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補氣有哪些方法

  俗話說,十個女人九個虛,女性氣虛是件正常的事情,但是我們也不能不在意。那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醫養生補氣的方法

  一、 要睡好,最好是每天夜裡十點前入睡

  子時前入睡,按子午注流的觀點,子時氣行至會陰穴,此時一陽生,如果此時前不入睡,不但一身之陽氣受損,主要是會致使腎陽日虧。睡好子時覺,腎陽必漸旺。

  二、 要堅持運動鍛鍊

  運動可以激發人體的陽氣,最好的運動有游泳和遠足,尤其是遠足,與三五知己日行萬米,邊走邊說笑,心身並悅,也不勞累,關鍵是運動量夠。

  三、 放鬆精神

  主要的辦法是練太極拳或靜坐。只要常練這些東西,你的人生觀也會逐漸變化的。

  四、 一些具體的鍛練法

  自我推拿簡便易成,能養陰培元,補腎固精。其手法治療依次為:

  1、按探脾俞

  脾俞穴位於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二橫指處。以兩手中指按於穴位上拇指附著在肋骨上用力按探30-50次;或握拳用食指掌握關節突起部揉穴位;或空握拳用食指橈側面探擦穴位30-50次,一直揉至區域性有熱感時為止。

  2、按擦腎俞

  腎俞穴位於背部第二腰棘突下,旁開二橫指處。以兩手拇指同時按於同側十一肋端,中指按於腎俞穴向外揉按20-30次;再用指掌斜擦腎俞及其周圍部位20-40次,直至有熱感。

  3、重擦腰骶

  從雙腎俞穴至尾骨端,其左右距脊腰肋中線各五橫指範圍內為腰骶部。手法操作以兩手五指併攏,以掌根抵於同側第十二肋骨上,同時自上而下反覆斜擦30-50次,直至下腰部發熱。

  4、探氣海和關元

  氣海穴位於肚臍下二橫指,腹正中線上。關元穴位於肚臍下四橫指,腹正中線上。以左手臂放於右手掌下,掌根緊貼於兩穴位下,分別逆時針揉50-100次,揉至有熱感時較佳。

  5、按揉三陰交

  三陰交穴位於足內踝尖直上四橫指,脛骨後緣處。以拇指按於同側三陰交穴中指可按於小腿外側懸鐘穴拿按10-12次;或拇指揉按對側三陰交20-30次。

  中醫養生補氣的食療

  1、補氣健脾活血補血——糖棗荔圓

  大棗、桂圓、荔枝各50克三七粉5克食糖過量。將大棗放砂鍋中加水過量燒開後小火煨5分鐘再加入其他各物煮沸用小火煨10分鐘加食糖調勻即可。每日1次溫熱過量食之。

  2、補氣健脾益胃——參棗米飯

  黨蔘10克大棗20個糯米250克白糖50克。將黨蔘、大棗泡發煮半小時撈出湯備用糯米蒸熟把棗擺在上面再把湯液加白糖煎熬成黏汁澆在棗飯上即可。作主食食用。

  3、補氣潤腸通便——麻仁栗子糕

  火麻仁10克芝麻5克栗子粉50克玉米麵50克。將火麻仁、芝麻打碎與栗子粉、玉米麵、過量紅糖拌勻以水合面蒸成糕。作點心服食。

  4、補氣養血——黃芪阿膠粥

  黃芪15克阿膠10克粳米30克。黃芪水煎取汁用藥汁煮粳米為粥烊化阿膠兌入粥中。補氣養血。每日1次溫服。

  5、補氣健脾利水消腫——加味黃芪粥

  生黃芪、薏米各30克赤小豆15克雞內金末9克金橘餅2個糯米30克。黃芪加水過量煮20分鐘去渣再加入薏米、赤小豆煮30分鐘最後加入雞內金末和糯米煮粥。每日1劑分2次服食每次服後食金橘餅1個。連服2-3個月。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