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計算機教學論文

  在高中教育中,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教育方針在高中計算機教學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為了適應當前社會對資訊人才和創新人才的需要,在高中階段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和計算機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趨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中計算機教學有效性提升思路

  摘要:新課改以來,對計算機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運用很多途徑來提升高中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對高中計算機教學的現狀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提出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相應措施。

  關鍵詞:高中;計算機教學;有效性;措施

  二十一世紀正式進入資訊時代,社會的各個行業普遍應用計算機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了很多便利之處。熟練掌握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也是當代優秀人才必備的條件。因此,在高中計算機教學中,提升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顯得尤為重要。

  1高中計算機教學的基本現狀分析

  1.1教學內容和實際相互脫離

  為了瞭解學生學習計算機真實的現狀,對部分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在高中計算機課堂上,教師所講解的理論內容,學生都是一知半解,這種現象在學生中普遍存在。追根究底,這都是因為計算機教材的不合理。現在高中所採用的計算機教材包含大量的計算機專業名詞,學生很難有效掌握。同時,學生思維尚未得到很好的訓練,對於現在的計算機教學方式也完全無法適應。因此,對於計算機這種新型的教學,學生需要較長一段時間來慢慢適應。然而,現在的高中計算機教學尤其強調學習的高效性,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給學生傳授儘可能多的理論知識。實際上,大部分的教學內容學生都難以消化,給我國高中計算機教學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阻礙。

  1.2難以改變傳統教學觀念

  我國教學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延續下來大量的教學經驗。而現在的教學觀念仍然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嚴重影響,注重提高學校的升學率,以升學率的高低來評定學校教學質量的好壞。因此,我國當前的教育仍然處於應試教育階段。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普遍採用筆試的考試模式,儘管也設定了上機操作的考試內容,但是大部分內容都很簡單,重點和精華部分都沒有涉及到。同時,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對學習的態度不端正,抱著應付的態度去學習,過度看重筆試成績,側重於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忽略了對計算機技能的熟練掌握。

  1.3完全忽略學生上機操作練習

  在高中學習中,學校和教師致力於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儘可能將學生送入好的大學。因此,學校在劃分課程時,儘可能多安排給高考課程,大大減少了像計算機等副科的課程。教師也會積極利用一切有用的時間,經常佔用學生上機的課時。同時,家長也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覺得只要和成績沒有直接關聯的都是不允許的。特別是對於計算機,家長覺得學生只要一碰到計算機就是沉迷於網路,嚴重荒廢了學生的學業。因此,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學生與計算機的有限性接觸都被嚴格控制了。

  2提升計算機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2.1採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

  計算機教學是一項任務艱鉅且漫長的過程,單靠學生的一己之力,完全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技能。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學習。將學習方式和性格興趣都不相同的學生安排在一組,小組人數適中,能夠確保每個學生都參與,出於科學性的考慮,每小組在3~4人左右。同時,每個小組的整體水平大致相等,不能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這樣有利於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在小組內,學生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保證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另外,為了保持小組的活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根據每個小組的具體情況,對小組進行重新劃分,給小組新增新鮮的動力。這種組與組之間不斷競爭,而小組之內不斷合作,充分調動了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全身心投入到小組學習中,有利於提高全班學生整體計算機技術的水平。

  2.2實踐操作的引導

  其實,高中計算機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加強高中生對計算機技術的實際操作能力,在熟練掌握計算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與運用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自己的地位,在教學中只能起到指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教師要創造一切機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比如,在學習EXCEL軟體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實用性的提高,將理論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絡,從學生熟悉的地方著手,才能極大調動學生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某一次考試成績,將學生的成績打亂排序,再讓學生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將每個學生的成績排列出來,並計算出班級的總分和平均分。讓學生手工進行計算,這種工作量如此之大的任務,學生要想完成必須花費很長的時間。而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EXCEL軟體,能夠很快並正確計算出總分和平均分,而且原本雜亂無章的成績瞬間有規律地展示出來。通過這種鮮明的對比,必然會使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從而有效提高了計算機課堂教學質量。

  2.3加強網路素質培養

  網路是一把雙刃劍,給教育帶來積極因素的同時也帶來了消極的影響。網路中的一些不良的資訊會導致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的影響,嚴重的會導致學生利用網路進行犯罪行為。因此,教師在注重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的時候,更要加強對學生網路素質的培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路使用意識,才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在計算機課堂上,教師可以傳播一些網路熱點事件,讓學生談談對網路事件的看法,對於觀點比較偏激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對其進行教育引導。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相關的場景,讓學生參與進行,身臨其境體驗下,才能對網路作出客觀的評價。

  3結語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加強高中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是一項艱鉅且重大的教學任務,新形勢下,真正實現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尚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都應該共同努力,促進學生掌握更多的計算機實踐操作技能。

  參考文獻:

  [1]楊挺.論當前高中計算機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資訊與電腦***理論版***,2011,***9***.

