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計算機教學的看法論文

  當今世界是一個資訊化的社會,資訊產業的發展突飛猛進,尤其是電腦科學的發展。因此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資訊科技的教育,特別是中學資訊科技的普及教育。目前我國中學資訊科技教育才剛剛起步,相當一部分地區的資訊科技教育還未能得到普及,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關於計算機教學的看法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關於計算機教學的看法全文如下:

  摘 要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搞好各個年級階段學生的計算機教學已勢在必行。筆者作為一名專科學校的計算機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嘗試和探索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效益,對此,本文簡要闡述一些個人觀點。

  關鍵詞 計算機教學 興趣 電腦操作

  學習知識和不斷探求真理而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是推動學習的強化因素。事實證明,有興趣的學習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可以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

  一、引發學生學習興趣,關注計算機教學

  我們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是來自農村的孩子,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對於他們來說“電腦”是新奇的“玩意”。那麼,如何引導他們開啟計算機的大門呢?那就要靠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生的特點之一是喜歡自己動手。如:學生剛上電腦課的時候,總是表現出十分興奮和好奇,加上老師對計算機神奇功能的介紹,給學生更加深了一種神祕感,這樣使學生對電腦又多了一分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許多途徑,選擇CAI計算機輔助教學,為提高學習興趣提供了新的途徑,也為學生創造了更多的使學生自己動手的機會。如:快快樂樂學電腦的鍵盤遊戲,這個遊戲是利用學生喜歡玩遊戲機的特點而編寫的,程式主要是顯示一個模擬鍵盤,帶領學生按指法擊出每一個鍵。其中,還分兩個階段:第一是“盲打”階段,通過這個階段使學生初步認識鍵盤,熟悉字母排位;第二是“精打”階段,這一階段的靈活性比較強,鍛鍊學生對大小寫切換的反映。

  這個CAI教學遊戲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有一個計分系統,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操作練習比賽,提高學生對學習鍵盤操作的興趣,從而鞏固鍵盤基礎。例如:在開展鍵盤擊打比賽遊戲的時候,按其規則,每打對一個字母,就可以得到1分,打錯一個倒扣0.5分,結合學生的“好勝”的心理特徵,在教學中引進競爭機會,設計“比一比,看看誰打的分最高”的比賽,將學生打出來的成績進行排列,並進行統計,設一個排行榜,每次練習在班上設對比成績,從而促使學生奮發向上,勤奮好學,始終保持飽滿的學習情緒,並且從中享受到學習的興趣,促進了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鍵盤操作在電腦教學入門中佔一定的地位,如果教師抓不好學生的鍵盤操作水平,那麼教學的第一步就是失敗的。對於一些從未接觸過計算機的學生來說,如果處理不好他們的興趣所在,他們也會產生厭煩的心理,那麼就會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理所成為我們當前進行教學著力探索的課題。

  二、把握學生認知特點,實施趣味計算機教學

  計算機具有提供新知內涵功能,在學生能力培養方面,有其特殊優勢。用計算機在玩中游戲、娛樂、學習等,既可以滿足學生對計算機的好奇心,又可以迎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找準切入點,採取形象化、遊戲化等學生較易接受的教學手段,實施趣味計算機教學。

  1.形象比喻,幫助學生建立直觀想象。學生學計算機的確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從小接觸計算機,熟悉計算機是計算機教育的一個目標,但對於從未接觸過計算機的學生而言,理解能力差,如何才能讓他們理解一些必要的抽象基礎理論知識呢?

