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職高計算機教學的三個關鍵點論文

  教育手段方面,除大學本科教育外,產生了遠端教學的概念,採用的形式是函授、廣播、電視,並發展到計算機。計算機輔助教學***簡稱 CAI***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現的電化教育和教育過程現代化的高階形式。個人計算機的出現促進了CAI的發展。。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職高計算機教學的三個關鍵點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職高計算機教學的三個關鍵點全文如下:

  如今,計算機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階層了,計算機人才是這個社會最需要的人才之一。在職高學校計算機教學中,我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談一下體會。

  1 職高計算機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1.1 新生入校時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

  因為當前全國範圍內計算機教學工作的發展並不均衡,部分來自農村的學生在中學階段接收的計算機知識不夠系統、專業,導致新生在入校時掌握的計算機知識存在較大的差別。在後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職高學生的這種計算機水平差異表現的更加明顯。普遍情況時城市學生的計算機知識一般都較好,但是由於職高學生的學習態度較差,導致其計算機知識主要體現在網路知識方面,尤其是對聊天工具、計算機基本操作等較為熟悉。而農村學生的計算機知識較差,甚至有部分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計算機,這些都給後續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1.2 學生的整體計算機素質較差。

  首先,由於普通高校擴招,職高學生的素質呈現出每況愈下的問題。他們對學習計算機知識並不感興趣,而只是對利用計算機進行遊戲、上網聊天有興趣。同時,隨著網路覆蓋範圍以及網路應用的增加,在給學生學習帶來方便的同時,也使得部分自制能力較差的學生染上了“網癮”。加之青少年網路犯罪比例不斷上升,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也給職高計算機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1.3 教師整體知識結構、教學態度。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吃力現象。這一方面是由於職高學校的計算機專業教師通常是半路出家,計算機專業知識不足。另一方面,部分職高學校對計算機教師的專業培訓不足,導致教師所掌握的相關知識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教師缺乏與外界的交流,沒有更多的機會進行新知識獲得學習、新技術的開發等,“吃老本”的方式使得教師工作難以勝任。

  1.4 學校管理對計算機教學造成影響。

  每個中職學校、每個班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各不相同,這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例如,學校在管理過程中不重視計算機教學,而將計算機課程時間安排學生進行實踐技能培訓、操作;部分學校甚至根本沒有設定計算機教研室,沒有對全校的計算機教學、教研工作進行統一管理,間接的造成了計算機教師工作不積極、學生學習興趣下降。

  2 職高計算機教學要注意的兩個問題

  職業高中計算機教學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在教學中不能盲目的照幫其他學校的教學方式,必須與職業學校自身的特點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則具體是:

  2.1 尊重職業高中學校技能教學的辦學主旨。

  職高學校的教育目的在於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因此技能教學是職高學校辦學的主要內容,所以計算機教學工作也應該以此作為立足點。這就要求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對內容和方法進行設計,使得內容與方法更具有針對性。其中,部分智慧化層次較高的技能專業尤其要做好計算機教學工作。對學生的計算機教學可以從幾個階段進行:基礎計算機知識——實用性計算機知識——發展型計算機知識。其中的實用性計算機知識是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立足於學生將來就業的大目標,對教學目標進行清晰定位。

  2.2 踐行新的教學理念,發展創新教學精神。

  計算機教學的方法與理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根據計算機水平以及計算機應用層次而發生對應的變化。在新時期的教學熱潮中,教學改革是我國教學體系改革的集中點。但是,其關注的主要是普通教育,雖然國家也向公眾表明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但是這並沒有改變社會對職業教育存在的偏見。當前,計算機教學改革公眾正改變著中職計算機傳統教學,隨著改革的持續深入,部分新的教學設施和方法被引進,人們對計算機的認識不再只是科幻、神祕、呆板,計算機課程也可以變得非常可親近。職高學校辦學過程中面臨這人力基礎、環境基礎差的問題,更應該採用創新型的教學方式走在教學改革的前列。

  3 提高職高計算機教學水平的策略

  3.1 提高學校師資水平。

  因為計算機與其他的基礎類科目和技能課程不同,教師需要及時的對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更新。否則將會導致教師的知識結構老化,不能適應新的教學要求。另外,教師還應該秉承認真負責的態度,將教學放在首位。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合理轉變教學觀念,使得其適應新時期職高教學的新要求。首先,教師的角色定位要準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當好學生的“嚮導與顧問”角色,同時做好培養學生學習技能的工作,當好“教練員與訓練員”的角色;其次,學校在教師管理的過程中要強化教師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使得較適合在掌握新技術、新方法的同時,跟上計算機知識的發展步伐。

  3.2 採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用“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法。因為教學方法直接決定於教學任務,而教學任務又決定於所建立的教學培養目標。而職高學校是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的,所以,職高學校的計算機教師在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傳授計算機知識,而且還要強調計算機應用能力,而且還要將提高職高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教學思想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中。“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就是架構於這種思想基礎之上的一種教學方法,其主要目的不是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讓學生理解計算機只適合內部建構的過程。

  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而教師只是作為指導者參與到知識的建構當中,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傳授者、輸入者。這使得計算機教學方式從傳統的“由外而內”注入方式變成了“由內而外”的自主吸收,使得教學效果明顯增加。例如,在Word 的相關知識教學過程中,較適合可以將教學任務設定為“報刊設計操作”、“畢業生自薦表的製作”兩個方面。由於這兩個話題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十分貼近,而且兩個內容都涵蓋了Word 中的文字設定、段落設定、表格製作、圖文混編等知識點。這種方式不但使得學生有興趣接受任務,而且能夠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到知識。

  3.3 合理改革考核機制。

  在傳統的考核工作中,考試的主要內容以書本為主,而且通常也是以教師課堂講授的內容為“綱”,甚至考題直接就是教師平時的課堂練習題。這種考核方式使得學生可以通過在考前進行突擊,利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達到過關的目的,而且還容易得到高分。但是,這樣並不能完全證明學生掌握了紮實的計算機應用知識。

  新時期,職業高中學校的計算機考核除了要對基本的計算機理論知識進考核之外,還應該對計算機實際操作應用能力進行考核,同時考核學生遇到新問題時的實際應變能力。另外,在考核過程中還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網路手段,利用網路來與其他專家、學習者進行交流,同時還可以將考核試卷等上傳到網路,進行線上考核,以達到多樣化考核的目的。

  職業高中的計算機教學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設定對應的教學方法,提高計算機教學方法的適應性和整體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