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有哪些宴請餐桌禮儀

  韓國也是一個很注重禮儀的國家,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韓國的宴請餐桌禮儀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坐姿

  韓國飯館內部的結構分為兩種:使用椅子和脫鞋上炕。在炕上吃飯,著韓服時,男人盤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著便裝時,只要把雙腿收攏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

  摺疊碗筷勺

  韓國人吃飯的順序: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從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湯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飯,然後再喝一口湯、再吃一口飯後,便可以隨意地吃任何東西了。

  碗:中國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飯碗吃飯的習慣,但是韓國人視這種行為不規矩。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觸飯碗。不可出聲,不要讓匙和筷碰到碗而發出聲音。

  筷:它只負責夾菜。不管你湯碗中的豆芽兒菜怎麼用勺子也撈不上來,你也不能用筷子。筷子在不夾菜時,傳統的韓國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兩根筷子要攏齊,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

  勺:在韓國人的飲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負責盛湯、撈湯裡的菜、裝飯,不用時要架在飯碗或其它食器上。

  行酒禮

  斟酒,如果雙方第一次見面,則一手需托住另一隻手的肘部為對方斟酒;但如果對方是長輩,則必需用一隻手托住酒瓶底端斟酒。

  飲酒,身份高低不同者一起飲酒碰杯進時,身份低者要將杯舉得低,用杯沿碰對方的杯身,不能平碰,更不能將杯舉得比對方高,否則是失禮。

  飲酒時晚輩和下級可背臉而飲。 傳統觀念是“右尊左卑”,用左手執杯或取酒被認為不禮貌的。另外要注意敬酒者離開時應鞠躬

  特別注意

  ●與長輩一起用餐時,長輩動筷後晚輩才能動筷。 不可以用筷子對別人指指點點,用餐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與別人統一步調。與長輩一起用餐時,等長輩放下湯匙和筷子以後再放下。用餐完畢後將筷子整齊放在餐桌的桌面上。

  ●不要把湯匙和筷子同時抓在手裡;不要把匙和筷子搭放在碗上;

  ●用餐時嚥到骨頭或魚刺時要避開旁人悄悄地包在紙上再扔掉,不要直接扔在桌子上或地上。

  ●用餐後,湯匙和筷子放在最初位置上,使用過的餐巾迭起來放在桌子上,並相互行禮說“我吃好了!”

  ●吃飯時,不宜高談闊論。吃東西時,嘴裡響聲太大,也是非常丟人的。

  ●在韓國人的家裡宴請時,賓主一般都是圍坐在一張矮腿方桌周圍。盤腿席地而坐。在這種情況下,切勿用手摸腳,伸直雙腿,或是雙腿叉開,都是不允許的。

  韓國宴請飲酒禮儀

  韓國人家裡如有貴客臨門,主人感到十分榮幸,一般會以好酒好菜招待。客人應儘量多喝酒,多吃飯菜。吃得越多,主人越發感到有面子。

  傳統觀念是"右尊左卑",因而用左手執杯或取酒被認為不禮貌的。 經長輩允許,下級晚輩才可向上級長輩敬酒。敬酒人右手提酒瓶,左手託瓶底雙手都要用上,上前鞠躬、致詞,為上級長輩斟酒,一般是一連三杯,敬酒人只是敬酒,自己是不能與長輩同飲的。級別與輩份懸殊太大者不能同桌共飲。在特殊情況下,身份高低不同者一起飲酒碰杯進時,身份低者要將杯舉得低,用杯沿碰對方的杯身,不能平碰,更不能將杯舉得比對方高,否則是失禮,晚輩和下級也應背臉雙手舉杯而飲。

  韓國人普遍忌"四"字。因韓國語中"四"與"死"同字同音,傳統上認為是不吉利的,因此,在韓國沒有四號樓、四層樓、四號房,軍隊裡沒有第四師,宴會廳裡沒有四桌,敬酒不能敬四杯,點菸不能連點四人。此外,孕婦忌打破碗,擔心胎兒因此而裂嘴;婚姻忌生肖相剋,婚期擇雙日,忌單日;節慶期間要說吉利話;男子不要問女子的年齡、婚姻狀況;打噴嚏時要表示歉意;剔牙要用手或餐巾蓋住嘴;交接東西要用右手,不能用左手,因傳統觀念上認為"右尊左卑",認為用左手交接東西是不禮貌的行為,給長輩或接長輩給的東西是要雙手的等等。

  韓國婚宴禮儀

  婚談

  在韓國的傳統婚禮舉辦前,男女雙方家人都要通過媒人互相瞭解對方的家庭狀況、學識以及人品等。如果互相有好感的話就先要父母們相見,所以有的時候本人結婚前並沒有看到過對方。互相同意結婚後,一般男方先把"請婚書"送給女方。女方如果有結婚的想法就把"許婚書"送給男方,然後議婚成立。

  2.納采

  收到許婚書,男方家會寫上"納采文"和"四柱",用紅布裹裝送給新娘家。收到"四柱"的新娘家就會認真參考將要舉辦婚禮的新郎和新娘的出生年月,選擇婚禮的日期和時間,然後在白紙上寫出"涓吉"再送給新郎家.注:

  --四柱:按著六十甲子的干支,紀錄出生年月和出生時間的信。

  --納采文:對許婚的感謝文章和讓對方選出結婚日期和時間的問候。

  --涓吉:在傳統婚禮上接受四柱單子的新娘家把擇日單子送給新郎家的事,並請男方告訴女方在舉行婚禮時新郎要穿的服裝號碼大小的信。

  3.納幣

  新郎家從新娘家收到信涓吉後,把新娘在婚禮時要穿的"採緞"和"婚書"用婚書箱送到新娘家。其中,採緞一般是在婚禮前一個月送。舉行婚禮之前把"幣物"和 "婚書"以及"封採"裝在一起跟"物品目錄"一起送去,這叫做"函"。 新娘把和結婚時需要的物品以及費用一起收到的"婚書"、"納采"和"四柱"會一輩子誠心的保管,表示自己對丈夫的一片丹心,直到人生走到盡頭時,這些東西會陪伴她進棺材。

  注:

  --納幣:婚姻時四柱單子交換結束後,證明訂婚的聘禮,新郎家把禮物送給新娘家。

  --採緞:在納幣時新郎家送給新娘家的禮物,主要裝有藍色和紅色的綢緞,因此叫採緞。

  --封採:一般家庭條件富裕的話多裝一些別的衣料,這叫封採。

  --幣物:送給新娘的禮物。

  --婚書:婚姻時新郎家跟禮單一起送給新娘家的信。

  --函:婚書和禮單裝在箱子裡送給新娘家。各地風俗各有不同,大部分叫納幣或者封採。背上函箱子去新娘家的人一般是年紀較大、有子有女的多福之人。收到函箱子的新娘母親要先保管婚書,直到出嫁的女兒生了孩子,恭敬公公和婆婆,覺得女兒不會回到孃家時才會把婚書送給女兒。

  4.醮子禮

  準新郎按著傳統對兩家的禮節活動結束後,在舉行婚禮的當天,新郎要早起床,如果有祠堂的話要先到那兒,如果沒有的話要讓父母坐定,鄭重地給他們磕頭。磕頭結束後,新郎要跪在父母面前感謝父母養育之恩,並說要迎接新人妻子好好的認真生活,向父母的恩惠表示感謝,然後來到婚禮廳。

  準新娘也要在舉行結婚的當天早晨向父母磕頭表示感謝,然後去婚禮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