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新經濟時代企業文化的建立

論文關鍵詞:新經濟時代 企業文化 企業精神 

  論文摘要:我們正處在一個新經濟時代,文化的構建將是新經濟時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工作。 

  我們正處在一個新經濟時代,這個時代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以高新技術與資訊科技為基礎,以資訊革命為動力,以創新為靈魂的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時代,在新經濟時代裡,企業管理髮生了根本的變化,世界各國的企業管理正在創新中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將原來的人本管理逐漸向構建企業文化轉變。可見,文化的構建將是新經濟時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工作。 
  1 新經濟時代建立企業文化的重要性 
  企業文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企業管理學中分化出來的一個新理論。企業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企業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和。狹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一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中,為謀求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在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自覺形成的、並經過絕大多數職工認同信守的經營宗旨。企業文化對外是一面旗幟,對內是一種向心力。一個企業真正的價值、有魅力、能夠流傳下來的東西,不是產品,而是它的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為員工確立一種具有群體心理定勢的指導意識,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圍,樹立共同的價值觀及由價值觀指導下的企業目標、企業精神、職業道德等,能激發員工愛崗敬業、奮發向上的工作熱情,使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最大限度地得以發揮,從而產生歸屬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充分調動每個員工的積極性,共同努力使企業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財富不能創造文化,文化卻能創造財富”,這是國外企業流行的一句名言。在新經濟時代時,要把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由以前的粗放式增長轉到以科技為基礎的優質高效的增長階段,要做“知識型”企業,不重視知識的積累,不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不充分調動和發揮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就很難適應這個時代。新經濟時代是文化競爭的時代,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品牌形象將成為企業發展的目標和市場競爭的最亮點。一個品牌的確立,固然離不開先進的科技水平和強大的市場調節的帶動,但它更離不開內涵豐富的企業文化。品牌是企業員工精神風貌和價值、觀念的集中體現,是企業文化的凝聚物和表現物。只有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使之與公眾心理、時代脈搏、社會文化和企業特點有效整合,將品牌地發展建立在先進的企業文化基礎上,才能使品牌在競爭的大潮中,顯示著永恆的風采。 

  2 新經濟時代企業的文化模式將是“文化人”和“團隊文化” 
  在新經濟時代的企業中,文化的差別化、個性化和多元化是企業發展的前提。資訊社會帶給人類的是更多的交流、融合,世界變得更加開放,交流、融合和開放的結果是形成了文化的多元化。在新經濟時代的經營管理中,職工多元化的價值在其本身,它不僅僅是需要滿足的需求,而且是創造力的源泉。職工以自我價值觀和文化參與企業創造實踐,他們就是企業的“文化人”。“文化人”不同於“社會人”和“經濟人”,他不是被動和服從的,而是主動的和自主的,他所做工作是作為企業和工作的主人由衷地去做的,他的工作是受到充分尊重的。“文化人”是“團隊文化”的基礎,只有在真正的“團隊文化”中,“文化人”才能實現其自身的價值。“團隊文化”是指“文化人”為基礎充分協商的文化,在團隊文化中需要服從的,是通過協商確定的原則和觀念,而不是等級、權威,是原則而不是人。 
  在新經濟時代的企業中“團隊文化”依賴於團隊式組織,人員之間的等級界限逐漸被淡化,常見的分工方式使所有的成員為通力合作,共謀大事而分組編隊。這樣的團隊組織,可以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揮組織全體成員而不只是公司決策者們的潛力。“團隊文化”鼓勵人們通力合作、共謀大業。人們關注的不再是自己所處的小圈子、小團體的利益,而是企業整體的進步與發展,不同部位之間不再是利益對立者之間的關係,而是時刻考慮著如何才能實現合作,為實現企業長遠目標共同奮鬥。“團隊文化”的這一合作精神,一方面,鼓勵員工發揚協作精神,減少了企業內的惡性競爭;另一方面,使組織成員實現了知識共享。通力合作的文化氛圍下.“文化人”之間可以實現優勢互補、資訊共享,從而產生1+1>2的整體效果;在“團隊文化”氛圍下,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團體中的成員都有一個共同的信條一為實現企業的整體目標而努力奮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人拾柴火焰高”,這正是團隊文化的寫照。 

