續嚴重患者會有生命危險。家屬的護理措施當中一定要注意患者的體溫,如果體溫較高就應該採取降溫措施,患者水電解質紊亂或者酸鹼失去平衡,就要做好調解工作,使得患者身體能夠恢復正常。

  腦疝疾病一般會採用腦室外引流術來進行處理,有效地降低患者顱內壓的情況,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采用一些腦脊液的分流術,對於腦積水病例來說,這種治療措施非常的有效。有些比較嚴重的腦殘患者會出現呼吸驟停,這個時候就應該採取降顱壓的方法,同時按腦復甦技術進行搶救,做好好就相關的措施能夠挽救患者的生命,有些患者會出現心臟停止,採取胸外心臟按壓的方法有搶救,保持患者的心臟泵血功能,使得患者的身體恢復正常的血壓。

  有很多疾病並不是那麼容易治療的,長期治療過敏的患者非常痛苦,腦疝疾病出現的時候,就應該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同時採用手術治療方法是最好的治療措施之一,所以當我們發現身邊的人出現腦疝疾病,就應該緊急的送患者到醫院進行治療。

  腦疝病人的病因

  腦內任何部位佔位性病變發展到一定程度均可導致顱內各分腔因壓力不均誘發腦疝。引起腦疝的常見病變有:

  ①損傷引起的各種顱內血腫,如急性硬腦膜外血腫、硬腦膜下血腫、腦內血腫等;

  ②各種顱內腫瘤特別是位於一側大腦半球的腫瘤和顱後窩腫瘤;

  ③顱內膿腫;

  ④顱內寄生蟲病及其他各種慢性肉芽腫。

  ⑤先天因素,如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此外,如對顱內壓增高的患者,腰椎穿刺釋放過多的腦脊液,導致顱內各分腔之間的壓力差增大,可促使腦疝的形成。

  腦疝病人的發病機制

  正常情況下,顱腔被大腦鐮和小腦幕分割成壓力均勻、彼此相通的各分腔。小腦幕以上稱幕上腔,又分為左右兩分腔,容納左右大腦半球;小腦幕以下稱為幕下腔,容納小腦、橋腦和延腦。當某種原因引起某一分腔的壓力增高時,腦組織即可從高壓力區通過解剖間隙或孔道向低壓力區移位,從而產生腦疝。疝出的腦組織壓迫臨近的神經、血管等組織結構,引起相應組織缺血、缺氧,造成組織損傷功能受損。

  神經受壓或牽拉

  腦疝壓迫或牽拉臨近腦神經產生損傷,最常見動眼神經損傷。動眼神經緊鄰顳葉鉤回,且支配縮瞳的神經纖維位於動眼神經的表層,對外力非常敏感。

  腦幹病變

  移位的腦組織壓迫或牽拉腦幹導致腦幹變形、扭曲,影響上、下行神經傳導束和神經核團功能,出現神經功能受損,

  血管變化

  供應腦組織的動脈直接受壓或者牽拉引起血管痙攣,造成缺血、出血、繼發水腫和壞事軟化,靜脈淤滯,可東芝靜脈破裂出血或神經組織水腫。

  腦脊液迴圈障礙

  中腦周圍腦池是腦脊液迴圈必經之路,小腦幕切跡疝可使中腦周圍腦池受壓,導致腦脊液向幕上回流障礙。

  疝出腦組織的變化

  疝出腦組織可因血液迴圈障礙發生充血、出血或水腫,對臨近組織壓迫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