  這就需要把計算機上難懂的理論與現實中易理解的事物聯絡起來,使之變得形象化,易於接受。如教學“儲存器”時,先講解其分類,把“記憶體儲器”比喻成計算用的“草稿紙”,“草稿紙”越多,“記憶體儲器”的空間就越大,單位就用“MB”表示;“硬碟”就是一個“大倉庫”,裡面裝有很多很多的軟體,用“GB”表示其空間大小;“軟盤”就像一個隨身可攜帶的“小倉庫”,把好多好多的東西都可裝在口袋裡。對“檔案”一詞及相關概念可以用漢語裡的“文章”及相關的概念作比:檔案的標符檔名由主檔名和副檔名組成。主檔名――文章的正標題,副檔名――文章的副標題,檔案的副檔名有時可以不用――文章的副標題有時也可不用,檔案的內容――文章的正文,只是要注意,主檔名的命名不一定非要和檔案內容一致,而文章的主標題則必須與正文的內容有密切聯絡。

  對於學生的計算機教學,找一些較貼切且又能讓他們感興趣、能輕易理解的事物來做比喻,實踐證明效果是很好的。當然,上面的有些比喻不一定確切,但重要的是讓學生有了一個直觀的想象,讓學生在一種通俗易懂的氛圍中接受電腦知識。

  2.寓教於樂,引導學生愉快地學習電腦知識及操作技能。 現在,一些家長一說起玩電腦遊戲,就皺起眉毛,特別反感,總認為玩電腦遊戲會荒廢學業,尤其禁止孩子玩電腦遊戲。其實許多電腦專家一開始學習電腦都是從玩電腦遊戲開始的,就是從這裡起步學到了豐富的電腦知識。這種學習方式對於從未接觸過電腦的學生顯得更加合適,引導學生學習電腦知識。教師不宜採取長時間的說教方式進行計算機教學,而要採取生動活潑,寓教於玩,寓教於樂的方式,激發學生接收新知識。電腦遊戲能給予人知識,使人在學習與玩樂之中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只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學生可以從電腦遊戲中去探索,去精通電腦,說不定還會幹出一番事業來呢。

  美國電腦界的億萬富翁比爾・蓋茨就是為了玩三連棋,從編寫程式開始,相繼編寫出DOS、WINDOWS等優秀軟體。對於學生來說,正確地引導他們,在玩中學習電腦知識,足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簡單的DOS命令時,發給每個學生一張遊戲磁碟,沒有學過DOS系統知識的學生就不知道如何進入遊戲狀態,學生迫切想知道如何進入遊戲狀態,這時可向學生介紹DOS的DIR、CD等命令,如何用DIR命令列出磁碟上的檔案目錄,如何用CD命令進入某個遊戲的子目錄,再介紹關於檔案的知識和種類,使學生知道哪些檔案型別是可以執行的。接著讓學生學以致用、去實踐、去執行某個可執行檔案,進行遊戲狀態。

  學生學會如何進入遊戲狀態後,就會希望找一些好的檔案來玩,這時可引導學生學習複製檔案的命令,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遊戲磁碟,學生會迫不及待的希望複製到自己的磁碟上,這時可以向學生介紹磁碟格式化命令FORMAT,接著檔案複製命令COPY,整盤複製命令DISKCOPY、建立目錄命令MD等,舊的遊戲很快就玩厭了,接著教學生用刪除命令DEL刪除舊的遊戲,再複製新的遊戲檔案。這種帶著問題去遊戲、去學習DOS知識,寓教於玩的學習方式,學生非常歡迎,他們能夠自覺積極主動而愉快地去學習,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反而覺得十分好玩。像這樣把學習知識巧妙地事例在電腦遊戲的玩樂中,使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學習興趣。假如單純去講DOS的知識,連成年人都會感到難以理解和接受,學生還不感興趣,還會產生畏懼感和厭倦感。

  總之,著力激發和提高學生學習資訊科技課的興趣,採取有效措施,增強學習動力,探索新的教學途徑,進一步培養操作計算機技能,並正確把握學生年齡特徵、認知接受特點,科學靈活地採取形象化、遊戲化、兒童化的教學手段,就一定能使他們早日掌握計算機這一現代化新技術。通過正確地引導,積極探討,幫助學生建立起以電腦科學為代表的面向現代化的意識,努力學習新知識,不斷學習新理念,為在未來資訊社會中大顯身手打好紮實的基礎和創造更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