  3 新經濟時代企業文化的建立渠道 
  3.1 職工教育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弘揚企業文化的重要途徑 
  上海寶鋼集團公司是我國高質量鋼鐵產品的最主要生產基地,寶鋼在2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程序中,始終遵循著小平同志    “掌握新技術,要善於學習,還要善於創新”的題詞精神,抓人才開發,始終把培育一支“思想好、技術精、作風正、紀律嚴”的高素質人才隊伍作為企業的第一道工序。寶鋼在職工教育工作中,首先做到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進一步落實企業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寶鋼的各級主要領導都在親自抓教育,主持研究、制定有利於教育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教育培訓工作計劃,並把教育培訓計劃列入本單位工作計劃內,進行佈置,同時嚴格督促實施。實現由被動的,以知識傳授、個人智力開發為主的傳統教育向主動的.以能力開發為主、個人與團體能力開發並重的現代企業的轉變:實現主要由培訓部門組織開展的剛性教育體系向全員自主參與、終身進行的柔性教育體系轉變。其次是大力開展高層次技術後備人才培養,按照人才培養總體目標,按層次分類別地建立高層後備人才庫;按照“優秀人才優先培養,重要人才重點培養”的原則.對高層後備人才採取聽取本人意見,請本人設計培養方案.進行“自主開發”;拓寬人才培養渠道,逐步建立一批海內外培訓基地,以重點實驗室為依託,以課題為基礎開展高層次專業人才的培養。寶鋼正是因為重視職工教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傳播途徑,才發展成了我國千萬噸級的現代化大型鋼鐵“航空母艦”。

3.2 企業精神的培育 
  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是企業生機與活力的源泉。塗州礦務集團公司就很注重培養企業的創新精神,他們認為學習力是企業競爭力的“根”,大力實施科教興企、人才強企戰略,引導職工在生產經營實踐中系統思考、改善心智模式.不斷優化思維、突破定勢、變革創新、從多視角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學習力放大了創新力,為斷推進科技成果轉化,進行技術創新,推廣應用了多項新技術、新工藝、取得明顯成效。進行管理創新,徐礦尊重人的主體地位,促進其綜合素質和心智模式的全面提升,鼓勵個人想象力、個人成就感以及渴望創造未來的思維模式,注重讓每個成員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自主創新、自主協調、通過啟發引導式的人性化管理,使每個組織成員都能心情舒暢地工作和學習。學習應用“企業整體策略理論”,使得組織結構扁平化,減少中間層,使決策層和操作層互動,推動了組織結構創新。始終堅持“徐礦的經濟是文化的,徐礦的文化足經濟的”這一主打方向,將相容幷蓄、博採眾長、體現共性、弘揚個性融為一體。注重文化薰陶,進行文化創新,構築“精神家園”,推動了現代文化型企業的建設。 
  海爾是1984年創立的,其前身是一個破爛的街道小廠。而如今,海爾銷售收入已愈700多億,其產品覆蓋了白色家電、黑色家電、米色家電、生物製藥等廣闊的領域。海爾之有令天,原因在於不斷激發變革、改進、創新和更新。海爾能夠實現新的跨越,在於不斷否定自我、堅持創新、建立了自己獨特的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文化。海爾文化的核心就是創新,創新最主要的就是怎麼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及真誠到永遠地為消費者服務。 
  3.3 從心理著手培育企業文化 
  優秀的企業文化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會自發形成的,他是企業的領導者有意識加以培育和長期建設的結果。企業文化的建設必須遵循相應的心理規律來進行,刁‘能事半而功倍,首先要重視心理強化,及時表揚或獎勵與企業文化相一致的思想和行為,及時批評或懲罰與企業文化桐背離的思想和行為,使物質獎勵或懲罰儘量成為企業精神的載體,使企業精種變成可見的、可感的現實因素,其次要利川從眾心,在企業文化建沒巾,企業領導應動員一切輿淪工具,大力宣傳企業文化,主動利用從眾心,促成企業成員行動上的一致,實現企業文化建設所需的輿淪與行動的良性迴圈,再次要培養以同心理。為了建設優良企業文化,企業主要負責人取得全體成員的認同是十分必要的。海爾總裁張瑞敏就曾說,他在海爾文化的形成和建設巾任了設計師和牧師的角色。正足由於張瑞敏對自己所倡導的文化精神大力宣傳、鼓動和灌輸,才使得海爾人認同丁海爾文化,而職工的這種認同感一咀產生,就會心甘情願地把所倡導的價值觀念、行為規範,當作自己的價值觀念、行為規範,從而形成企業負責人所期望的企業文化。最後要培養和諧寬鬆的人文環境。企業管理組織要做好員工的凝聚、管理和協調工作,倡導人與人之的尊敬、用結和協作,培養員工的合作能力,真正建立起企業所需要的“用隊文化”,實現員工之親密無間的交流與溝通,使人人暢所欲言,提出工作巾的意見、建議,並努力、敬業工作,不斷創造新的業績,最終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促進企業的不斷髮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惟有永不停滯的創新才是保持企業發展的不懈動力。企業的表層是產品質量,中層是管理體制,深層足企業文化。文化是看不見摸不著,但“大象無形、大音稀聲”,文化的力量無處不有,無時不在。文化足根、是魂,是滲入血液的東西.企業文化就足企業所賴以前進的“前軌”。任何一個優秀企業都把建立自己特有的企業文化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處於新經濟時代的觀代企業,更應致力於“用隊文化”的建設,培養和諧寬鬆的人文環境,使企業的核心人才即“文化人”在“團隊文化”氛圍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幹,互相尊重、用結與協作,共同建立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文化,共同建立長勝不衰的優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