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鈴的含義

  風鈴是指可以在風吹動的情況下,發出聲音的物品,多用來作為飾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供大家參考!

  風鈴的典故

  唐朝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歧王宮中竹林中,懸碎玉片子,每夜聞碎玉子相觸聲,即知有風,號為至佔風鐸」,可知中國古人將碎石懸在一起,當風吹玉振,叮叮噹噹發出清脆的聲音,稱為「佔風鐸」,目的是用來知風。推想,佔風鐸應該是風鈴最早的起源。

  事實上,中國人所謂鈴、鍾、鐸,與西洋人所謂的 bell、chime ,雖然不等於風鈴,卻與風鈴在造型上、聽覺上、原理上,有相當大的相似性及衍生性,所以一般人很容易將這些器物作聯想,因而豐富了風鈴的創作與運用。風鈴悅耳清脆的聲音,以及它豐富造型的美感,是現代人對風鈴最大的用途與想法;但是,中國古人懸掛風鈴,卻是實用性高過裝飾性,而是以「風吹玉振」的聲音,達到警示、靜心養性、或祈福的目的。

  

  風鈴作為禮品,如果是好朋友送的,在有風的時候,風鈴的清脆聲代表著好朋友的一聲聲問候;如果是情侶送的,那就代表戀情和想念。風鈴有"思念""喜歡"的意思,不過有人說還代表著情侶分手. 事實上,不管是誰送的,當風吹過,鈴聲都會讓你想起那個人。如果送給別人,甚至別人會永遠記住你。

  風鈴的用途

  用於建築

  1.宋史.禮志:「明堂庭樹鬆梓檜,門不設戟,殿角皆垂鈴」。所謂「明堂者,明政教之堂」,依據大戴禮:「明堂者,自古有之,所以朝諸侯」,顯見「明堂」在中國曆代各朝是一個重要的政教地點,它的門口不設警衛兵戎,但卻在屋簷四角設鈴,有警惕、平和之意、卻少了肅殺苛刻的氣氛 。

  2.風鈴用於建築居家的風水勘輿之上,是利用風鈴聲的〔好韻〕,改變環境空間磁場,以招來〔好運〕,所以中國人認為懸掛風鈴是要看方位。

  用於宗教

  1.〔鈴〕在佛教意涵上有驚覺、歡喜、說法三義,常見於佛教的法器、樂器及塔寺塔寺簷角建築中。

  2.以一首〔風鈴偈〕認識〔風鈴〕在佛法中的象徵意涵:「渾身似口掛虛空,不論東西南北風,一律為他說般若,叮叮咚咚叮叮咚。」所謂「叮叮咚咚」是為演說 「苦、空、無常、無我」的佛理,在大藏述略:「風鈴揚音鬧蒼噓,真相堂堂照膏火,教音默默鳴風鈴」。

  3.在宗教世界中,不論教堂或佛寺,〔鍾〕都是必要的,它主要的涵意是發出訊號表明儀式中重要環節,喚起人們去祈禱、報時、宣告大事件的發生、慶祝、報警和哀悼,鐘聲響起總有意義的。

  4.巴厘島崇尚多神信仰,傳說風神〔溼婆〕藉由竹管風鈴,以風吹竹管聲的大小、頻率表示風神的到來,並顯示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