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小學計算機教學論文

  眾所周知,隨著高科技的不斷髮展,計算機網路作為21世紀的新型科學技術,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以及學習中得到了廣泛的普及,與此同時,小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主人、社會發展的支撐者,對其進行相關的計算機教學不僅有利於他們知識水平的提高,還有利於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議小學計算機教學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議小學計算機教學全文如下:

  教育部曾提出“用5到10年左右時間,在全國中小學基本普及資訊科技教育,全面實施‘校校通’工程,以資訊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努力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的決定。面對資訊化的時代發展,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已成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熱點課題,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識。計算機學科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作為一名小學計算機教師,如何把計算機知識教給學生,很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也做了一些探索,下面談談個人意見。

  二十一世紀是科技迅速發展的網路資訊時代,教育要適應時代的發展,也必須加強現代化建設。教育現代化主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技術兩方面。

  1 計算機課程體現了教育的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1.1 計算機的普及與我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跟語言一樣,是人類社會每時每刻都不可缺少的

  計算機是資訊工具,不會運用計算機就會像文盲一樣,很難在社會中立足。因此,學生具備計算機知識與技能已成為他們的基本素質。提高學生的計算機運用能力,能提高各科教學的效率和效益,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遷移效應,並將此運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鍛鍊了學習能力。學會運用計算機就為當前課程的學習及今後更高層次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2 電子計算機使人類的智慧獲得了空前的發展

  人類創造了電腦,反過來電腦幫助開發人腦。計算機與基礎教育相結合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大趨勢,不重視計算機的普及教育,就會在人才的激烈競爭中處於被動的地步。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不落伍,要想躋身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決定因素是其民族自身素質的提高。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質量的競爭。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發展的希望。“計算機普及從娃娃做起”正是“科教興國”戰略中的重要一環。

  2 提高計算機課程教師隊伍素質

  2.1 穩定的教師隊伍是提高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整體保證

  小學計算機教育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是師資問題。由於歷史的原因,小學計算機師資嚴重不足。計算機學科不是必修課,計算機教師有的是由其他學科改行而來的,這直接影響著教學水平的提高。隨著計算機教師隊伍的迅速擴大,在中小學職稱評定中增加計算機學科勢在必行,這是穩定教師隊伍的有效措施。

  2.2 提高教師自身的資訊素養

  當代教師置身於資訊社會,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用先進的教學理念科學地指導教學,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具備紮實的計算機專業知識,能熟練運用計算機或網路多媒體,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管理、分析、綜合和運用。使用計算機捕捉、利用資訊資源,指導自身的工作和學習。同時。教師要關注計算機發展的態勢,開闊視野,創新教學思維。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參加短期培訓,繼續再教育等學習活動,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3 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烏申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小學生往往對單調的講解、練習,枯燥的理論產生厭倦心理。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學習的自我認知傾向。

  3.1 創設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

  課堂的氛圍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創設和維護,共同協作。這就需要創設良好的師生關係,師生關係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氣氛。因此,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面孔,使課堂沒有嚴厲的呵責和訓斥,用人性化的態度與學生交往。教師必須站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尊重他們幼小的心靈,客觀地認識學生,瞭解學生,與學生親切地交流,拉近彼此的距離,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對教師沒有畏懼心理,認可教師,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對其所教的學科感興趣。主動參與課堂教學,達成師生的積極互動,進而營造出活潑、生動的和諧課堂氣氛。

  3.2 藝術化的教學語言

  在計算機教學中,很多概念、程式和命令使學生感到抽象、枯燥,記憶較困難,教師教學感到棘手。如果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語言,就能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輕鬆,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使教學中的難題迎刃而解。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充滿活力,感情充沛,富有激勵性和感染力。並結合眼神、手勢等肢體語言感染學生的情緒,真正做到“寓理於情,情理相融”。教師運用風趣的語言、適當的比喻能消除教學中師生的疲勞,改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目錄刪除命令時,對學生說。刪除好比拆房子,要求把裡面的東西清空,目錄刪除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被刪除的目錄裡面的檔案被刪去,目錄才被刪除。這給學生留下了鮮明而又深刻的印象,達到了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的目的。

  3.3 動手操作計算機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主要通過直接的感性表象來掌握概念。小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絕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並且計算機教育這門學科本來就具有極強的操作性。傳統的理論教學淡化了學生的操作學習,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計算機教學的特點,也讓學生感到學習起來很困難。我們在講授理論的同時。要重視上機操作,讓學生既學習理論又多動手操作,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建立一個由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促進了學生思維的創造力和對知識的理解吸收,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4 遊戲匯入學習

  喜愛遊戲是孩子的天性。電腦遊戲由於具有極強的互動性、趣味性、挑戰性,對孩子們來說更是擋不住的誘惑。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玩遊戲來激發學習興趣,使遊戲成為引導學生學習其他知識、技能的手段。例如,教學滑鼠的基本操作中,讓學生玩“紙牌”遊戲,使學生熟練了單擊操作、雙擊和拖動操作。在寓教於樂的過程中,學生不僅玩得歡。而且學得好,提高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3.5 小組合作學習

  由於學生存在個體差異,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各不相同。個體的思維有侷限性,容易陷入學習的困難中。當學生產生困惑,不知該怎麼辦的時候,會一帶而過。導致知識掌握不紮實。或者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如果教師讓學生分組學習,自由討論,就會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不再是教師講、臺下聽的被動學習局面,而是全體學生參與,大家積極發言,互相補充,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激發出思維的火花,形成學習探究的自主意識。開展小組之間的競賽活動,激起他們的好勝心,自信心也隨之增強,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間的團結協作。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熱情。

  總之,未來社會是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特徵的資訊化社會,計算機教育是一項面向未來的現代化教育。計算機教育從娃娃抓起。是從小培養學生資訊意識、普及計算機文化、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途徑。資訊科技課程必將逐步成為小學的一門獨立的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學科,為培養21世紀實用人才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