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論文

  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包括產品、方法、元素、路徑、環境***,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全文如下:

  1、 傳統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1 不具備創新意識。傳統的計算機課程教學都是與課本緊密相關的,解決問題所用到的思路和方法清楚明白,學生只是根據課本的內容去編寫程式碼就可以了,沒有遇到實際問題的實際操作,這樣也就沒辦法開發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如果給出的是實際的問題,那麼學生就獨立地考慮問題的實質,找尋問題的解決方法。這樣既學會了把知識靈活運用在現實情況中,又能在實際的過程中領悟到新的知識和方法。

  1.2 缺乏相互合作的意識。一般來說,傳統的計算機專業程式設計課程的教學方法,它的實驗命題範圍小,學生依靠自己個人的能力就可以完成,沒有給學生之間通過溝通和交流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機會,沒有讓學生學會怎麼去共同設計、組織、實施和完成任務,因此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非常不利。

  1.3 無法進行綜合程式設計。在現在一般教學的傳統模式中,課堂的理論教學佔了大部分,大概是百分之七十,而注重能力培養的實踐課大概只佔了其中的百分之三十。課堂教學以課本教材為主要的學習內容,抽象而枯燥的知識點,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培養他們分析、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的能力。在實踐學習的部分,內容簡單,形式又單一,因此很容易導致學生進行綜合程式設計的能力難提高的局面。

  1.4 管理模式存在問題,專業書籍不夠全面。對於計算機專業技能的實踐課程,在管理模式上存在很大問題,一般只是把實踐課作為考查的課程。實踐課程的時間安排不合理,內容則多數不夠科學不夠全面。在現在的高校中,普遍存在著沒有一套科學全面又適合教學的教科書,再加上技能訓練課程的裝置不完善,更加的影響了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

  1.5 老師和學生都不夠重視。相關課程的任課老師沒有足夠地重視,多數覺得技能課是作為考查的,沒有像其他考試形式的課程那樣認真對待,認為差不多就可以了,沒必要過於嚴格,致使學生沒有掌握該掌握的知識。另外就是學生自己本身也不夠重視,除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外,認為技能課很簡單,自己只要稍微花點時間就能學會,沒有付出足夠的時間去練習

  2、 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效策略

  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要求學生的思維不侷限於書本和理論內容,要利用所掌握的知識和對計算機領域的瞭解,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積極提出自己新的思想和觀點。

  2.1 明確教學目標和主體。在進行教學之前,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的目標和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引導者,而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要充分的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積極思考能力,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增加課上的師生以及生生互動,在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下完成教學任務。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學習積極性為第一教學目標,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進行分層教學,有利於學生整體水平的進步。明確了教學目標和主體使得學生在接受教學內容中能夠保持一種積極、求知慾強、思維發散性強的學習狀態,這樣的狀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計算機教學的內容,樂於主動接受知識,創新能力不斷的得到提高。

  2.2 利用計算機領域的特點,進行開放式教學。基於網路的資訊時代,對當今高校的實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更新的要求,提出了高校實驗教學的新的理念:即以人為本,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利用計算機領域教學的特點,建立各自的基於網路的開放實驗教學共享平臺,讓學生在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條件下,靈活多樣的選擇、獲得實驗資源,並自行完成相應的實驗操作。這種新的教學理念具有活力有利於培養學生們創新能力。強調學生是實驗的主體,並且強調實驗獨立設課,改變同一個模式培養學生,根據學生個性、特長組織實驗教學,充分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和潛力。

  2.3 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在每一節課前給學生布置本課時要完成的任務,用完成這個任務作為動力,驅動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達到自主學習和掌握知識的目的。

  2.4 利用技能競賽來強化能力的培養:爭強好勝,使學生樂於參加競賽性的活動。因此,對於文字輸入練習這一節,學生學起來枯燥無味,針對這一現象,利用好恰當的契機,組織一次漢字錄入競賽,利用計算機本身的考試軟體進行競賽,人人上機,看誰的速度快,這樣一來,你追我趕,促進了鍵盤操作及漢字錄入的熟練程度,有助於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敢於冒險挑戰的精神。

  2.5 靈活結合教材,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在教學過程必須針對不同課程的特點,結合課程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

  3 、高校計算機教學的重要意義

  高校的計算機課程教學正是一種讓學生把握資訊時代科學技術、掌握高效有用的生活、工作方式的實踐性教學,真正意義上體現了新時代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高校計算機課程從各專業的計算機公共課到各專業的計算機專業課,無不體現著實踐與創新,無不鉻著資訊社會的印記,所以,對於高校的所有學生來說,高校計算機課程是高校學生通往資訊社會的鑰匙、橋樑,而本課程的學習,對學生來說,更是一種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4 、結論

  計算機課程具有靈活性、實踐性、綜合設計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中,要結合教材,聯絡實際或者新的研究成果,在充分營造好創新學習的氛圍中,大膽進行教學設計,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注重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