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基本練習

  古箏是我國傳統樂器之一,古箏曲一般具有悠揚、飄逸、輕柔、歡快等特點,在傳統樂器中比較受到歡迎。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幾個要點,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一、時間分配

  彈古箏者,必須每天練琴。常言道:“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同行知道,三天不練聽眾知道。”特別是學習古箏專業的學生,每天一定要保證3-5小時的練習時間。具體訓練安排可見下內容:

  1基礎訓練用節拍器:60分鐘專業 20分鐘業餘;

  2搖指:20-30分鐘 ;

  3新曲練習分段、分句練習: 90-120分鐘專業 40分鐘業餘;

  4視奏專業五線譜、業餘簡譜: 15分鐘專業 5分鐘業餘;

  5複習舊曲:30分鐘專業 10分鐘業餘;

  6保留曲目練習進入演奏狀態: 20分鐘專業 10分鐘業餘.

  二、分組練習

  舊曲和保留曲可分組練習,若有10首可分成2組,5首為一組。星期一、三、五練第一組。星期二、四、六練第二組,也可根據保留曲目的多少分成三組或者四組。專業學生一般應保留20首曲目。業餘學生可以保留10首。以應付各類演出。

  三、基礎訓練

  基礎訓練包括以下6種練習: 1、撥絃練習 2、彈弦練習 3、琶音練習 4、輪抹練習 5、搖指練習 6、雙手練習

  1、撥絃練習

  古箏是一種彈撥樂器,撥絃練習是基礎訓練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是每天練琴時首先要練習的內容。要求手指放上琴絃後,用指尖撥絃,不能一摸而過,四個手指是力量要均勻,雙手手臂要放鬆,儘量體會手指撥過琴絃的感覺。可用節拍器計速練習。先由慢速開始,每日加快速度,練習時撥絃持續5分鐘不間斷。練習曲目如下:1235 2356 3561 …… 雙手同時彈奏 上行下行 不再做詳細說明

  2、彈弦練習

  彈弦練習與撥絃練習要求有所不同。要求手指離開琴絃約1cm,靠手指指力彈出既有顆粒性,又有彈性,力度均勻的音。可以用節拍器計速練習,由慢逐日加快,最理想是達到每分鐘120拍以上。練習如下: 3561 3516 3651 3615 3156 3165 2356 2365 2536 2563 2635 2653 …… 雙手放在高低兩個八度 上下行彈奏以上內容 不再詳細記譜 另外還有一個:5321 5312 5231 5213 5132 5123 6532 6523 6352 6325 6253 6235……如上 ,還有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只重視速度,而忽略了音色的顆粒性,飽滿性。否則就亂成一片了。

  3、琶音練習

  琶音是古箏技術中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技法,分為單手琶音和雙手琶音。要彈好琶音,就必須每日練習,熟練掌握其技法。要求用撥絃的方法彈奏,手指發音要結實,每個手指用力要均勻,換手指要快,要準確。雙手琶音時手指是同時放上弦,並且上弦要快,手裳,手腕要放鬆,在雙手接替時連線要好,不要留換手痕跡。

  四、輪抹練習

  輪抹技法在基本功訓練中常被忽略。其實練好了輪抹。雙手的食指彈弦已經基本不成問題,因此,輪抹也是每天練琴不可缺少的部分。   輪抹的要求是:雙手交替速度要快,雙手手腕要放鬆,用指尖第一小關節勾弦彈弦的方法,再加上手腕的上、下動作。左右手靠攏,發音力度要均勻。在一般情況下,應先用右手,但如果在練習時,為了鍛鍊左手的靈活性,也可以先左手後右手。

  五、搖指練習

  搖指是較難掌握好的一種技法,因此,每天練習必不可少。可用如下兩中方法進行訓練。

  1、3-8的搖指:從最低的一根琴絃開始搖,先搖3個顆粒,如 111 222 …… 直搖到最高的一根琴絃再用4個顆粒 如 1111 666…….從最高搖到最低,依次類推,5個顆粒由低至高,6個顆粒由高到低,7個顆粒由低到高,8個顆粒由高到低。要求往返過絃音要均勻,個數要清楚,顆粒要突出。

  2、長搖練習。長搖練習也叫耐力練習,在任何一根琴絃上做持續數分鐘不間斷的搖指,力度由弱漸強,又由強漸弱。也可以抽出樂曲中搖指段的旋律,作強度層次變化練習。如:   第一遍 pp極弱 第二遍 p弱 第三遍 mf微強 第四遍 f強 第五遍 ff極強 ,彈起來會累,第一次彈1分鐘左右,第二次到1分半鐘,逐漸增多,只要堅持幾次,手臂的痠疼就會輕很多。所以不要只練了一次就覺得難而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