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蛇咬急救措施

  夏天到了,人們身著薄衣短衫,當進入草叢、森林或灌木叢中時,有可能被毒蛇咬傷。如不及時救治,蛇毒可在體內迅速播散,產生中毒症狀,甚至危及生命。但是隻要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是可以化險為夷的。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1、保持鎮靜:患者應保持鎮靜,切勿驚慌、奔跑,以兔加速毒液吸收和擴散,在安靜的狀態下,將病人迅速護送醫院。

  2、綁紮傷肢:立即用止血帶或橡膠帶、隨身所帶繩、帶等在肢體被咬傷的上方紮緊,結紮緊度以阻斷淋巴和靜脈迴流為準成人一般將止血帶壓力保持在13.3Kpa左右。結紮時應留一較長的活的結頭,便於解開,每15~30分鐘放鬆1~2分鐘,避免肢體缺血壞死,急救處理結束後,可以解除。一般不要超過2小時。

  3、擴創排毒:纏扎止血帶後,可用手指直接在咬傷處擠出毒液,在緊急情況時可用口吸吮口應無破損或齲齒,以免吸吮者中毒,邊吸邊吐,再以清水、鹽水或酒漱口。首先吸毒至少0.5~1小時,重症或腫脹未消退前,作十字形切開後再吸引,以後可將患肢浸在2%冷鹽水中,自上而下用手指不斷擠壓20—30分鐘。咬傷後超過24小時,一般不再排毒,如傷口周圍腫脹明顯,可在腫脹處下端每隔3~6釐米處,用消毒鈍頭粗針平刺直人2釐米,如手足部腫脹時,上肢者穿刺八邪穴四個手指指縫之間,下肢者穿刺八風穴四個足趾趾縫之間,以排除毒液,加速退腫。

  4、使用蛇藥:蛇藥為中草藥製成的成藥,可供口服和外敷,亦有針劑,其中蛇藥、蛇傷解毒片及注射液、蛇藥酒等,對多種毒蛇的咬傷有顯著的解毒作用。

  毒蛇咬後引發的症狀

  溶血性蛇毒:毒素主要由蝰蛇蝮蛇和響尾蛇產生,溶血型毒液比神經性毒液更加有效,對諸如鼠類地獵物,它幾乎立即會起作用。

  症狀:傷口灼痛、區域性腫脹並擴散,傷口周圍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漿狀血由傷口滲出,面板或者皮下組織壞死、發燒、噁心、嘔吐、七竅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壓降低,瞳孔縮小、抽筋等。被咬後6—48小時內可能導致傷者死亡。

  神經性蛇毒:神經性毒液主要由一種非洲樹眼鏡蛇分泌,一般而言,神經性蛇毒在被毒蛇咬傷後10—20分鐘後,其症狀才會逐漸呈現,所以在蛇咬後不要覺得疼痛不明顯就不重視。

  症狀:傷口疼痛、區域性腫脹,嗜睡,運動失調,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區域性無力,吞嚥麻痺,口吃、流口水、噁心、嘔吐、昏迷、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傷者可能在8—72小時內死亡。

  被蛇咬的祖傳祕方

  祕方一:清.李文炳《經驗廣集》解毒蛋鄉下散養草雞蛋為妙:雞蛋三個破頭,合在蛇咬之處,聽蛋內咕咕有聲,變黑色,再用一個合之,俟蛋內變黃白色不甚黑,再用一蛋合之,自愈不疼,極妙仙方。

  清.鮑相傲在《驗方新編》如下記載:用雞蛋破一孔,對傷口按住,少刻蛋內色即變黑,黑則又換,以蛋色不變為止。有人被蛇咬傷,即刻腫大異常,將腫處用頭髮捆緊,毒氣不致散開,照此方治之立愈,至穩至便,百發百中之方也。

  祕方二:煙精膏:凡遇毒蛇咬傷,惡毒攻心,半日必死。急取竹木杆煙筒內油,又叫煙屎,其色如醬,用冷水洗取,飲一、二碗。受毒重者,其味必甜而不辣,以多飲為佳。傷口痛甚者,將蛇牙取出,多用煙油擦之,此蛇咬第一仙方也。

  若能二方結合則更妙,望醫界同仁能廣為傳播,功德無量。

  祕方三:重樓,白芷各半,研末,30g/次,口服,3次/日,治一切蛇咬傷。這可是真正的祕方,一老人用它活人無數,現老人眼睛不行了,我幫他搗藥時學來的。現在的季得勝蛇**的主藥就是重樓。 當然,傷口的處理,現代醫學有好多方法,相信大家已爛熟於心,不再贅述,只是傷口上可用上藥加雄黃粉醋調敷,一般蛇傷都能當天腫消痛減,全身中毒症狀也恢復較快。特別在無特效藥的情況下,這不失為一捷徑。若大家遇到,不妨一試。