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高中計算機教學論文

  新課改下的計算機教學課堂模式幫助教師有效解決了許多問題。在教學改革中,教師不僅要積極轉變角色和觀念,更要做好課前、課上、課後等方面工作的創新,真正高效率、高質量地實現教學目標,促進高中生的發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論高中計算機教學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論高中計算機教學全文如下:

  日新月異的變化使人們清醒認識到:計算機技術是資訊社會的主要技術。不掌握計算機知識和基本技能,將難以在現代資訊社會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電腦要從娃娃抓起”,資訊科技課程已經成為初、高中必不可少的課程之一。

  我在幾年來從事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一些嘗試,總結了一些較實用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1 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

  人們從事任何一種活動,動力是需要,而動機是需要的具體表現。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從外力影響下的“要我學”變成發自內心的“我要學”,從學習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即學生對學習感到需要。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有:學習的目的動機、學習的成就動機、與學習活動相聯絡的人際交往動機、對學習內容的認知興趣;學生在學習某一具體課程時,他的學習動機總是由上述幾種動機組成的,沒有絕對單一的動機,但又以某一種為主,或以成就動機為主,或以認知興趣為主,或以其它某種動機為主;對某一具體活動的動機水平,有的強烈,也有的較弱;有的積極,也有消極的動機。由於各個個體的學習動機不同,我們教師就必須充分去了解學生、認識學生、做學生的知心人,充分發揮學生的興趣所在,才能把消極的、較弱的動機,轉變為積極的、主動的、強烈的學習動機,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

  激發學生對資訊科技課程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人的認知需要的情緒表現,在學習過程中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增強學習的自主性,“任務驅動”是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時應該看到學生們是有種種興趣傾向的,在組織教學的時侯應有所側重,喜歡音樂的同學可以給他們佈置midi製作方面的任務,有美術特長的同學可以給他們學習影象處理的機會,喜歡程式設計的同學可以單獨為他們講點程式設計。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2 教學設計

  教學要提高課堂效果,必須優化設計。我主張“整體設計,分步實施,反覆迴圈,逐步深化”。即在教學中要充分研究大綱、教材,瞭解自己的學生,針對自己學生的狀況,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所學內容進行整體設計,在設計中要整個學期的課程一起設計,甚至是整個學年或者是整個小學、初中、高中階段,要敢於打破教材、大綱,根據學生狀況制定出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計劃;然後分成小的目標加以實施,將計劃落到實處;目標之間相互聯絡,又有重複,這種重複不是單一的重複教學內容,而是通過新的主題強化學過的知識技能;定期總結提高認識,深化教與學的過程。

  3 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

  學生掌握新知識的過程,不是通過教師講解、介紹,而是在教師引導下自己發現知識的過程:由教師設定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然後進行推理和驗證;最後得出科學認識。以問題為中心來安排教學程式,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方法和探究能力為重要任務,這種教學方法很能調動學生積極性,且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求知識的能力,但只適用於部分教學內容的教學,且需化費較多的教學時間;學生必須有足夠的經驗儲備,否則難以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提出假設、自己推理驗證。

  4 創設有利條件,提高自主探索能力

  建立有利於自主性學習的環境及資源利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利用現代資訊科技來學習資訊科技課程。在組織安排教學過程中,不是把大量的時間用於組織講解教案上,而是放在為學生提供學習所需要的各種資源上,把精力放在簡化利用資源所經歷的實際步驟上。利用CD-ROM光碟提供形式生動活潑、內容豐富、資訊量大,具有互動功能的學習資源。可以利用網路系統,共享資源,讓學生學習如何從多媒體教學軟體中,從區域網絡或網際網路絡中獲取資訊,得到多種學習材料,培養學生自主進行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通過查詢、檢索、探究並解決問題。把學習資源作為學生進行分析、思考、探究、發現的物件,以幫助學習者理解原理,並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步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習如何從資源中獲取資訊、分析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會如何進行問題探究,並利用資源材料解決問題。

  上課時,我首先給出本節的重點、難點,需學生解決的問題或一些樣例,然後讓學生看書或上機練習。通過巡迴發現學生感到凝難的問題及本節的重點、難點、學生易忽略的內容拿到課堂上討論學習。再給出部分對本節內容應用的例子進行自測,最後讓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穫,讓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講一講、及時交流、反饋自己學習的成效,學生、包括教師本人都能再得到一次學習的機會並有所收穫。另外充分利用現有的多媒體技術,一些電腦系列軟體,內容全面、詳實,語言通俗易懂,教學方式生動靈活,特別是這些軟體安排的學習過程以大量互動式動畫教學,聲情並茂,生動有趣。放置在伺服器上,根據學生的需要,自已選擇學習。

  在我們的電腦教學當中,用得最多的一種方法。定向:教師先向學生說明要掌握的行為技能,解釋技能操作的規則、要領、程式等。示範:教師向學生進行操作示範。製作範例。在教學時,有時教師邊示範邊說明操作要領,把定向和示範兩個階段合為一個階段。參於性練習:教師示範以後,便由學生進行模仿。學生先要嘗試一下,這時教師要巡迴指導,如果發現學生不明白練習的方法,則應加以說明,如果發現學生模仿得不對,則應及時糾正,直到學生把動作做正確。如果發現學生更好的操作,及時推廣和表揚。

  計算機學科是一門新興的、發展迅速的學科,為了緊跟科技的發展,中學計算機教材內容的更新頻率相對較高,教學方法也應隨之調整。教學是一門藝術,還需要我們每一個計算機學科教師共同努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