  [2]範愛國.高中計算機教學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2,***4***.

  範文二:高中計算機教學中專案教學法的應用

  所謂的專案教學法就是通過組織開展若干個教學專案,使學生掌握傳統學科中應該掌握的知識,是最近在我國日漸受到人們關注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專案教學法在高中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就是將計算機的理論教學與專案教學法相結合,通過教師指導學生開展專案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更注重實踐教學。

  1專案教學法實施中的注意事項

  專案教學實施的一般步驟可以分為五個方面:①明確專案任務,通常情況下由教師提供幾個或多個任務設想,之後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討論並確定最終任務。②制定計劃,該步驟主要由學生完成,之後經指導老師鑑定其可行性。③實施計劃,該過程可通過學生間的分工合作最後完成。④檢查評估,首先學生對自己的結果進行評估,之後指導老師再加以總結,並對其中的問題加以討論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⑤對專案的歸檔記錄或者應用,一方面可以為以後專案教學法的實施提供參考,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設計的好的專案應用到實踐當中。在專案教學過程中,為充分發揮其作用,教師要注意以下問題:

  ***1***正確理解專案和任務,並加以區分。任務是專案中將要完成的一部分,只是整個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任務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在任務完成過程中掌握相關知識,培養的是學生的單方面能力,而專案教學能夠實現學生全方位能力的提高。

  ***2***不可忽略理論教學的價值。專案教學法雖以實踐教學為主,但是也不可完全忽略了理論教學的意義,在具體的教學中,應及時安排理論教學,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更好的結合。

  ***3***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確立應該與專案本身的完成情況、學生的未來發展、計算機課程的培養方向以及學生的綜合能力等因素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專案教學的作用。

  ***4***合理的採用專案教學,專案教學儘管有著很多優點,但是並不能完全取代其它的教學方法。在高中計算機的具體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專案教學法充分與其他教學方法結合起來,合理開展教學。

  2提高高中計算機教學中“專案教學法”效率的策略

  為了更好地在高中教學中採用“專案教學法”,實現提高教學效率的根本目的,可採取以下措施展開高中計算機專案教學。

  ***1***合理制定專案教學計劃。專案的實施步驟、進度安排、資源分配、人員安排以及專案計劃本身是否制定合理等,直接關係到專案是否能夠順利實施。

  ***2***建立雙師型教學隊伍。專案教學法側重對實踐教學,因而對教師的實踐能力要求比較高,這就要求教師除了具備相關的課本論知識外,還應該熟悉企業內相關的工作任務,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動手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立更有利於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結合。

  ***3***開發專案式教材內容。專案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法不同,它更注重實踐教學,在各個部分都有內在的聯絡,並且與實際應用密切相關。市場上當前有的教材其內容設定多按照傳統的章節模式,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且內容之間缺乏銜接,與實際應用脫節,因而不能夠滿足專案教學的需要。而教材是教師實施教學以及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工具,因而開發專案式教學以保證專案教學法的有效實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在學習計算機中的Photoshop圖形處理軟體設計時,專案佈置之前教師先對將要用到的知識做個簡要介紹,讓學生事先熟悉這個軟體以及相關專業詞彙。之後給學生布置社會應用性較強的專案,比如招生宣傳冊的設計,讓學生自行分組進行討論,在任務執行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相關的注意事項及理論知識教授給學生。最後,對學生的完成情況給予評價並對其他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補充,對學生在專案執行過程中表現出的問題進行剖析,進一步鞏固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這不僅能夠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實現理論與操作實際的結合。

  3結束語

  傳統教學方法的教學目的主要在於知識以及技能的傳授,以教師為主,學生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專案教學法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實際中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主動學習。兩者雖然有很大的不同,但又不是完全對立,二者在教學過程中相互補充,有機結合,將更有利於高中計算機教學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